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一直认为,诗文即人格。

曹操是什么样的人?没那么复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八个字足以。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就是辛弃疾。

而他则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还有一只眼睛是双瞳,人们都说这是帝王之相。

可是他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写点诗,画点画。他觉得文章才是千古事。

可命运总是无常,他的五个哥哥居然都相继早死,排行老六的他虽然很不合适,却因缘际会当了皇帝。

他是喜欢亭台楼阁,喜欢风花雪月,喜欢六尺莲台,即便他保护百姓是皇帝。就像你给猩猩穿上衣服,给它无数美食,让它学会走路,学会骑车,学会表演,可它还是喜欢森林里的泥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知道南唐根本不是赵匡胤的对手,但他职责所在,他只能称臣,只能在大宋面前唯唯诺诺,用以保住父亲留下的遗产。可是赵匡胤一句“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彻底打破了他用尊严换和平的梦想。

他知道自己的十万大军赢不了,即使南唐第一名将林仁肇没中离间计被他杀掉,长江天险也挡不住大宋的虎狼之师。可是他必须顽抗到底,就算是为了他不喜欢的皇位,为了他心爱的女人,为了,依靠他养家糊口的所有人。

结局是注定的,对他来说,城破之日自杀,或是被杀,才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没有,他被当成战利品豢养在东京汴梁,把自己失败的耻辱定格了整整三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专心写诗、作词、绘画了,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了,但这都是用耻辱和卑贱换来了,用他最心爱的小周后,每晚被赵光义叫去侍寝换来的,用这些东西换来的才情,足以和一统天下的霸业相抗衡。

时至今日,赵匡胤也好,赵光义也罢,他们留下来的东西,不过是好名声,几张薄薄的史书就写完了。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多少人会关心大宋皇帝发布了多少条政令,统帅过多少军队,赚到了多少钱粮。但是我相信,几乎所有人应该都知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千年之后,我们来做裁判,他李煜和赵匡胤,到底谁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