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职称对教师薪资的影响将减少,你怎么看?

说车妹

国内用职称来调整工资的情况很多,不仅限于教师,例如工程领域,医疗卫生领域都有职称对工资的影响。就是做个人力、会计出纳,也分处级、中级、高级。

和教育文化相关的有: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中小学教师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行政干部也有,不过不叫职称,叫职级。乡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省部级,国级等等。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评职称,还有额度限制,这个很让老师们受伤。示范性高中的高级职称比例是35%,一般高中是25%;初中的高级职称10%,中级40%,初级50%。小学教师没有高级职称,最高才达到中级职称,很多小学教师的头顶悬着一块“隐形天花板”。

现在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人事部1991年的文件《

关于职称改革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人职发[1991]7号,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有一些专业技术类实行以考代评,卫生、会计、审计、统计、经济、计算机软件、翻译、出版、土建。评定职称往往有很多限制前置条件。这样让很多人受伤。


职称指标是困扰教师教学的因素。职称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高级和中级职称相差很大。级别不同,工资收入差异很大。导致很多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事,还要应付评职称的事情,评上还好,评不上,“评一次伤一次”。

据说,2017年河南实行试点,在河南参评职称将不看“身份”,凡在豫工作满一定期限均可参评职称,而不再受身份、户籍、地域、档案、人事关系等因素制约。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职称在教师工资中的比例越来越小,作用也越来越淡化,对老师的收入影响会降低。这也有利于教师教书。

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特约回答:协和阿伟)


关于职称改革,2018115日,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就职称改革明确指出,将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对于到2020年,职称对教师薪资的影响将会减少,我认为这是国家对职称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弱化职称在教师收入中所占比例,减少教师在职称评比中过多耗费精力,减少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现象。

在这里面,我认为应该正确引导,正确看待。减少职称在薪资中所占比例,不是取消职称评审,取消评价机制,而是优化评价标准。目前职称评审虽然存在诸多不公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青年教师的一种压力,一种动力,促使青年教师投身科研,快速成长。但这种以论文定成败,要求几年内发表几篇一作论文,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急功近利思想的泛滥,这也是论文造假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科学研究要遵循其自身客观规律,不能以时间作为限定标准。同时建立更公平更科学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


医患家

职称对教师来讲确实存在极不公平的一面,主要有:一是从名额上的分配就存在许多弊端,造成有部分有关系的人,就会在他们人群中顺利成章的做好了需要的条件,甚至就学校本身都不知道就把职称评上了。另外没有关系的,就会千方百计去利用各种手段去进行交易性的弄到指标评上职称,然而真正在第一线的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教师始终评不上,就连学校评县级及以上的先进教师都根本得不到。二是从学校的类别来看对于职称评定更有不公平的方面,例如以前辅导学生获奖等等,只有在县级学校学生生源好的一类学校才有多的机会创造条件。据一类学校的任教的教师说他们条件已经早就有多的了,只等时间年限的问题。像我们镇级片区学校收的学生都是县城里五、六间初中把全县六年级学生好的招录后,考不上那些还是相对好班都上不去的才到我们这类学校读书,每一届进校成绩小学两科语文数学之和最好的都只在70一80分之间只有一两个,其余学生两科之和几乎在40分及以下,甚至这些学生多数数学特别差几乎是零分,这样的学生要辅导他们参加竞赛获奖来评职称容易吗?在我们学校已经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评县级奖的甚至一次都没轮到过,职称对我们大多数教师公平吗?三,我们同是一起从师范学校毕业,读书期间大家成绩以及各方面都差不多甚至在一些方面能力还要强一些,为什么待遇就不同呢?这公平吗?四,高级职称评上的又有多少在第一线讲台上教学的呢?看看第一线教学的都是才进入工作的和一直评不上高级职称的中年及以上的教师。所以我觉得取消职称是众望所趋,为了教学中对待教师待遇相对的公平,应该以工龄教龄来确定每个教师的工资,如果某教师在某一时间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政府或单位可以一次性奖励多少奖金这应该的,不应该把有一次或几次出了点成绩就作提工资终身受益,试想这些同一级同学比你能说工作每年每月工作都是非常突出的、非常优秀的吗?因为一个人的突出成绩不一定每年都是最突出的一个。并且每接的一级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另外对于在教育教学上有特殊贡献在,整个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作用的影响的教师,这一种业绩已经可以与那些发明家一样待遇可以在工资待遇上提高这,也是正确的也是情理之中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像这样做的话,再加之在工作上加强的常规管理措施严格性的要求及奖惩分明的话,我们教师的工作肯定比现在的积极性高得多。


手机用户59607491098

这是好事,值得推广。

我国的教师工资都是由基本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工资组成。而教师的基本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挂钩。

但是事实上,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存在,一直以来饱受老师们诟病,争论不休。具体原因是:

一、职称要受一定的比例限制。不管你多优秀,业绩条件再好,没有名额,你照样拿着比别人少的多的工资干着自己的事,但是其实很多教师各方面都比很多高级教师要做的好,但长期受名额限制无法评上高级。

那有人会说了,只要你足够优秀总会有名额的吧?

