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怀疑将军不忠,将军大怒:你想诛杀功臣?皇帝忙说:您消消气

那一刻,尉迟恭非常愤怒。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李世民居然怀疑他的忠心。

尉迟恭虽不是李氏旧部,但自从刘武周倒台后,就跟着李世民南征百战,出生入死。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早在玄武门之变被李元吉所杀;如果没有尉迟恭,李世民即使不被李元吉所杀,也未必能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

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三番两次贿赂尉迟恭,那时候尉迟恭作为李世民的亲信,只要他的意志力稍稍薄弱,就可能导致李世民粉身碎骨。正因为尉迟恭对李世民的忠心无机可乘,李世民才得以击败李建成,夺得帝位。

皇帝怀疑将军不忠,将军大怒:你想诛杀功臣?皇帝忙说:您消消气

如果尉迟恭对李世民不忠,早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夺位时,就应该投靠李建成。李建成毕竟是太子,实事求是地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投靠李建成显然胜算更大,李世民一直处于很被动的局面。不过,正因为李世民拥有尉迟恭这样的悍将,才得以绝地逆袭。

尉迟恭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李世民称帝后,曾决定把女儿嫁给他。尉迟恭断然拒绝道:“我的妻子虽然出身不高贵,也已年老色衰,但她和我同甘共苦这么多年,我不能够抛弃她。”宁愿不与皇室结亲,也不愿抛弃结发妻子,尉迟恭并非妻管严,这样做说明他确实是个极重感情之人。

重情重义的尉迟恭,又怎么可能对他的明主李世民不忠?

皇帝怀疑将军不忠,将军大怒:你想诛杀功臣?皇帝忙说:您消消气

其实,李世民也不是完全怀疑尉迟恭不忠,但朝廷上下颇有尉迟恭谋反的谣言,三人成虎,李世民难免心存芥蒂。有次,他终于忍不住问尉迟恭:“别人都说你想谋反,这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能将话挑明,说明他对尉迟恭还颇为信任。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尉迟恭大怒道:“臣跟随陛下南征百战,身上不知留下多少战伤,难道陛下刚平定天下,就想着诛杀功臣吗(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

说罢,尉迟恭脱下上衣,上身沟壑纵横,一道道伤疤赫然映入李世民眼帘。李世民非常后悔,不禁泪流满面,忙说:“您消消气!我能把这话说给您听,说明我没有怀疑您,您就别再生气了(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皇帝怀疑将军不忠,将军大怒:你想诛杀功臣?皇帝忙说:您消消气

从此,李世民对尉迟恭更加信任,君臣和好如初,传为佳话。

李世民晚年纵然犯有过失,但从他对待功臣的态度上看,他确实不愧为千古明君。一个人由着性子做一件好事不足为奇,但如果能约束自身,克制劣根性,成就一桩伟事,这就非常了不起。

若说心狠手辣,李世民不输于朱元璋,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诛杀侄儿,强娶嫂子,哪件不可被口诛笔伐?但当他下定决心做明君后,便痛改前非,严于律己,从善如流,爱护百姓,善待功臣(侯君集自己作死),开创贞观之治,不愧为千古之明君,帝王之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