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康製藥董事長財務造假減持“割韭菜”,中小股東想獲賠只能訴訟

爾康製藥董事長財務造假減持“割韭菜”,中小股東想獲賠只能訴訟

爾康製藥(300267)自財務造假暴露後,股價已跌回到4年前水平。公司董事長帥放文在財務造假期間,因大筆減持賺的盆滿缽滿。在被處罰後,公司並未對受損投資者提出具體賠償方案。投資者期望爾康製藥主動賠付的願望也因此落空,法律界人士建議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應當及時參與訴訟,在司法程序中解決問題。

若想獲賠只能參與訴訟

自爾康製藥上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後,投資者賠償事宜即被提上日程。爾康製藥董事長帥放文在公司被立案調查期間,曾通過媒體公開喊話,將竭盡全力賠償投資者損失,即使拿出全部身家也在所不惜,“只要我活著,就要把它全部賠掉”。

如今,最終處罰已經下達多日,公司卻未拿出賠償方案。在互動交流平臺上,面對投資者關於賠償問題的提問,公司回答:“公司收到正式行政處罰決定書後,符合賠償條件的投資者有權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維護自身權益。”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說:“從公開信息來看,爾康製藥對於投資者索賠的態度是友好積極的,但是,爾康製藥前期的表態仍然是希望投資者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所以,投資者不必期望爾康製藥會主動賠付。如果符合索賠條件,投資者就應當及時參與訴訟,在司法程序中解決問題。”

看來,投資者想要獲得賠償,法律訴訟成為唯一途徑。大眾證券報曾報道過,公司公告收到最終處罰當天,就有9位投資者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起訴材料,成為首批狀告爾康製藥的股東,9位投資者損失金額合計超過1000萬元。

爾康製藥的麻煩遠不止這些。王智斌介紹,他負責的投資者中,目前已明確參與訴訟並完整提供訴訟材料的投資者有110人,初步統計,索賠總金額已超過5000萬元。除此之外,正在補充材料以及正在準備訴訟材料的投資者,預計不少於200人。

根據證監會認定的事實,在2016年4月6日至2017年5月9日期間買入爾康製藥,且2017年5月9日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均有可能被認定為是受到公司財務造假影響的投資者。該部分投資者可以將姓名和電話發送至本報大眾維權易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參與集體索賠。

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半年報時股東人數有1.6萬戶,媒體報道計劃通過法律訴訟索賠的投資者不足2%,更多的投資者不知道可以索賠或者如何索賠。

投資者成董事長的“韭菜”

經湖南證監局調查發現,爾康製藥2015年、2016年年報均存在造假情形。爾康製藥2015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1805.89萬元,虛增淨利潤1585.97萬元;2016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25507.52萬元,虛增淨利潤23225.44萬元,佔當期合併報表披露營業收入8.61%,披露淨利潤的22.63%。

對此,證監會對公司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公司相關責任人員分別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3萬元不等的罰款。

爾康製藥業績在2015年、2016年爆發式增長,2015年淨利潤為5.83億元,同比增長104.21%;2016年淨利潤7.81億元,同比增長31.55%。股價也在此期間創出23.18元/股(前復權)新高。

在公司被媒體曝出造假後,股價呈斷崖式下跌。股價從2016年5月8日的12.73元/股,一路下跌。截至昨日發稿時,僅剩下4.16元/股,跌幅超過60%。造假案爆發坑苦了投資者,而董事長帥放文一家卻在案發前大筆減持,賺了個盆滿缽滿。

在公司財務造假期間,帥放文及其妻子多次大筆減持。據統計,夫妻二人分別在2016年12月13日-16日,2017年4月28日,2017年5月5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累計減持1.03億股,套現12.36億元。

除了帥放文夫婦減持套現外,帥放文的妹妹帥友文、帥瑞文,以及帥放文夫婦的關聯親屬共計6人相繼實施了減持,合計套現約為0.1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