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野人山地处缅甸密支那以北,是位于缅甸最北部的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紧靠喜马拉雅山。野人山海拔3千多米,由于山高林密,瘴疠横行,据说常有野人出没,因此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山区被称为野人山。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由于盟军指挥不当,加上英军作战不利,4月底至5月初,远征军后路腊戌以及缅甸战场重要城市曼德勒相继被日军占领,中、英军只得相继撤往中国、印度。

原本蒋介石下令杜聿明抢在日军之前占领密支那,取道回国。然而日军走公路,远征军走山路,无论如何是赶不及了。蒋介石获悉后,电告杜聿明尽量避免与日军作战,从密支那以北的野人山绕道回国。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杜聿明

杜聿明要带领部队翻越野人山,只得忍痛炸毁了全部重型装备。中国远征军作为机械化部队,拥有大量苏制坦克、德制装甲车、山炮、榴弹炮等先进武器,此时只能自行销毁。就这样,远征军带着干粮进入了胡康河谷,缅语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部队进山后,随身携带的干粮很快便被吃完。由于野人山环境恶劣,能吃的东西很少,部队开始断粮,并有士兵饿死。杜聿明只得下令将战马全部杀了,以解燃眉之急。然而很快战马也没有了,战士们只能吃皮鞋、皮带、手枪套,然后是树皮、草根。由于无法辨认丛林中哪些植物有毒没毒,很多士兵都因为误食有毒植物,痛的满地打滚,但又无药施救,最后只能被毒死。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远征军进山的时候恰逢雨季,此时的野人山暴雨连绵,山路泥泞难行,还时有山洪暴发,有一次一个班的战士整个都被山洪冲走。由于正值夏天,山林的温度常常能达到40多度,湿热不堪的环境无疑助长了各种传染病的肆虐。再加上士兵们水土不服,一旦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和水,随之而来的就是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由于缺乏药品,许多士兵因此死亡。

期间,连杜聿明本人都被感染,只能依靠士兵用担架抬着走,结果抬他的人也被感染,相继病死二十多人。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野人山虽然人能吃的东西不多,但是吃人的东西可不少。除了传染病的肆虐,各种毒虫猛兽也是一大杀手。或许此时虎豹狼蛇已经不算什么了,各种蚂蟥、蚂蚁、蚊虫才是终极杀手。

各种蚊虫除了吸血,还能迅速传播登革热、猩红热,对于缺医少药的中国远征军,感染之后无异于死亡。除了漫天的蚊虫、满树的蚂蟥吸血外,遍地的蚂蚁也足以让人胆寒。杜聿明的副官因为靠在一棵树上休息一晚上,结果竟然生生被蚂蚁咬死。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据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护士刘桂英讲述,后续部队在途径前方部队走过的路时,能够闻到奇怪的烟味。后来得知,那是走不动的伤病用汽油自杀的烟味,因为其他人也抬不动,他们不愿连累战友,只好自我了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尸体堆积散发出的恶臭,闻之令人眩晕。一路上,往往是前面人的尸骨,成为后来人的路标。

杜聿明后来在他的《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中作了这样一段记载:

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蚂蟥、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一个发高热的人一旦昏迷不醒,加上蚂蟥吸血,蚂蚁侵蚀,大雨冲洗,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官兵死亡累累,前后相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我自己也曾在打洛患了回归热,昏迷两天不省人事。等我被救治清醒过来时,沿途护理我的常连长却因受传染反而不治。

败走野人山——中国远征军永远的痛!

就在中国远征军濒临绝境之时,1942年7月底的一个清晨,一架美军侦察机偶然在丛林上空发现了第五军军部。随即,一个美军运输队赶紧空投下许多粮食、药品,以及大量帐篷和一架电台。当天晚上,这支部队终于同外界取得了联系。后来,远征军途径印度回到了祖国。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共10万人,除去孙立人新编38师一小部分人退到印度外,回国者仅4万余人,牺牲人数达6万1千余人。据战后统计,本次作战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为一万余人,而牺牲在野人山的竟达五万之众。从他们出国到归国,仅仅过了5个月!

当真是:十万大军下缅甸,四万残兵侥幸还。一万忠烈死疆场,五万冤魂葬深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