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逆襲記:大清「女商聖」周瑩的開掛人生

最近,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國內某衛視熱播,孫儷扮演的清末女首富周瑩進入大家視野。

“富四代” 白富美

在劇中,周瑩是隨養父四處漂泊賣藝的江湖藝人,到處招搖撞騙,連親生父母都不知道是誰。而恰恰相反,歷史上的周瑩,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富四代”。

周瑩出生於官商世家,太爺爺周梅村是清朝嘉慶時期三原縣的大土豪,身價過億的商界大佬,乾嘉年間在江西開辦窯業,燒製瓷器,撈了不少錢。後來“因商而富,因富而官”,做生意發了家就花錢買個官玩玩兒。人家有錢人玩得就是高級,一買就買了個“刑部河南清吏司員外郎”,拿到現在來看,那就相當於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副廳級幹部。瞧這大手筆,估計人家買個iPhone X就跟咱買個煎餅果子似的。

不過這位周太爺爺雖然有錢,卻不是抽菸喝酒燙頭,豪賭炫富泡妞的紈絝子弟,反而“道見貧困,不求即助”,還曾“輸萬金造清河石橋”,頗具愛心,真是個有愛有多金的“國民太爺爺”。

周梅村到底多有錢?僅據咸豐七年(1857)分家清單記載,周家的商鋪遍佈全國,僅三原縣就有三十多家。而在《重修涇陽縣誌》的記錄中,周家共有田地480畝,什麼概念?相當於西安整個蓮湖區那麼大的地兒都是他家的。

周家興旺之時,斥巨資建造了豪宅—周家大院,建築所用石料,全部從20公里以外的富平等地運回,僱了成千上萬的工人沒日沒夜地幹,就花了二十五年才建好。

周家大院共有十七個大院,據說比蘇州園林還氣派,建築面積三萬多平米,不誇張地說,從一頭到另一頭可能比從小寨到鐘樓還要遠。至此,周瑩本是個標準的白富美。

與公雞拜堂?

而到周瑩時,周家家道中落,周瑩也從白富美變成落難小姐,“年十六,以兄命歸吳”,十六歲(也有說十七歲)就被兄嫂安排嫁給富二代吳聘。

說到吳聘,當時的吳家在涇陽縣也是個大門大戶,吳聘的老爸吳蔚文是通奉大夫,部級幹部,雖然沒啥實權,不過怎麼說也是和省委書記平起平坐,他還是遠近聞名的大鹽商,和同時期的胡雪巖一樣既當官又經商,是叱吒商界的涇陽首富。

吳蔚文藉著在政府當公務員能參與辦理淮鹽事務的便利,在揚州開了個鹽店“裕隆全”,還在各地開了連鎖分店,一年就有數百萬兩銀子,要在今天也就是幾個億人民幣的收入。而吳聘則是資政大夫,副國級,比他爹還高一級,但這官位,跟他老爹還有前面的周太爺爺一樣,說得好聽叫“捐官”,說得難聽點就是花錢買官圖個樂呵。

落魄大小姐周瑩此時能嫁到吳家,本應是躲在被窩捂嘴偷著樂的大好事,萬萬沒想到,城裡套路深,誰把誰當真,她的公公吳蔚文可比她會算計多了,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情節也戛然而止。

嫁到吳家後周瑩發現,吳聘根本不是劇中溫柔深情的大暖男,而是一個快要病死的病秧子,吳家娶周瑩進門是為了“沖喜”。更慘的是,大婚當天因為吳聘病得站都站不起來,新娘連拜堂都是和公雞拜的。果不其然,“成婚之夕,夫病沉,逾十日亡”,婚後沒多久,吳聘就掛了,周瑩成了寡婦。

那一年,她18歲,未綻放,卻已凋零。

寡婦的逆襲

周瑩嫁進吳家後,公公因意外去世,丈夫吳聘沒能承受住打擊,也隨後跟著去了,周瑩也就穩穩地背上了“剋夫”的鍋。然而,劇情發生反轉,因吳聘死後家中無子,周瑩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吳家的鉅額財產,瞬間從普通寡婦升級成富婆寡婦。

當然,劇情肯定不會這麼簡單,沒錯,反派隨即登場。

當時吳家的成都山貨藥材店「川花總號」和揚州的鹽店「裕隆全」是整個家族產業的主要經濟來源,而這兩家店的店長竟然臭不要臉地想趁董事長吳蔚文去世將商號據為己有,說白了這兩個混蛋也是欺負吳家沒人,估摸著一個十八歲的小寡婦也成不了什麼氣候,才這麼肆無忌憚。

周瑩知道後,不聲不響地找了個私家偵探暗中調查,收集了大量證據,同時給當地法院的領導們又是請客又是送禮,努力搞好關係。在後來的官司中,周瑩一邊甩出鐵證,證明公公吳蔚文並沒有把川花總號送人,另一邊的法院官員們拿人家的手短,邊鼓掌邊說對對對,周瑩說的都對,現在宣佈周瑩勝訴,這時本來得得瑟瑟準備看周瑩笑話的倆人傻眼了,竟然被一個小丫頭算計了。

之後,周瑩立馬換了一批老實可靠的管理層,而那些原本對吳家的產業有所覬覦的人,自此後連屁都不敢再放一個。

周瑩也把吳家只剩一個空殼的企業越做越大,越賺越多,華麗變身商界女強人,商業思維升級為2.0版本,整個人跟開掛一樣,勢如破竹成為陝西女首富,節奏根本停不下來。

要說到這兒,很多人在猜周瑩的生意做的到底有多大?

