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当年为何要卖掉百分之二十的腾讯股份呢?

许锰

李泽楷持有腾讯20%股份如果不在2001年卖出的话,现在市值超过500亿美元。许多人为李泽楷后悔和可惜。其实,李泽楷的做法站在当时李泽楷的立场上是非常的正常的,当年李泽楷投资腾讯110万美元并不是看好腾讯而投资,而是当是马化腾的父亲是深圳的国企老总,通过关系找到李嘉诚,李嘉诚是出于马化腾父亲的原因,让小儿子李泽楷支持一下刚创业的马化腾,并不是为了投资,如果是为了投资,以李嘉诚和李泽楷的判断打死也不会投资当时的腾讯,因为,那个时候连马化腾自已也不知道腾讯要干什么业务,怎么赚钱想都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商业模式不清楚的公司让李嘉诚和李泽楷去投资根本就是笑话。

李泽楷能在当时投资110万美元,是李嘉诚为了马化腾父亲的面子以及与国内的关系考虑,还有在深圳的投资及与深圳地方政府的合作等等重大利益的考虑,110万美元对当时的李嘉诚家族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人家根本没有打算要。所以,李泽楷两年后卖掉腾讯是他根本就看不懂腾讯在干什么,也没有打算投资腾讯,这是他们家族的习惯。与另外一个投资阿里的孙正义比就明白了李泽楷的投资习惯是保守,孙正义投资阿里很多人说是孙正义是有眼光,马云口才好,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孙正义是个赌博式的投资者,孙正义只是喜欢赌互联网企业,并不是真的能看懂互联网企业,所以,孙正义最成功时是世界首富,现在是负债一万亿元人民币。

李泽楷与孙正义的对比说明了每个人的投资习惯不同,命运不同,结局也不同,我国现在两个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让这两个不同投资习惯的人被动或主动的参与了,结局都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就是习惯决定命运。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和李泽楷本身的性格有关。李泽楷拿着父亲的4亿美元本钱创办了startv。在公司运行两年后以9.5亿美元卖出,一战成名。此后便开始了一系列买壳卖壳的操作,腾讯只是其中一家,就像股票市场上的散户操作手法,捞快钱炒短线。

坊间传闻马化腾父亲马陈术与李嘉诚父子交谊匪浅。马陈术与李嘉诚是老乡,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运营商,当年和记黄埔正在跟深圳的最重要港口之一盐田港洽谈合作,而马陈术是上市公司盐田港的董事,这其中不言而喻。李泽楷投资腾讯的本意并非出于战略投和财务投资,所以当这笔投资意义完成后就考虑出售了。

2001年出现了经济衰退,科技股泡沫开始破裂。当时的腾讯一直在摸索盈利模式,对于一家盈利不稳定的公司,出于避险套现是最好的选择。澄清下李泽楷是以220万美元买入,而不是110万美元,3年时间获利6倍已经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这也可以看出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投资理念对李泽钜的影响。


灞波儿奔WOO

投资者对于持有科技、互联网类的企业,拿捏程度并不准确,并不像传统行业一般以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性等问题来分析与持续持有。科技、互联网企业一般存在高市盈率,甚至长年累月通过融资来维持企业运转,不盈利的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周期给予的冲击力较大。当在价格合适的期间就算是大股东也会逢高减持一部分,并且腾讯的主要股东已经发生了多次减持的操作,屡见不鲜。

1999年李泽楷和IDG共同投资220万美元各持有腾讯20%股份,2001年李泽楷以1260万美元出让持有腾讯20%股份给南非MIH,IDG也出让了腾讯12.8股份给南非MIH剩下7.2%腾讯的股份被腾讯管理层回购。

这段时间其实李泽楷与IDG并没有卖亏,3年的时间翻了近6倍,这是很成功的投资。同时也要想一想当时所处的环境“互联网泡沫”阶段,1995年-2001年由于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投机泡沫产生,许许多多的互联网企业在这段时间内股价得到了快速的拉升,而在2000年之后股价却发生了转变,开始破裂下跌。

然而在当时的李泽楷与IDG会怎么办?如果是普通投资者也是会在这段时间内选择卖掉股份获得近6倍的收益,而不是每天的思考会不会下跌的问题。以当时的角度,李泽楷卖掉百分之二十的腾讯股份并没有任何毛病,世界性的互联网泡沫发生也是加剧李泽楷卖掉进而回收资本的想法。

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