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為什麼要把名字由“邁克”改成“邁克爾|《邁克爾·喬丹傳》

1981年秋天,年僅18歲的喬丹正式踏入北卡羅萊納大學,投身於籃球宗師迪恩·史密斯門下,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喬丹為什麼要把名字由“邁克”改成“邁克爾|《邁克爾·喬丹傳》

在迪恩·史密斯的體系裡,團隊觀念必須凌駕於個人能力之上,球員必須為團隊互相犧牲互相成就。詹姆斯·沃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大四那年馬上就要成為NBA的狀元秀了,也不過才場均出手10.4次,拿14.5分。通常來說,進入北卡的球員成長軌跡會是這樣:大一幾乎沒有上場機會,每天與高年級學長一起合練,不斷進步。等到大二,每場會有7-8分鐘左右出場時間,偶有亮眼的發揮,證明自己價值所在。大三,開始進入常規輪換陣容,每場打個25分鐘左右。只有進入大四,才有可能成為球隊所倚靠的中流砥柱,參與到戰術策略的討論中去。

喬丹初來乍到,迪恩·史密斯同樣想讓喬丹一點點學習感悟,從最基本的戰術學起,最基本的技術動作練起,如果喬丹想擁有更多的上場時間必須要靠自己表現來爭取。

喬丹熱情奔放,臉上洋溢著自信,他大一就想打首發,這在迪恩·史密斯的執教哲學中是不可想象的。不過,任何東西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喬丹想要打首發必須擊敗兩個人,一個人就是當時的北卡先發得分後衛,大三學長吉姆·布拉道克。另一位就是同喬丹一同進入北卡的巴茲·皮特森,兩位也是室友,關係融洽。

皮特森雖然是白人球員,但是天賦卻不輸給黑人運動員,有速度有爆發力,而且投籃穩定。全隊衝刺跑皮特森能跑到第二,第一是詹姆斯·沃西,喬丹只能排到第三。這讓喬丹極為懊惱,天生要強的性格讓這對室友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更有趣。起初,兩人的確難分伯仲,喬丹的優勢是彈跳、長臂、大手,身體素質勁爆。但有一點卻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心理層面的較量,喬丹渴望成功,渴望優秀,教練的任何一點點撥都能讓他吸收和成長,這種競爭的強烈慾望也伴隨了喬丹的整個職業生涯。皮特森明白,喬丹要想達到更高的水平只是時間的問題。

喬丹為什麼要把名字由“邁克”改成“邁克爾|《邁克爾·喬丹傳》

後來,伴隨著皮特森的受傷,喬丹也打敗了自己的大三學長,順利當上了北卡先發得分後衛。不過,迪恩·史密斯對此十分警惕,這與他的籃球價值理念背道而馳。他規定,所有的大一球員包括喬丹,一律不允許接受媒體的採訪。他明白,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旦受到媒體的吹捧很容易失去自我,從而在最應當努力打磨自己的年紀飄飄然、頭腦發熱。這也是很多高中球員直接進入NBA後面臨的一大困難。喬丹很幸運能夠遇到這樣處處為球員考慮的籃球教練,包括後來喬丹參加NBA選秀,選擇經紀人,都離不開這位籃球名帥的幫助。

喬丹贏得了先發資格,並不代表擁有了特權。相反,迪恩·史密斯對待他要比其他大一新生嚴格得多。喬丹生性“狂妄”又愛碎嘴,總是念叨著“我要在你們頭上扣籃”這類挑釁的話,他就像一個蟲子一樣嗡嗡嗡在你耳邊說了不停。所以在隊友面前自然也少不了苦頭吃,去客場比賽時,又大又重的放映機就派給了喬丹。

喬丹為什麼要把名字由“邁克”改成“邁克爾|《邁克爾·喬丹傳》

長此以往,喬丹開始抱怨遭到的不公平對待。助理教練威廉姆斯對喬丹說:“你告訴過我,你想成為最好的球員,那你必須比其他人更努力。”北卡合理的體系安排,讓喬丹不必去承擔過多的責任,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成長,也讓他的天賦兌現的更為絢爛多彩。在訓練中隊友們驚訝於喬丹一天天的變化,一些不可思議的動作開始出現在喬丹身上,這種智慧與體能的結合都讓教練們感嘆:“這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球員”。

當時喬丹18歲,人人都管喬丹叫“邁克·喬丹”(Mike Jordan)而不是“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來到北卡,大多數球員還是習慣叫他“邁克”,但迪恩·史密斯總叫他“邁克爾”。北卡的媒體公關主管裡克·布魯爾就問喬丹:邁克和邁克爾,這兩個稱謂,你自己更喜歡哪一個?喬丹說:無所謂啊,哪個都可以。於是,北卡對外採用了史密斯教練的選擇,從此以後,世人所熟知的喬丹,就是邁克爾·喬丹,而非邁克·喬丹了。

等到喬丹19歲那年,他將迎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比賽——NCAA總決賽,這場比賽可以說是改變喬丹人生軌跡的一場比賽,我們下回細說。

喬丹為什麼要把名字由“邁克”改成“邁克爾|《邁克爾·喬丹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