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上週一篇關於北京地區幼升小情況的報道

刷爆了家長的朋友圈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正如文章所說

每一年,幼升小對家長都是一場大考

只不過今年的政策更加嚴格

京籍家長都在瘋狂搶佔好位

非京籍的孩子別說去好學校了

即便一個鄉鎮村小

也不能舒舒服服地在家門口就讀

能分到哪個學校,離家是遠是近

完全憑運氣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在這種情況下

一部分家長無奈之下

被迫放棄奮鬥多年的北京

帶著孩子回到那個陌生的老家就讀

還有一部分家長不惜代價

冒著生活質量大幅下降的風險

把孩子送進了私立學校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我也是一名非京籍的家長

剛剛經歷過這樣的糾結和痛

所以無論這些家長最終做了什麼樣的選擇

我都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們的心情

想當初我也面臨重重困難

如果不回老家

要麼去十公里以外的鄉村小學

每天要花費近兩個小時接送孩子

要麼就出高價讓孩子讀私立學校

犧牲掉幾乎一半的家庭收入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經過反覆的考慮

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最終還是選擇暫時留了下來

接受那個看似最壞的選擇

讓孩子讀了一個普通的公立小學

很多朋友都不理解

為什麼選擇留下來不去爭取好的學校

甚至很氣憤的責問我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說實話

不回老家讓孩子讀家門口的重點小學

不勒緊褲腰帶讓孩子讀私立小學

真的讓我非常地內疚

感覺是自己的無能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直到後來

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的一席話

讓我有了新的認知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在這位老校長看來

現在糾結上哪個小學的意義不大

因為大多數的學校教育

都是在把孩子變成學習的機器

而不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開始我並不能完全接受他的觀點

但他接下來的分析打動了我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先不考慮你回來在老家上學

假如你選擇讓孩子讀那個私立小學

憑你現在的工作狀況和經濟實力

你首先要保證你們夫妻倆工作要穩定

才能保證支付得起學費

這樣以來你和孩子媽

可能就需要拼命工作賺錢

然後就沒有多餘的時間陪孩子

但是沒有父母參與的學習是搞不好的

如果你選擇了普通的公校

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但是你就不用拼了命賺學費

生活就會變得相對輕鬆

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再從另一個角度考慮

沒有去私立學校上學

是不是相當於每年省了將近十萬塊錢呢

你拿著這小十萬塊錢為孩子乾點什麼不好呢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講真,他前面說的兩點我也曾經想過

但這最後一點讓我心裡豁然開朗

感覺開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是啊,這十萬塊錢用好了

足以帶孩子見見世面了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我用這些錢可以帶孩子到處去旅行

可以為孩子選擇我認可的教育服務

為孩子的興趣發展深度支付

還可以為孩子的自由探索搭建更大的平臺

這些不正是我想要給孩子的嗎

以前可能感覺沒錢無法實現

現在機會來了

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把握呢

記得韓寒的《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臺詞

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兒來的世界觀

所以我認為見過世面的孩子

成績也不會太差

上不了好學校

能用課外的精彩和見識來補償

未嘗不是個好的學習途徑

當我們還在為孩子上哪個學校糾結時

不妨也跳出來想一想

除了上個好學校這條路

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讓孩子同樣很優秀

我們有時候想當然的認為

我們為了孩子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放棄了很多本不該放棄的

但我們有沒有考慮過

正是這些無謂的放棄

葬送了其他更多的可能呢

一年省十萬學費,足夠帶孩子去見見世面了

小學階段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

而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深度參與

指望上個好學校解決問題

對孩子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所以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留下來

陪在孩子身邊

無論孩子最終被分到哪個小學

我都會坦然地去面對

然後用省下來的這十萬塊錢

為孩子開闢更多的可能性

引導他在不同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

如果你有家庭教育的困惑和經驗

歡迎和我們共同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