她開典當行,做金融,開藥材鋪,做醫藥,買賣土地,做房地產,光是吳家自主經營的就有鹽、糧、棉、鐵、茶、布、糕點、酒樓、珠寶、錢莊、土產、木材等等。

在現在來看,就相當於馬雲的淘寶一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到。

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看這傲嬌的姿態。

當時,在上海、江蘇、湖北、四川、甘肅等國內各地發展業務已經滿足不了周瑩的胃口。她試著涉足外貿,和老外做生意,通過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把涇陽特產茯茶、布匹賣給中亞和東歐的外國佬,狠狠地賺了老外一筆,為當時大清朝的GDP可是沒少做貢獻。

從18歲到42歲,經商25年,周瑩也為自己積攢了不少的財富。俗話說,不喜歡享樂的富豪不是好寡婦,《新編陝西省志》中記載,周瑩曾仿照紫禁城建了一座超級大豪宅,名叫“內城”,城內有五個院子,其中一個院子的一個廳就有一百多個房間,一天換一間一年都住不完。她還僱了兩千多個保姆,而保姆只需要伺候周瑩和養子兩個人,光保姆的工資一年都要幾百萬啊,這才是真正的有錢任性。

慈禧:我收了

任性?令人咋舌的事還在後面。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裝B向八國聯軍宣戰,說你們來打我啊,也不知道是誰給她的勇氣,可能是梁靜茹吧。八國聯軍一聽我還怕你不成,帶著武器大炮就打到北京了,把慈禧嚇得跟孫子似的,啥也顧不上帶著光緒就往外跑,9月4號逃到了西安。

慈禧老太太在逃命其間變身為購物狂,女人嘛,誰沒幾個愛好。這不,從北京帶來的29萬兩銀子,到10月7號就敗光了,慈禧一想大事不好啊,這還沒到雙十一呢就沒錢了到時候怎麼剁手,於是攛掇富商們捐款救濟她。

這些土豪們都精明著呢,虧本的買賣才不做,一想是慈禧親自發話,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救濟她就相當於救國難,怎麼著也能封個一官半職,都擠破腦袋搶著捐錢。

周瑩也想借此機會表現表現,大手一揮,一捐就是十萬兩銀子,瞬間把那群螳臂當車的傢伙虐得體無完膚。慈禧老太太被周瑩共濟國難的精神感動壞了,二話不說把銀子全部裝進自己腰包。慈禧老太太也喜歡傍大腿,看周瑩這麼壕,慈禧不光親手寫了“護國夫人”牌匾,還厚著臉皮認了周瑩做乾女兒,都是自家人,這樣以後要錢就更好開口了。

不過對於一個普通的民間女子,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可見慈禧當時是有多缺錢。《辛丑條約》簽訂後,周瑩又給慈禧老乾媽捐了不少銀子,老太太一高興將其封為“一品誥命夫人”,翻譯過來就是“最棒婦女”,明面是一品,實際上沒有任何實權。

“收買人心”

周瑩創業之路坎坷,故早早地學會了“收買人心”。

當上吳家大當家後,周瑩一方面提高夥計薪酬,另一方面還在此基礎上增加年終分成,這就和現代企業員工的薪酬方式十分相似。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夥計的積極性,也能留住人才。

她將陝西境內土地保留下安吳堡附近600多畝水澆地,保證基本口糧需求外,其餘1000多畝全部交給農民伯伯管理,自負盈虧,納稅之後每畝地每年象徵性繳納幾袋米做租金,遇上災年或者產量低的年頭租金全免。

周瑩這小妮子把身邊人視為兄弟姐妹,把管事夥計們視為手足,對跟隨她始終的丫環書童視為發小閨蜜,不但幫他們相親找對象,連他們的孩子走後門選學校。

怎麼說呢,這樣的氣魄,可能連如今的劉強東都不得不拜服一二。

為商25年,手下的人才成百上千,僅財會人員就多達二百六十多名,這些人都是可相當牛X的頂尖人才。相傳她的管家駱榮,財務總管房中書,跟她共事終生,至死沒貪汙過一分錢的公款。和她出生入死的武師們、謀士們在與她訣別時哭得稀里嘩啦,根本停不下來。原因十分簡單,周瑩不是把他們當成工具使用,而是視他們為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

安吳堡當地民間相傳:她為了解員工工作情況,增進關係,每月初一、十五,都舉辦團建活動,與下人在一起喝酒打牌鬥地主,這種隨性的玩法,就是在今天,也不是所有Boss都能做到。

一諾一生

那夜,洞房內。

吳郎心中有愧,“我活在世上 18 年,喝了 15 年苦湯。我自知命在踏薄冰踩浮萍,若小姐不願與吳聘結為秦晉,我願打開後花園門送小姐回孟店村逃婚。”

周瑩諾下,“我今日既和相公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我周瑩就是你吳聘的結髮妻。今日大喜,望相公能以萬利之語戒心猿意馬,與我周瑩同挽命運之車……”

一諾一生,18歲到42歲,自郎去,婦獨其身,不離不嫁。

從白富美到寡婦,再到女首富,周瑩的一生遠比電視劇精彩,她也成為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女秦商。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樣一位傳奇女性,死後卻因無後而不能埋進吳家祖墳,只能默默地埋葬在距離吳氏陵園數百米的亂墳崗,如今早已尋不得蹤影。

歲月變遷,彷彿依然能聽見安吳那句諺語:“寡婦婆咋說咱就咋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