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毒,女兵戰鬥在一線

缉毒,女兵战斗在一线

“6·26”國際禁毒日前夕,駐守西南邊陲的武警雲南邊防總隊傳來消息:從2017年至今,由女性官兵查獲的毒品案件有上百起,繳獲毒品近200公斤,數十名女兵榮立個人二、三等功。

這群女兵,平日穿著沉甸甸的裝備,爬車頂、鑽底盤、查行李。她們憑藉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心,識破各種稀奇古怪的藏毒方式,破獲了一起起販毒案件。

“蹲下!雙手抱頭!”去年的一個深夜,雲南木康邊檢站執勤現場,當日執勤班長劉昱蘭用一個果斷的擒拿動作,將販毒嫌疑人制服,當場繳獲海洛因4.24公斤。

這一幕,讓過往的旅客為這位緝毒女兵豎起大拇指。

木康邊檢站地處中緬邊境群山中的雙坡埡口,毗鄰毒源地“金三角”,打擊毒品犯罪是邊檢站官兵的主要任務。

有人做過統計,邊防官兵執勤時,要從數以千計的車輛中發現毒品的“蛛絲馬跡”,需要平均每天彎腰直腰上千次。

這些只有男兵才能勝任的任務,緝毒女兵也一樣幹得出色。

上士劉昱蘭大學畢業後攜筆從戎。新兵下連時被分配到一個保障性單位,她大失所望。報到第一天,她就主動申請到邊檢站鍛鍊。在隨後的兵員調整中,她終於如願以償。

不能發現疑點,不會拆卸車體,搬不動貨物……緝毒崗位對劉昱蘭來說充滿挑戰,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一線緝毒,可不是男兵的專利!”她拿出在新兵連時的那股拼勁,苦讀查緝業務書籍,跟老兵學觀察技術,認真撰寫“查緝筆記”。

付出汗水,收穫能力。來到邊檢站2個月後,劉昱蘭就破獲了一起冰毒大案。

2015年11月25日,在對一輛湖南牌照的小轎車進行檢查時,劉昱蘭發現車上的一男一女神情有些慌張。“大哥,上哪兒去啊?”她很自然地與駕駛員交談。

“我和女朋友回一趟老家。”說完,男子主動將證件遞給劉昱蘭。

她放慢了檢查動作,仔細觀察這兩個人:男子開的車很舊、穿著很普通,而身旁的女子看起來比他小很多,且衣著華麗,兩人看上去都很緊張。

劉昱蘭果斷扣下車,經過仔細搜查,在駕駛座位下查獲冰毒1.8公斤。

在普洱邊防支隊瀾滄邊檢站見到女兵王源時,她正在對一輛物流車進行檢查。瘦小的個頭,圓潤的臉龐,細長的手指,如此秀氣的丫頭,很難看出是緝毒能手。

“體內藏毒”是販毒分子的慣用伎倆,尤其以女性販毒者居多。從查獲到監督排毒,成了緝毒女兵的專項任務。

2013年3月的一天深夜,王源走上一輛臥鋪客車檢查。一名女子將整床被子裹在小腿處,這引起了她的注意。

“您蓋好被子,彆著涼了。”王源伸手幫她往上拉被子,這名女子突然坐起,神情慌張予以拒絕。

“有情況!”王源立即進行搜查,隨後從女子的腋下、襠部、小腿處查獲冰毒近2公斤。

“緝毒檢查,靠的是膽大心細,任何一點疏漏,都可能讓狡猾的販毒分子成為漏網之魚。”說這話的女兵叫餘靜,是保山邊防支隊芒顏邊檢站女子緝查組戰士。

提起第一次查獲毒品的經歷,餘靜說她終生難忘。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她所在的執勤小組已經堅守崗位數小時了,大家都有些疲憊。

這時,從景洪開往昆明的最後一趟客運班車準點到達,餘靜立即與戰友一起登車查驗。車尾部,一個鮮紅的滅火器引起了她的注意。

“滅火器的表面似乎剛刷了一層漆……”餘靜覺得可疑,便詢問駕駛員有關滅火器的情況。

“是一個月前更換的。”駕駛員的回答,讓餘靜更加懷疑這裡面有“貓膩”。果然,她打開滅火器,查獲其中裹挾的2.3公斤海洛因。

“一想起毒品對社會的極大危害,我就感到肩負的責任非同小可。”餘靜說,在緝毒一線,沒有男兵和女兵之分,我們都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祖國緝毒衛士!

上圖:緝毒女兵使用CT檢測儀檢測車輛內物品。韋立鵬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