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我一提这话茬儿,您要是经历过那个年月,您就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儿!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大街上、胡同儿里,小孩儿爱一边儿跑一边儿喊的顺口溜儿。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那会儿卖冰棍儿的大多数老头儿、老太太;老太太居多。一般都是推着一辆白色方形四个轴承轱辘的小木车;小木车上边儿的板一半是固定的,一半可以掀开;一般在车上固定的板上都放着一个装钢镚儿的小盒儿;车里的白棉被包裹着几盒白纸盒的冰棍儿,冰棍儿二十五根儿一盒。老太太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围裙,洗得干干净净;不管是固定地站在十字路口浓密的树荫儿下、胡同口儿的阴凉里,还是走街串巷,一律喊着就像是统一的叫卖词:“冰棍儿,三分五分。”要是毛票儿,就揣进白围裙前边儿的小兜儿里;要是钢镚儿,就直接放进小车上边儿放着的小铁盒儿,或小纸盒儿里。打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无需解释!三分:小豆和水果味儿的;五分:奶油的。还有一种巧克力味儿的,出的晚些,我忘了是三分还是五分了。 也有骑着自行车卖的,那往往是在交通不大方便的城乡结合部或通往郊区的公路边儿,但也得是交通要道之类的地界儿,一般都是在大槐树、大柳树下,人们赶路累了能缓一闸、歇个晌儿的地方;自行车后边儿挂着两个广口保温瓶,反正别管多远,都是三分五分,绝不涨价,挣得都是辛苦钱!要是想吃更好的,那就得上大食品商场买大雪糕,一毛二一根儿!那不是一般时候能吃得上的,我曾在《七十年代末北京西单夜生活》里写过两根儿雪糕拍婆子的事儿。对了,好像还有种小雪糕,一根儿不是八分就是九分?我对小雪糕有些记忆,是因为我们院儿一孩子拍婆子,给女孩儿买了一根儿小雪糕,(要不就是双棒儿,一人一半儿,我有些记不清双棒儿是什么时候出的了?)后来人家嫌丫小气,为此也成了笑柄。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水果的有深红色的红果味儿的、偶尔有杏黄色的橘子味儿的。现在网上有人说那会儿的冰棍儿都是三精水的,也不完全对!北方盛产红果,每年红果下来是,食品厂都储存大量的红果。我曾跟原北京金糕厂厂长聊天,他说每年十月以后开始大量的收购红果,完后储存在冷库里,每天生产多少用多少。也有把红果晾干后打碎,储存红果粉的;还有储存红果桨的。那会儿的红果冰棍儿能吃出红果肉来;小豆冰棍儿能吃出小豆来。但甜味儿绝对是糖精勾兑的!因为有时能出吃苦味儿来。要是有点儿苦,有的孩子就再咬一口去换,就觉得特赚,白吃半根儿;要是特苦,就得连吃到嘴里的都得吐了!找到卖冰棍的老太太,老太太还得来一小口尝尝,确定了再换,要不到了冰棍儿厂真不给补换,那就得干赔!冰棍儿都是倒着生产出来的,棍儿朝上,最亏就是糖精就沉淀在紧下边儿,拿出来后就上边儿一层苦,您正好把上边儿那层苦的咬掉,再换去,且掰饬呐!

从古至今,别管是穷人家、富人家的孩子都馋!都爱撒娇!听见“三分五分”,家里富裕点儿的孩子自然就拉拉胯走不动道儿;穷人家的孩子也馋,大些的自然懂事,不闹;小些不懂事的自然就闹,哭着喊着,也有为一根儿冰棍儿哭天抹泪儿嚎啕的!当爹妈的望着孩子泪眼乞怜的哪能不心痛?狠心买一根儿,望望大的留盼的眼神,往往会说:“让哥哥咬一口。”要是哥哥懂事,咽口唾沫,咬一小口,两全其美;要是哥哥假装挺懂事儿,先是抿着张开小嘴,完后玩儿一嘴小膛大,憋足了劲儿来一大口,您听吧,又是一顿嚎啕!这当哥哥不是挨顿捶,要不就得再吐出半块儿来!哥儿俩为一根冰棍儿吃多吃少打起来的不少!

