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梁思成林徽因的脚步山西访古:完整的辽金建筑群组大同善化寺


1933年,中国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营造学社到山西考察,调查首先从大同的华严寺和善化寺入手。善化寺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辽金时代的建筑组群,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研究宋辽佛寺布局的重要实物资料。图为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山门建于金天会、皇统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山门,殿内有明代塑像四大天王,故也作为天王殿。

善化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900多平方米,靠近南城门,俗称“南寺”,。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为普贤阁和文殊阁遗址。其中,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天王殿、三圣殿与普贤阁俱为金代建筑。图为山门外的五龙壁。

三圣殿因供奉华严三圣而得名,也建于金天会、皇统年间。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西侧有金碑二通,其中《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刻于金大定十六年,碑文由朱弁所写,《释迦如来成道记》碑刻于金明昌元年,碑文为唐代王勃所撰。

三圣殿内部。

三圣殿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栱为六铺作单杪双下昂、重栱计心造,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图为三圣殿次间补间铺作。

图为殿内构造。

大雄宝殿是辽代遗构,台基砖构,高2.24米,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台前左右为明万历时增建的钟楼和鼓楼。

大殿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出双杪、重栱计心造,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

殿中现存塑像三十四尊,皆为金代泥塑,有五方佛和弟子迦叶、阿难像,东西两侧有二十四诸天像。

大殿内还有清康熙年间重修时所绘壁画约190平方米。图为大殿里的晨光和小野猫。此行并没有把善化寺列入计划,到达大同后才知道这还有座善化寺,索性一游,在冬日的晨光中意外发现其格外的壮美。(文/维基百科,图/D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