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隨著當今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在進步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誘惑,過多的慾望使得人心變得浮躁,對名利的焦灼渴望或求而不得,直接影響到原本應該平和的心態和情緒,進而影響五臟生理健康。

太極步行功

功效:強健身體、補虛扶正、疏通經絡、益智增能、延年益壽等。

適宜人群:本功法幾乎適宜社會任何人群,尤其適合學生、女性、白領、老年人及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對於“亞健康”者的失眠、納差、面色晦暗、容易疲勞等健康問題具有較好改善作用。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練習要點:筋骨要松,皮毛要通,節節貫串,輕靈在中。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胯,現於形。虛實宜分清,一處自有一處虛實,上下、前後、左右、內外皆然。

功法內容:太極步行功,分為調身、調息、調心三個階段,下面主要介紹入門調身的修習方法,包括原地走、慢步走、快步走、慢步跑以及快步跑。

原地走

雙腳內距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平行站立,雙膝微曲,全身關節似曲非直,頭頂藍天、腳踩大地、落地生根,意向頭頂有一碗水,雙肩各有一碗水,全身放鬆,做三次深呼吸。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然後身體微下坐後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展約45度,此時重心移至右腳,左腳直線向前邁開一小步,腳尖直向前或微內扣,此為左前右後式。

重心後坐至右腳,把左腳直線收回至平行起勢狀,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尖內收至雙腳平行的起勢狀,重心再移至右腳,左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展約45度,重心移至左腳,右腳直線向前邁開一小步,腳尖直向前或微內扣,此為右前左後式。

然後進行身體重心左右腳的前後移動變換,力求前後轉換的重心,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有序的、連綿不斷的變換,可慢可快、可靜可動。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在變換中進行全身放鬆練習,可以從頭部、面部、兩眉中間、口齒部、肩頸部、胸背部、腰腹部、兩胯部、膝關節、兩腳腕、雙腳及雙腳心,逐一進行放鬆,而且一鬆到底,松到腳下三尺,進而松到如水漂木,一分不加、一分不減,進而松到內外上下“天人合一”的太極狀態。同時更要關注身體的不適部位,重點對其一次次地不斷強化“放鬆、鬆解”。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練功結束後,不要忘記收功。雙腳收回至起勢狀,做三次深呼吸,雙手搓熱,做乾洗臉、幹梳頭、搓耳朵、擦頸椎(風池穴)各6次,練功時睜眼或閉眼皆可,以舒適為度。初學者配合音樂更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舒緩的即可。

慢步走

首先選擇好場地,確定自己來回走的長度及練習的時間,以安全、安靜、空氣清新之地為好。

起勢及要求要領與上述“原地走”相同。走起來後要求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在動態的行走中尋求安詳、自在的太極狀態,每行走一步都要一鬆到底,落地生根……更要在身體不適處、不斷的鬆解,一直走到全身內外上下、筋骨皮肉和諧統一、暢快淋漓。收功亦同“原地走”。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快步走

基本要領同慢步走,但是場地一般選擇寬闊之地,如公園等。一般初學者在快步走時,容易氣機上浮,憋氣、屏氣,而且會忘掉所有的要領及身體的感受。所以,快步走也是檢驗慢步走的功夫進度。

練功一定不要心浮氣躁,古人云,“十年太極不出門”,就是告訴我們,功夫是練出來的!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慢步跑

等到快步走的功夫有了,就可進一步自我檢驗,進行慢步跑的練習,基本要領亦同上

為了能在短時間迅速進入“練功狀態”,不至於落入機械運動、空乏其身的無效狀態,在慢步跑時,可以自己默唸“松、松、通,松、松、通……”,要求保持同一高度勻速前進,不可忽高忽低、忽前忽後、忽左忽右,甚至搖頭擺尾,切記功到自然成!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快步跑

這時要求就更高了,要有越跑越舒服、越跑越自在,越跑越輕鬆、越跑越精神、越跑越不想停下來的感覺。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健康水平來自於生活,生活的態度與狀態決定了健康的能力,而在生活中,我們最多的莫過於“步行”,如果把中醫太極氣功的養生智慧,融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步行”當下,則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我們修習的道場。

一套步行功法,“走”出強健體魄

來源 I《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7年12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