那会没听说过aa制这个词!一帮朋友出门,就是再想吃,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兜儿里的钱够不够哥儿几个一人一根儿的?不够,自己再想吃也不买!吃独食绝对不仗义!要是就两三个人,有时要是兜儿里正好够买一根儿的,那就得大家一人一口。那会儿朋友之间这么吃冰棍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理所应当!要是真有不好意思的,多少你也得吃一小口意思意思,给朋友点儿面子!要不买主儿都不好意思下嘴!真的是不吃不仗义!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算是好些的,夏天基本上都能保证一天吃一根冰棍儿,但那会儿一般都是回家后吃。父母上班时把钱放在桌子上,回家后放下书包出去买。在外边儿吃冰棍儿一般都是学校组织春游,或和小朋友约好了游泳去。我在从前的博文《说说七十年代的什刹海冰场、游泳场及其他》里有一段儿:“我家那会儿住的离什刹海大概有个七八站地,那会儿北京坐公共汽车六站五分钱。夏天,家长给一毛钱,我们坐车两头儿够不着,总要走上两三站。去时花五分钱坐车,门票二分钱,游完泳后便把游泳裤衩搭在脑袋上,既能遮阳又能很快地晾干裤衩。路上,用剩下的三分钱买一根儿‘红果’或‘小豆’冰棍儿,走大街串胡同,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家,不累、倍儿开心。”这会儿也一样,要是朋友没钱买,就是再热再渴,买完了也得大家一人一口分享!

那会儿冰棍儿不但给孩子们带来凉凉的、甜甜的享受,还能带来玩儿的享受!玩儿冰棍儿棍儿肯定很多人还记得!一个是撒棍儿;还有一个,就跟玩儿瓷片儿差不多,看谁出的多,出的多的先玩儿;先把棍儿码齐了放在手心,完后撩到空中用手背接住,完后再迅速把手往后一撤、往前一抓!抓多了自然就赢了,抓少了,剩下的被对方都抓走了,自然就输了。我们院儿的孩子管这叫“歘棍儿”。“歘(三声)”在河南方言里有动作迅速,趁人不备夺取的意思。很多地方玩儿法不同,叫法也不同,但大同小异!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我们院儿1969年住进了一支从河南来的野战军,我在从前的博文《记忆1969:备战、备荒、为人民》里写过这支野战军为什么进驻我们院儿?在这就不废话了!其实这支队伍进驻我们院儿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他们办了一家家属工厂,就是冰棍儿厂!生产的冰棍儿比外边儿卖的大,还便宜,二分钱一根儿,而且你要是没钱买,还能用一百根儿冰棍儿棍儿换一根儿冰棍儿。“歘棍儿”,他们院儿的孩子比我们院儿的孩子玩儿的多,是我们院儿孩子跟他们学的,就这么叫下来了。“歘”,多形象?只有迅速出击,才能夺取胜利!其实,我们院儿一般大一点儿的孩子都不玩儿,主要是嫌到处捡冰棍儿棍儿太脏。