错误!当你的职称比例饱和的时候,几年都等不到一个名额!想要评上高级职称,必须等自然减员,也就是离职或死亡。笔者现在就是城市公立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全区700多名在职在编教师,每年高级职称只有两三个。而我的同学在农村,更惨,几年都轮不一个名额。这大大的打击了老师们追求卓越的积极性。

二、现在的职称评定条件让很多中小学教师望而却步。做为一名教师,主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是纵观整个职称评定条件,对教书育人的评价要求很少,但是对个人业绩要求却很高。

比如,有些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教育教学水平有口皆碑,得到了同事、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教学成绩也非常好。但是这位老师并不是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人,他不爱上公开课,所以优质课证书很少。他只想写与学生有关的文章,只想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并不想为了发表而写一些所谓的跟风的教改论文。况且,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让一个小学教师搞教改课题,这不是难为他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会表现自己的人,能上几节优质课,发表几篇文章,无论教学质量怎么样,他都能评上高级职称,可是他的教学成绩却非常差。这让很多兢兢业业踏实教学的老师非常寒心。

所以,淡化职称,减少职称工资的差距,让真正有能力、干的多的老师觉得付出有回报,才是一项真正值得推广的举措。


珂利轩

教师的职称必须要有,各行都有,为什么教师要取呢?它是教师在教育舞台上干了一辈子的荣誉。不过要改革进高级的方式。为了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应该主要以教龄划杠子。从教30年的教师无条件进高级,这样,只要安心从教的教师,在教师岗位上贡献一辈子。退休前都能进入高级。在教龄上弄虚做假的空子最少。其他的如优秀,奖励,论文,文凭造假的最多。年轻人认为老教师没在一线,亏了自己。这是错误的观点。人人都会老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你的精力那时肯定不如年轻人。按你的观点,多劳多得合理,那你的父母现在应该不吃不喝了,因为劳动不动了,得不到了。你的小宝贝儿也不该吃喝了。他没也劳动。你说是吗?


手机用户50781290649

这是一个糟糕的方向。

国家设立教师职称,把有职称的教师与注册会计师、农技师、律师等职称放在一起,显然是为了让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把教师认定为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表明教师的专业地位很高,学术成就高,真正能够做好专业技术的人也是有限的。

现在因为提意见的人太多,而想要减少职称对工资的影响。想留住有能力的人恐怕就困难了。整个教师队伍没有层级,没有区别,混水摸鱼的人会更多。

国家可以对各种职称进行严格考试,比如律师证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考上是能耐,考不上再来。

既然大家认为职称很难评,为什么不让教师通过考试取得职称呢?设置科目考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写论文的水平。学生考试成绩占一部分比例,但不过分强调。有职称与没职称拉开距离。

通过考试,减少职称评审中的人为因素 ,更不要搞什么送课下乡。直接就是网上展示课程,有国家教育平台的优质课就评职称,没有再来。

现在的职称有太多争议,就是因为有很多东西可以人为操作。有人上课一塌糊涂,因为有关系,职称评上了。有人老实,学生就是考全市全省第一,校领导都不会提一句。



一旦经过严格考试,有人是一辈子都不能取得职称的。不信,试试!


教育之象

教师职称制度是为了保障优秀教师能有较好的待遇,这样可以专心教学。但是教师职称制度终身制限制了不少优秀教师往上走的渠道,毕竟高级职称的名额只有那么几个,再优秀也只能等名额。

或将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

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教师工资收入


海南中公教育

我女朋友是16年刚考上的小学教师。她说评职称无望了基本上,因为前面还有很多老教师没有评,名额又少。但是我想说的是,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用职称来考核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了。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我女朋友因为孩子不听课,学的不好,私下哭了好几次,加班做课件到很晚,哪怕一个图片都要考虑好多次,生怕孩子理解不了。有些年纪大点的还没评中级的,可能会产生懈怠的情绪,毕竟关乎生活,所以老师的工资发放考核应该重新认定了。


黑幽默

职称本来就应该淡化甚至取消

降低职称对教师薪酬的影响,这是推进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一步,要淡化职称工资,根据职务确定教师的薪酬待遇。希望减少职称工资的改革,能顺利推进。而职称评审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取消职称。

目前职称之所以难以取消,是因为职称附加了很多权利与待遇,这就让既得利益者反对取消职称,同时,也令职称评审因行政与利益因素的干扰,而充斥着权势交易、潜规则。比如,正高级职称往往被教育行政官员、学校领导占据,一线教师很少有份;一名教师在乡村学校评上高级职称后,很可能就调离乡村,到城镇学校享有高级职称待遇。

逐渐剥离职称附加的权利、待遇,是推进取消职称,实行基于职务的招聘、使用、管理、评价的重要途径。这与户籍改革一样,需要剥离与户籍挂钩的利益。在降低职称工资的过程中,当然也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为此,需要在推进改革时,注意两点。

一是有关职称改革,不能由行政部门主导,让职称评审的既得利益者拥有改革的话语权,应该在进行改革方案制订时,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将他们的意见纳入决策。

二是应该针对职称改革,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建立教师同行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教育事务管理与教师评价。这有利于根据教师的职务表现,评价教师的能力与贡献,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熊丙奇看教育

现在很多人吐槽教师的职称晋升,诟病职称加大了教师的工资差距。各级教行部门也在探索职称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

事实上,现在职称对教师薪资的影响也不大。受职称影响的只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以及10%三部分,以十三级(初级),十级(中级),七级(高级)为例,岗位工资分别是:1150元,1390元,1760元。绩效工资分别是362元,404元,474元。加上10%部分,十三级比十级少306元,十级七7级少477元。可看出,职称对教师工资的影响不不大。教师工资的差别主要是薪级工资。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就。自有职称评定以来,职称评定对教师的内在激励方面的意义是重大的,让许多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脫颖而出,在教学中起到了示范

引领作用。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掌握并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效果优秀,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善于学习,总结经验,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力争早日晋升到高一级职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