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们下场如何?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斩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世民成为了唐朝实际上的储君。在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下场如何呢?

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们下场如何?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试图在这乱世当中建功立业。

公元613年,李渊也有意起兵了,于是派长子李建成前往河东地区居住,并且秘密招揽人才。在李渊起兵之后,河东地区积极响应,功劳不小。经过多年的艰苦征战后,李渊最终建立了唐朝,随后封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

李建成作为皇太子,日常需要帮助唐高祖李渊分担政务,其太子府下可谓是人才济济。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太子府中的魏征、王珪、薛万彻和冯立4人,其他人暂不在本文内容叙述中。

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们下场如何?

魏征,字玄成,原先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后来在李密手下任职,不过得不到重用。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投降了李渊,魏征也一同前往。

公元621年,太子李建成任用魏征为太子洗马,对他十分的尊敬。在太子府任职期间,魏征可谓是呕心沥血,一心想要稳固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曾建议李建成把李世民排挤到其他地方去。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特意召见了魏征,询问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魏征则回答道:“如果他一早就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看到魏征说话十分的直爽,便赦免了他,让他继续为官。从此之后,魏征经常犯颜直谏,纠正李世民的错误,终成一代名相。

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们下场如何?

王珪,字叔玠,扶风郿人。早在隋朝时期,王珪就入朝为官了,不过后来因为受他人牵连被迫隐居在终南山10多年。李渊攻入关中后,王珪得到丞相司录李纲的举荐,开始在李建成府里任职,得到李建成的器重,并成为其心腹。

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觉得他没有及时劝阻太子,以导致他们兄弟之间失和,便把他流放巂州。玄武门之变后,王珪被李世民召回为官,是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公元639年,王珪病逝了,享年69岁。

薛万彻,唐朝名将,唐朝京兆咸阳人,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隋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薛万彻原本在隋朝为将,后来跟自己的哥哥投降了李唐,成为了太子李建成的幕府,受到了重用。

玄武门之变后,原先追随太子李建成的大臣们下场如何?

玄武门之变后,薛万彻率领太子府兵攻打玄武门,不过一直攻不进去,只能带人转而攻打秦王府。直到尉迟敬德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赶到后,太子府兵才四处逃跑,薛万彻也带着数十骑兵逃进了深山之中。

李世民多次颁布赦令后,薛万彻等人才出来谢罪,继续任职为将,出征突厥、高句丽等。后来因为参与密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被长孙无忌所杀。

冯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被李建成所器重,成为其心腹。在玄武门之变时,曾经带人攻打过玄武门,得知李建成死后,冯立和部下逃亡。李世民之后赦免了他的罪行,继续让他入朝为官。死于广州都督任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