等我上了中学,家里给的零花钱就多点儿了,吃冰棍儿这事儿就挺随意的了。那会儿我们院儿一帮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插队的孩子总爱聚到我家打牌抽烟,也没空调,热了,就让小孩儿买冰棍,大家轮着买,条件好的多买几次,条件差的少买几次,要是整盒的买,一般都是上班的哥们儿,整天无忧无虑、其乐融融。想想那会儿最心烦的事儿就是看上哪个姑娘了,如何跟人家套磁、开口搭话?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儿是有一回大冬天的一大早儿,卖冰棍的老太太上我家找我来了,说我昨天让一孩子卖冰棍儿去少给了二分钱。我说不可能!既然少给钱了,为什么当时不要?而且我当时给帮着卖冰棍儿那孩子的钱正好!老太太说,她把毛票低头放进围裙兜儿时,看了一眼买冰棍儿那孩子摊开手掌,正好是五分钱,还没来得及接,那孩子就把钢镚儿扔进了小钱盒儿。老太太当时也怀疑了一下,觉得好像是给少了?但都是老主顾,怕冤枉了孩子,就没数。没想到,回家一过数,少了二分,回忆了半天,所有的钱都过过手,就这五分钱没过手。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是!老太太在我们院儿大门口儿卖了好几年冰棍儿了,无冬历夏,“冰棍儿,三分五分”。无冬历夏,我们也吃了老太太好几年的冰棍儿了,从没发生过这种事儿!是不是老太太什么地方弄错了?

我反问道,那你怎么就知道那孩子是帮我买冰棍儿的那个人?老太太说,她一大早儿就在大门口等着了,刚才那孩子上学一出大门儿就被她截住了!他不承认,说是帮你买的,钱也正好!我说我给的钱确实正好!老太太温和地说,也许他半道儿上丢了二分呐?我想也是!可突然反应过来了,我说,您不是看见他手里的钱正好吗?老太太一下愣了!我接着说,说不定还是您不注意把钱弄丢了呐!老太太低头在我家门口呆了一会儿,小声叨唠着,可能吧、可能吧,我回去再找找。喃喃呐呐有些不甘心地慢慢地转身离去。

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我心里挺搓火!这不是成心叫我跌份吗?为二分钱我至于吗我!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下午,哥儿几个又聚在了我家,昨儿买冰棍儿那孩子也来了。我把这事儿跟他们说了,大家愤愤不平!说这老太太亏了二分钱就想讹钱,看咱有钱是怎么着?正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时,昨儿买冰棍儿那孩子咯咯地笑了,我们都看他。见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他得意地说,昨儿确实少给了二分钱!往盒里扔钱的时候,他用大拇哥压住了二分钱。见大家都有些不信,他说这功夫他练着有些日子了,还拿出钱来表演让我们看。

大家一下都静了下来,开始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后来把眼光都聚在我的脸上;那孩子也看着我,脸上得意的笑容也渐渐消逝。一想起老太太这大冬天的,别管是刮大风、下大雪,都在门口卖冰棍,有时太冷了,就推着小车高喊着“冰棍儿,三分五分”转一圈活动活动,我真想给那孩子一大嘴巴!我看着那孩子;他也看着我,眼神有些躲闪。对视了一会儿,我说:你妈逼!你丫怎么这闷孙子呀?别他妈废话!给人家送回去!你丫要想坑人家你坑,你别把我牵扯进去!

哥儿几个也大骂了丫一顿!骂得丫跟紫茄子似的!当天老太太回家了,第二天那孩子把钱还给了老太太。

后来,虽然那老太太一见到我,让我看着有些算得上是谄笑,但也透着善良;透着种好感!可我总是不好意思,出门进门,总是有意无意躲着老太太,在老太太那买冰棍儿的次数也少了,老觉得心里有愧!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那会儿吃冰棍儿不但对孩子,对大人也是一种享受!好像吃起来没够!记得八十年代初,报纸上刊登一则新闻,说一个年青人打赌,一下吃了十几根儿冰棍儿,进了肚子里成了一大冰坨子,幸亏及时开刀取出,要不就嗝儿屁了!冰棍儿,无疑是那个年代、夏天、最吸引孩子的好吃的东西!

聊起这话题,也许会勾起您无数的回忆,但您明儿可千万别心血来潮买几根儿大红果、大雪糕之类的一边儿吃着一边儿回味!“冰棍儿败火,拉稀别找我”!这东西还是少吃为妙!就写到这吧!

“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恶心巴拉一股味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一根儿,六分一对儿,九分一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