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三项重点工作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5月18日安庆市召开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普高招生行为等三项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安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孙高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安庆市教体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徐晓春全面动员部署工作。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工商质监局负责同志就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分别作表态发言。市纪委监委驻市教体局纪检组长丁邦亮对全市教育系统提纪律要求。桐城市、迎江区分别就师德师风建设、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工作作交流发言。会议由市政府办副主任宁惠主持。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教育局长,市直属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各区中小学校长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安庆市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三项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实施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大举措,是一项事关教育事业全局的硬任务。各地要抓紧明确责任。各县(市、区)要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织的协调小组。还要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人社、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负责的联合整治领导小组。要尽快出台方案。各县(市、区)工作方案要在5月23日前向社会公布。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完善相应的工作举措,建立举报热线和电子邮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集中组织摸排。各县(市、区)要通过培训机构申报审批、中小学生和家长参与课外培训机构培训情况登记、走访调研等多种途径,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摸排。要全面整改落实。针对六个方面的整改内容,落实十项整改要求。对违规问题台账要分类处理,实行销账制度,对限期未能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处理,争取通过5个月的整改,达到“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目标。要准确把握政策。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审核标准,不搞“一刀切”。对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素质教育、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的机构,要鼓励支持其发展,不能因为开展专项治理影响正常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培训等工作。

安庆市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三项重点工作

会议认为,普通高中招生入学,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利益。为顺利迎接新高考,今年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要达成三大目标。会议提出“落实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2018年新入学学生平稳迎接新高考”三大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严格落实学籍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关于职普比的政策。要把握三个阶段。即7月“志愿填报阶段”、8、9月“入学资格审查及招生工作专项检查阶段”、10—12月“教育教学管理检查阶段”,有条不紊推进招生工作。要狠抓四个环节。推进这些工作,要抓住“加快供给侧改革、加强学籍管理、加强督查监管、加强追责问责”四个环节,从优化结构、扩大资源出发,加强学籍、监管、督查等过程性监督。要严守六条底线。我市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个严禁”的同时,提出“六条底线”的要求,即不超计划招生、不招收线下学生、不招收无籍生、不挂靠学籍、不进行有偿招生、不进行同城借读。

安庆市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三项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安庆市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教师。结合省教育厅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活动,安庆市要坚决贯彻好、落实好,牢牢把握“树、提、专、督”四个关键。树立优秀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校要利用“改革开放四十年”契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先进典型的发掘、选树和推广,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实施专项行动、提升师德师风。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确定每年6月底为师德规范学习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扬师德、铸师魂”师德主题教育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要完善管理制度。今年要出台《安庆市中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安庆市中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教师入职宣誓”“师德承诺”“专项培训”“师德考核负面清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个人信用”六项制度。紧盯有偿补课、开展专项治理。治理重点内容有三个,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师德失范。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设立师德举报电话、邮箱,在网站、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办公地点的醒目位置公开发布。建立问责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述职制度。

孙高振在讲话中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了民生工作的首位,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政策制定上,全力支持教育。教育部门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个别学校的招生行为、部分在职教师的从教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个别普通高中招生不规范、教师开展有偿家教、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是家长关注、社会反响较大的热点问题。整治校外培训、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招生行为都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安庆市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三项重点工作

孙高振强调,要牢牢树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理念,把基础教育工作提到突出位置,在三个专项行动中明确职责、主动作为。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既要“插花栽绿”,又要“刮骨疗毒”。各级政府要认清教师群体的主流,多树教育上的好典型,多讲教育上的好故事,多谈教育上的好成绩。各级政府一定要督促相关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保障工作,树立大局意识,不能推诿。各级教育部门是区域内治理有偿补课的责任主体,要做到守土有责、治教有方。各地要抓出几个情节严重、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典型,依法依规加大惩治力度,对有偿补课现象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在规范普通高中招生上,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问题聚焦”。普通高中招生入学主要是抓招生管理、考务管理,要合理确定高中招生总体规模、每所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在谋划普通高中招生过程中,要主动靠近高中普及攻坚计划的任务要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高中阶段教育。要总结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影响招生秩序的问题,突出针对性,不能让个别学校扰乱招生入学秩序。在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上,既要“责无旁贷”,又要“戮力同心”。各地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成立由政府分管同志任组长,教育、民政、人社、工商质监、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共同负责的联席会议制度。要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5月23日前,各县(市、区)要建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向社会公开工作方案及举报热线;6月15日前,各地要完成第一阶段摸底并上报相关工作结果;6月份起,各地要落实“三报制度”。

最后,孙高振希望各地各校要统筹推进,确保专项治理出实招、亮真剑,力保专项治理能落地、见实效。要打出“组合拳”。首先就必须明确职责分工。教育行政部门要做的事就要自己承担起来,不能推诿,不能敷衍,事关教育大计;学校也要主动作为起来,不能回避,不能护短,事关学校发展;教师更要马不停蹄地落实好,不能轻视,不能随性,事关从业资格。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相关部门也要配合好教育部门做好职责内的工作。要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精神,加强部门联动,突出联合执法,彻底清除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的不良影响。要打好“主动仗”。专项行动是一场硬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专项行动绝不是一抓就灵、一抓了事,而应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摸底数,掌握好现实状况。问题到底有多严重,问题处于何种层面。不能仅凭他人之口就作出判断,要主动摸清底数,充分搞清自身状况,要针对解决的问题来一次彻底的“体检”。造声势,发动好人民群众。对于破坏教育形象的人和事,就是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在社会上造出声势,主动曝光,严肃查处。建机制,堵塞好管理漏洞。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搞“一窝蜂”式的运动,不搞“纸上谈兵”式落实,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常态化落实。要做到肃风正纪会议常开、监督举报电话常设、突击暗访活动常有、规范约束文件常备。要打造“新引擎”。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身上责任重大,每项治理都要思考配套措施、后续行动。在治理有偿补课的过程中,惩治和追责只是必要的手段,而建立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树立让人民满意和称赞的教育形象才是最终目的。在惩戒一批违规违纪者的同时,必须弘扬正气,树立标杆,寻找正面典型。在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过程中,撤销和整改也是必要的手段,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保障全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才是最终目的。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探索校内“课后服务”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