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部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等三項重點工作

為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規範中小學校辦學行為,促進中小學生健康發展,5月18日安慶市召開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師德師風建設、規範普高招生行為等三項重點工作部署會議。安慶市委常委、副市長孫高振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安慶市教體工委書記、市教體局局長徐曉春全面動員部署工作。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工商質監局負責同志就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工作分別作表態發言。市紀委監委駐市教體局紀檢組長丁邦亮對全市教育系統提紀律要求。桐城市、迎江區分別就師德師風建設、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等工作作交流發言。會議由市政府辦副主任寧惠主持。各縣(市、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教育局長,市直屬學校校長、分管副校長,各區中小學校長代表共計150餘人參加會議。

安慶市部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等三項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實施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回應人民群眾普遍關切的重大舉措,是一項事關教育事業全局的硬任務。各地要抓緊明確責任。各縣(市、區)要成立政府分管領導為組織的協調小組。還要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民政、人社、工商、公安等部門共同負責的聯合整治領導小組。要儘快出臺方案。各縣(市、區)工作方案要在5月23日前向社會公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責任人,完善相應的工作舉措,建立舉報熱線和電子郵箱,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要集中組織摸排。各縣(市、區)要通過培訓機構申報審批、中小學生和家長參與課外培訓機構培訓情況登記、走訪調研等多種途徑,對轄區內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全面摸排。要全面整改落實。針對六個方面的整改內容,落實十項整改要求。對違規問題臺賬要分類處理,實行銷賬制度,對限期未能整改的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處理,爭取通過5個月的整改,達到“規範一批、整改一批、取締一批”的目標。要準確把握政策。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審核標準,不搞“一刀切”。對培養學生興趣、發展素質教育、培訓行為規範、手續完備的機構,要鼓勵支持其發展,不能因為開展專項治理影響正常的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培訓等工作。

安慶市部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等三項重點工作

會議認為,普通高中招生入學,涉及千家萬戶,關乎群眾利益。為順利迎接新高考,今年在全市範圍內部署開展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為專項治理行動。要達成三大目標。會議提出“落實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實現普職比大體相當、2018年新入學學生平穩迎接新高考”三大目標,各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要高度重視招生工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嚴格落實學籍管理規定和省教育廳關於職普比的政策。要把握三個階段。即7月“志願填報階段”、8、9月“入學資格審查及招生工作專項檢查階段”、10—12月“教育教學管理檢查階段”,有條不紊推進招生工作。要狠抓四個環節。推進這些工作,要抓住“加快供給側改革、加強學籍管理、加強督查監管、加強追責問責”四個環節,從優化結構、擴大資源出發,加強學籍、監管、督查等過程性監督。要嚴守六條底線。我市在貫徹落實教育部“十個嚴禁”的同時,提出“六條底線”的要求,即不超計劃招生、不招收線下學生、不招收無籍生、不掛靠學籍、不進行有償招生、不進行同城借讀。

安慶市部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等三項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安慶市要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四有”好教師。結合省教育廳實施“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年”活動,安慶市要堅決貫徹好、落實好,牢牢把握“樹、提、專、督”四個關鍵。樹立優秀典型、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校要利用“改革開放四十年”契機,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注重先進典型的發掘、選樹和推廣,形成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實施專項行動、提升師德師風。要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確定每年6月底為師德規範學習周,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為“揚師德、鑄師魂”師德主題教育周,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要完善管理制度。今年要出臺《安慶市中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安慶市中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實施細則》等文件,建立“教師入職宣誓”“師德承諾”“專項培訓”“師德考核負面清單”“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個人信用”六項制度。緊盯有償補課、開展專項治理。治理重點內容有三個,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健全監督機制、防止師德失範。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設立師德舉報電話、郵箱,在網站、學校、教育主管部門辦公地點的醒目位置公開發布。建立問責制度、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師德述職制度。

孫高振在講話中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了民生工作的首位,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在政策制定上,全力支持教育。教育部門在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個別學校的招生行為、部分在職教師的從教行為和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個別普通高中招生不規範、教師開展有償家教、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仍是家長關注、社會反響較大的熱點問題。整治校外培訓、加強師德建設、規範招生行為都是系統性工程,需要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儘快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安慶市部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等三項重點工作

孫高振強調,要牢牢樹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理念,把基礎教育工作提到突出位置,在三個專項行動中明確職責、主動作為。在師德師風建設上,既要“插花栽綠”,又要“刮骨療毒”。各級政府要認清教師群體的主流,多樹教育上的好典型,多講教育上的好故事,多談教育上的好成績。各級政府一定要督促相關部門配合教育部門做好保障工作,樹立大局意識,不能推諉。各級教育部門是區域內治理有償補課的責任主體,要做到守土有責、治教有方。各地要抓出幾個情節嚴重、屢教不改、影響惡劣的典型,依法依規加大懲治力度,對有償補課現象起到強有力的震懾作用。在規範普通高中招生上,既要“有的放矢”,又要“問題聚焦”。普通高中招生入學主要是抓招生管理、考務管理,要合理確定高中招生總體規模、每所普通高中招生計劃並嚴格執行。在謀劃普通高中招生過程中,要主動靠近高中普及攻堅計劃的任務要求,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接受到高中階段教育。要總結招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影響招生秩序的問題,突出針對性,不能讓個別學校擾亂招生入學秩序。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上,既要“責無旁貸”,又要“戮力同心”。各地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成立由政府分管同志任組長,教育、民政、人社、工商質監、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門共同負責的聯席會議制度。要把握好三個時間節點,5月23日前,各縣(市、區)要建立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向社會公開工作方案及舉報熱線;6月15日前,各地要完成第一階段摸底並上報相關工作結果;6月份起,各地要落實“三報制度”。

最後,孫高振希望各地各校要統籌推進,確保專項治理出實招、亮真劍,力保專項治理能落地、見實效。要打出“組合拳”。首先就必須明確職責分工。教育行政部門要做的事就要自己承擔起來,不能推諉,不能敷衍,事關教育大計;學校也要主動作為起來,不能迴避,不能護短,事關學校發展;教師更要馬不停蹄地落實好,不能輕視,不能隨性,事關從業資格。對於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相關部門也要配合好教育部門做好職責內的工作。要堅持“誰審批、誰負責”的精神,加強部門聯動,突出聯合執法,徹底清除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的不良影響。要打好“主動仗”。專項行動是一場硬仗,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成效。但專項行動絕不是一抓就靈、一抓了事,而應是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摸底數,掌握好現實狀況。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問題處於何種層面。不能僅憑他人之口就作出判斷,要主動摸清底數,充分搞清自身狀況,要針對解決的問題來一次徹底的“體檢”。造聲勢,發動好人民群眾。對於破壞教育形象的人和事,就是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原則,在社會上造出聲勢,主動曝光,嚴肅查處。建機制,堵塞好管理漏洞。要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不搞“一窩蜂”式的運動,不搞“紙上談兵”式落實,要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常態化落實。要做到肅風正紀會議常開、監督舉報電話常設、突擊暗訪活動常有、規範約束文件常備。要打造“新引擎”。教育系統的領導幹部身上責任重大,每項治理都要思考配套措施、後續行動。在治理有償補課的過程中,懲治和追責只是必要的手段,而建立風清氣正的教育行風,樹立讓人民滿意和稱讚的教育形象才是最終目的。在懲戒一批違規違紀者的同時,必須弘揚正氣,樹立標杆,尋找正面典型。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過程中,撤銷和整改也是必要的手段,而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保障全市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才是最終目的。要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等,探索校內“課後服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