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是寫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詩歌。這樣的詩歌代表的詩人的思想境界,對於我們養成豁達的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寫出了作者那種超然脫俗的人生態度。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不過要說到唐詩300首當中最瀟灑的一首詩,還應該是下面的這首古詩。尤其是第三聯當中的兩句古詩非常經典,而它所體現的人生境界是我們所不可能達到的,我們只能仰望。

這首古詩就是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第三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古詩當中最精彩的兩句。我們都知道王維好佛,他在他晚年的生活當中,甚至直接隱居山林,研修佛法。而在他中年以後的詩歌當中都有著濃重的禪機意味了,而且這種禪機,主要在於對山水詩歌的描寫當中來體現。雖然直接看詩句看不出什麼來,但是讀過以後卻覺得韻味悠長,這個就是王維的風格特點。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寫這首古詩的時候已經是王維的晚年時期了。當時的王維雖然職位不算很低(右丞相),但是他也看到仕途的艱險。所以大概在40歲左右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而且寫這首古詩的時候,王偉已經年過半百。以他本就豁達的心態,再加上對於佛理的參透。使得這首古詩非常的瀟灑自如,非常的心態平和。對於我們每個人的豁達人生有著積極的幫助。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這首詩歌一開始“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寫的是王維萬年的生活狀態。他直說自己在中年以後就開始喜歡佛法,直到晚年的時候才終於在終南山邊陲按加靜心修行。

在這裡居住的王維非常的自由。“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興趣來的時候經常獨來獨往的穿行於山林之間,遊玩自賞,有快樂的事情的時候甚至還會自我陶醉。一個人遠離朝堂,不再去想世俗之事,這種狀態王維是心滿意足的。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而後,這兩句古詩是王維最經典的,最瀟灑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找源流,坐著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這兩句的意思其實就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水流的盡頭,無路可走,不妨就直接坐下來看雲捲雲舒。這兩句其實寫出了一個修道者的人生境界。有此豁達的人生態度平常人是不可能所具備的,人生的豁達在於個人的修行。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如果深挖,這兩隻古詩可以看出否極泰來的意思。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無論事情多麼艱難,最後都能過去。

最後這兩句“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同樣延續了前面兩句的自由。偶然間在山林當中遇到一個鄉村老人,兩人可以談笑聊天,甚至忘了時間,忘了回家。多麼自由的人生態度,就好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對於王維來說,他對於大自然的美好已經十分清楚,他最經典的山水田園詩都是專注於描寫大自然的清麗景色。而他最重要的就是在說明大自然如此美麗人生,為何不可以在這美麗的自然當中,隨遇而安,處處作樂呢?大自然如此美好,已經足夠包容我們挑剔的人性,我們不妨在自然當中任性一回,不被世俗所纏擾,倒也是一件人生樂事。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然而這其中的態度我們今天有多少人能夠悟到?不要說去做了,就是真正能夠想透其中道理的人,能有多少呢?一千多年前,王維已經有了這樣的覺悟,而在今天。我們依然在世俗當中苦苦掙扎。對於詩人所勾勒的世外桃源,我輩依然只能仰望。因為,我們不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