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說“有錢了就買房子”,買房就真的更幸福嗎?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最近哪兒都在討論的《北京女子圖鑑》,

大家有看嗎?

千千萬萬如戚薇飾演的四川女孩陳可般的“北漂”,

據說都被戳中了淚點。

火眼金睛的森森發現:

和原版《東京女子圖鑑》一樣,

這兩部劇都有一個隱藏主角,

那就是——

房子!

《北京女子圖鑑》中,

房子對女主角來說是成功的戰利品,

買房是一個住地下室起步的“北漂”,

社會階層改變的印記。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東京女子圖鑑》裡,

房子對女主角來說是通關密語

租房從東京“下只角”惠比壽到昂貴的銀座,

房子見證著她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慾望。

編劇用房子的地段不動聲色地暗諷:

社會弱肉強食、人以群分。

想住好房子?拿實力來換啊。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一個執念買房,

一個租房過活,

中日兩位女性的選擇,

折射了兩國對房子這件事不同的看法。

1

過去VS現在,

買房熱退燒後留下什麼

“現在瘋狂買房的中國人,讓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日本人”。說這句話的,是我在日本留學時,日料店打工相識的主廚清水先生。

清水先生40多歲,高高瘦瘦,和我戴著差不多的黑框眼鏡,店裡的人戲稱我們是“眼鏡兄弟”。

第一次發工資,清水先生就給我上了一課。“年輕人,拿了工資準備怎麼花啊?”、“是不是要給國內的女朋友寄化妝品?”藉著店裡客人不多的空檔,他難得八卦。

我笑笑:“清水先生,你在說什麼呢,這店裡就你拿了工資還面無表情,是不是銀行來催你還房貸了啊。”

沒想到,清水先生停下手上的動作,“我的房貸倒是八年前就還完了,現在得攢錢準備養老了。”說完,他抬頭看了一眼掛在牆上的鐘,拿起抹布擦起了檯面。

就。怕。空。氣。突。然。安。靜。

“年輕人,’失去的十年’瞭解一下?”為了緩解尷尬,清水先生說。

原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日本全民都在投資不動產。

當年的日本社會對房子的態度,和如今的中國也十分相似。不管是否剛需,人們爭先恐後搶著買房,因為房子會升值,或者可以理解為人們在擔心現在不買到時候就買不起了。

最後,出現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等到泡沫破滅之後,房價股價等資產價格大跌,日本經濟陷入了多年的停滯甚至倒退。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日本經濟蕭條的十年,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到現在,還能感受到泡沫經濟在日本人心中留下的陰影,清水先生就是一例。

2

從租房到買房,

日本人是這樣算賬的

“買房子的都是中國人,租房子的基本都是日本人。”一個在日本當房產中介的同學告訴我。

他告訴我,之前有個橫濱中日合資企業的社長,來找他租房子,最後挑了套三井住友的單身公寓,一個月7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為4100元)。

社長自己的房子在熊本,妻兒也在那邊,離得很遠,所以就來東京租房子。面積不大,剛好夠他一個人住,但是地段好。

堂堂日本一個企業的社長,來到東京也只是租了套公寓,為什麼?

同學給我算了筆賬

一套普通的100平的房子,價格會在4000萬日元以上(人民幣約230萬元),而一個月的租金則為15萬(人民幣約8774元)。也就是說,拿購置房產的錢,可以夠租這套房子長達22年之久。

如果要買這套房子,20%首付800萬日元,剩下的選擇20年分期付款。在自己退休前,把最後的房貸還完。這是日本人買房子的一般流程。

看到這裡,大多數中國人肯定會覺得還是買房比較划算,但為什麼日本人還是選擇租房呢

3

購房VS租房,

中日觀念大不同

第一回合,現實問題。

父母不掏錢,作為兒女這一方攢錢買房的難度陡然上升,自然租房還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第二回合,房產稅問題。

不少日本人是這樣認為的:雖然支付的房租和每月還貸的金額差不多,但是租房可以避免承擔房產稅,同時設備壞了也不需要我自己掏錢去買,通知一下房東就會過來給你修好。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有錢時,房子租得好一點,沒錢時,我房子租得差一點。而且出現什麼變故,比如工作調動甚至失業,面對這些問題時,租房會讓你變得更加靈活,能比較輕鬆應對這些困擾。

第三回合,觀念問題。

其次是觀念的原因,日本人結婚沒有買房子的習慣,他們認為房子是生活的附屬品而不是必需品。而且他們也沒有一個“沒有房子別來娶我女兒”的丈母孃。

很多日本人結婚,就是租一個很小的公寓,結婚。等生了自己的孩子,房子變得擁擠的時候,就會考慮貸款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買一套適合自己的房子。

我之前打工的那家日料店,店長28歲,18歲就出來工作,現在有個上小學的孩子。那天聽店長吹牛:“我現在是有車有房一族。”說完還不忘拿出兩個鑰匙晃一晃。後來得知,他去年在千葉買了一幢小別墅,當然是貸款。

第四回合,人口衰減問題。

日本社會人口老齡化很嚴重,年輕一代不願結婚的又佔多數。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數將僅為94.1萬人,連續兩年跌破100萬大關。但死亡人數估算值為134.4萬人,出生率低於死亡率,人口正處在一個衰減的時期。

《北京女子图鉴》说“有钱了就买房子”,买房就真的更幸福吗?

人口衰減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勞動力的減少,所以各行各業的工資普遍比較高。所以日本人更加不願意把錢花在更貴房貸上,減去每個月的房租,剩下一大筆錢供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因此,對於日本人來說,租房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圓滿的解決方案。

4

品質生活Or房貸生活,

你選哪個?

這樣對比來看,對依舊買房熱的中國,的確是有參照意義的。

我也發現,和上一代的“房子是立身之本”這一觀念不同,現在的90後95後更加傾向自由、品質高的生活。房租再貴,也沒有每個月的貸款來的貴,租房子雖然沒有了所謂的“立身之本”,但也意味著你有更多的錢可以支配,可以享受更加優質的生活。

就我身邊來說,不少杭漂的朋友,也更願意選擇安然的租房而沒有為上升的房價所發愁,但是租房的困擾也是確確實實存在——交完這三個月的房租,不是意味著有三個月的輕鬆期,而是該開始準備下一個三月的房租了呢。

但是如果選擇了買房,對每個月的支出就必須萬分剋制。週末出遊看到這個景點120元的門票,搖搖頭選擇去了一個免費遊玩的公園。自己生日時,看著購物車裡的那雙心儀已久的鞋,猶豫半天還是沒點下“結算”。

總而言之,各有千秋。

人生充滿選擇,至於哪個選擇適合自己,那只有冷暖自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