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協作彰顯團隊力量,3歲患兒得以生命再續

多科協作彰顯團隊力量,3歲患兒得以生命再續

急救電話就是號令,電話中瞭解幼兒血液危象後,急診室立即通知了檢驗中心、兒科值班人員,並啟動綠色通道及重症搶救應急預案。急重症醫學科、兒科主任也在接獲彙報後,要求盡最大努力搶救患兒生命。由於是三歲患兒,護士也立即準備幼兒專用留置針、氣管插管包及專業搶救設備,做好院內搶救準備等待幼兒到院。

多科協作彰顯團隊力量,3歲患兒得以生命再續

“快速成功配血,並迅速輸注血細胞,是幼兒存活的關鍵,最好是輸注洗滌紅細胞,但製作洗滌紅細胞需要3-5個小時,病情非常危急,只有輸注普通紅細胞懸液,以解燃眉之急。”檢驗中心餘平安主任在電話裡頭說。檢驗配血消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牽動著餘主任的情緒。得益於一套完整的檢驗流程和血庫管理制度,血庫當班人員劉政紅連同細菌室過來幫忙的蔣露快速而細緻的配合工作,體現出黨員先鋒的風采,很快血液配送到位,經過急診護士核對工作,幼兒馬上輸血,觀察療效!

多科協作彰顯團隊力量,3歲患兒得以生命再續

的確,單兵再勇猛,終有其侷限性。一位醫生醫術水平再高,沒有一個優秀團隊的支撐,是難成氣候的。正如程雁主任說的,此次搶救案例算是醫療的一個奇蹟,也是我院團隊協作後一次成功的搶救換來了生命再續。此次患兒的成功救治,急診、檢驗等科室密切合作、緊張奮戰,忙而不亂,終於將患兒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讓我感覺團隊間配合很暢通,速度很快,整體性很好,因為大家一心都為了要把孩子救回來。還有,家屬信任與配合才是搶救成功的基石!

多科協作彰顯團隊力量,3歲患兒得以生命再續

編者注:蠶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一個類型,表現為進食蠶豆後引起溶血性貧血。蠶豆病起病急速,大多在進食新鮮蠶豆後1-2天內發生溶血,最短只有2小時,最長可相隔9天。這種病多見於兒童,早期症狀有厭食、疲勞、低熱、噁心、不定性的腹痛,接著因溶血發生眼角染黃及全身黃疸,出現醬油色尿和貧血症狀。嚴重時有可出現休克、心功能和腎功能衰竭,不及時搶救可與1-2天內死亡。不過家長也不必過度恐慌,只要日常注意觀察兒童的臉色和尿液顏色,發現症狀及時就醫,就可以有效抑制病情。有“蠶豆病”病史者,不能進食蠶豆及其製品(如粉絲、豆瓣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