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法律問題綜述

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法律問題綜述

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存在的問題:《2018年上半年中國農村電商上行發展報告》總結了2018年上半年農業電商出現九大問題,如政出多門、“日井噴式”促銷等現象,平臺供應鏈沒有建立,無人店、無人櫃、智能店存在“同質化”競爭,品牌建設的形式化現象嚴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仍然存在,“農商不聯、產銷脫鉤”十分嚴重,電商扶貧的功能被誇大,農村電商營商環境面臨較大挑戰。

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解決方案:《2018年上半年中國農村電商上行發展報告》:政府加強了農村電商上行政策,農村電商加快以農產品電商為中心,農產品社交性電商模式、智慧物流模式有所創新,農產品跨境電商十分活躍,大量信息科技應用在生鮮農產品貨櫃業態創新,智能農業互換新農電商創新,“悲情營銷”再次出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促進農產品電商轉型,“一帶一路”、中美貿易等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政府加大對電商市場的監管力度,生鮮研討會、年會、國際研討會紛紛舉行,農村電商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

《2018年上半年中國農村電商上行發展報告》認為,從上半年的發展情況來看,2018年全年農村電商將呈現出融合化、國際化、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及供應鏈趨勢。洪濤教授認為,農村電商還是要靠全渠道、全品類、線上線下多方融合才能解決問題,最終促成農產品的標準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發展思路:1、趕街模式.趕街模式本身在不斷演進,但不變的是它的社會和經濟價值,趕街模式對於幫助農民實現創業就業,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生活,對於推動特色區域農產品銷售、中小農戶村貨上行、助力精準扶貧,對於推動城鄉資源互通,建設城鄉一體化,提升政府行政服務下鄉的覆蓋率和效率,都具有深遠而現實的意義。2、“地域互聯網+鄉村振興與區域融合發展的構想”“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數字經濟時代鄉村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打造旅遊電子商務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數字經濟時代政產學研用金媒社八方互動,共商、共建、共享鄉村融合發展新模式”。助推鄉村互聯網商品市場穩健發展。3、“互聯網+精準扶貧”,互聯網企業充分發揮愛心奉獻精神,做精準就業創業扶貧的推動者。4、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銷售模式,使農村電子商務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在解決農產品銷售、增加農民收入,以及確保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目前農民的法律意識薄弱,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規範相對欠缺,由此帶來的問題將影響和制約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對農村電子商務採用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規範刻不容緩,對於農村電子商務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以及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