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237」佛陀出世就是為了把九界眾生往一念心性的方向帶

上淨下界法師 淨土教觀學苑

當然,心性跟因緣是互動的。因為真如受燻,所以從一念心性當中開顯出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這個地方,佛陀在解釋這個光明所現的相狀,先分兩大塊:第一個叫做流轉門,就先講眾生法界;第二個再講佛菩薩的法界。

眾生法界,從那道光明來看,它是背覺合塵。其實我們凡夫是違背光明的。因為我們墮入輪迴以後,我們生命有兩大問題:一個叫做生死業力,一個叫做顛倒妄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內憂外患,外有生死業力,內有顛倒妄想。從你投胎開始就是這樣。你投胎以後,你的生命就是兩個東西互撞:你的業力創造了果報,不管快樂痛苦,就刺激你;刺激你,你就打妄想;打妄想以後,你又造業;等到業力成熟又現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刺激你,你又打妄想……所以,從凡夫的角度,唯識學對凡夫的定義是:人生是無解的,這是解不開的。因為它落入一種業力跟妄想的惡性循環,叫做生死流,它是輾轉相續的。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佛陀為什麼出世呢?因為眾生在業力跟妄想中間還有善根,他過去生曾經供養佛陀,曾經聽聞佛法;這個善根就會創造一種感應道交。

佛陀在講那道光明所現的凡夫法界以後,雖然凡夫受了業力跟妄想的牽動,但是你把業力撥開,把妄想撥開,他可是有善根的。你只要有善根,佛陀就有辦法了。偉大的佛陀他有無量的方便力,他還真不怕你的業力重,他也不怕你妄想深,他怕的就是你沒善根。所以,你要有善根,佛陀就來到世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