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商業落地百強榜單發佈,影譜們緣何能搶跑?

文|劉勇

【近當代計算機革命之先驅、曾獲得圖靈獎的艾倫·凱曾經說到,“有些人擔心人工智能會讓人類覺得自卑,但實際上即使是看到一朵花我們也應該感到有些自愧不如“。而他更廣為人知的觀點,則是“預測未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未來”。人工智能,正在像艾倫·凱說的那樣,正在讓未來加速到來。】

中國AI商業落地百強榜單發佈,影譜們緣何能搶跑?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舉行,標誌著人工智能正式誕生,由此開啟了長達60餘年的發展史。在貫穿數十年的歷史雲煙中,人工智能經歷過幾次寒冬。比如,在1979年受限於計算能力,人工智能進入第一個寒冬。但在2013年後,隨著深度學習算法在語音、計算機識別等層面實現重大突破,人工智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近年來,人工智能表現出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這一領域不僅出現大批創新企業,還加速實現人工智能商業化的應用與落地。而近日在上海召開的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中,億歐網發佈了《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100強榜單”,凸顯出人工智能的全新發展趨勢,而以影譜為代表的創新企業也不斷為產業賦能。

大勢所趨!人工智能商業化條件業已成熟

在峰會上,《報告》詳細闡述了中國人工智能商業化的現狀、走勢、重點企業等,為業界和大眾提供了一個詳細且極具參考價值的範本。

《報告》首先傳遞了一個讓人工智能從業者為之振奮的消息:2018年將有可能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的元年,企業需要開始實現規模性的商業收入。而之所以人工智能商業化條件業已成熟,與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和國家政策有著直接關係。

從人工智能行業本身來看,熱度在近年來迅猛提升。鑑於深度學習算法模型的訓練需要大規模數據集,同時中國各行業又沉澱著大量數據。因此,中國成為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的主戰場。從這個角度出發,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企業將人工智能當做“新商機”。創業者堅信,人工智能新技術將對中國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影響,他們想要加速跨入“人工智能新時代”。

從大環境來看,目前人工智能商業落地也有著肥沃土壤。身為中國經濟實現大轉型不可或缺的重要機遇,政府也制定了相關政策去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比如在去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綱要中就提出:到2030年,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已不再是技術層面的概念,而是上升為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國際競爭力提升的發展立足點和新機遇。

中國AI商業落地百強榜單發佈,影譜們緣何能搶跑?

為了對國內人工智能商業化的進程進行全面梳理,呈現一個更加真實的發展現狀,此次峰會上發佈的《報告》還囊括了“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100強榜單”。據悉,這份榜單旨在遴選國內最有商業能力和商業前景的公司及項目。主要以人工智能公司的營業收入、客戶質量、數量以及美譽度等為評判標準,並參考投融資、創始團隊背景、產品和服務能力等基礎信息,從商業落地能力等務實角度,對其實力進行綜合考量。

而對這份榜單進行深入剖析後發現,眾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企業均榜上有名。而且商業化速度越快、資本越認可、估值越高,在榜單中的位置就越靠前。比如,榜單八強全部為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影譜科技、優必選、寒武紀、海爾優家、眼神科技、雲從科技等,成為榜單八強。

據瞭解,位列榜單八強的人工智能企業營收規模均在10-20億左右。而領先一步的商業落地,也直接促成了較高估值。比如,商湯科技、優必選的估值都在50億美元左右,曠視科技、影譜科技、雲從科技等估值也都超過了10億美金。總的來看,人工智能的商業落地已經是大勢所趨。

AI+大文娛處於風口,影譜強勢賦能產業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與迭進,讓它在多個產業中都有用武之地。以文娛產業為例,其正在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工信部信息中心3月發佈的《2018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顯示,泛娛樂產業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2017年全年的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為5484億元,佔數字經濟的比重超過1/5,而且這個數字在接下里還會實現穩步增長。

整體來看,目前市場中已經形成了大文娛產業矩陣,一個全新的“文娛時代”正在加速降臨。而在大文娛產業高歌猛進的全新態勢下,如何最大化、儘可能地激發其潛在的效能,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就AI技術的發展態勢來看,它有望成為大文娛產業的新動能,讓後者找到加速前行的突破口。

對此,影譜科技創始人兼CEO姬曉晨作為人工智能領域視覺技術企業的代表,在峰會上發表《大文娛產業的AI內容賦能》主題演講。她認為,以技術為驅動,圍繞沉浸式體驗、精準推送和場景化營銷等方法,AI技術將賦能大文娛產業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姬曉晨對AI+大文娛產業這一風口有著清晰且深度的認知,她表示產業鏈主要分為互聯網娛樂和線下娛樂行業,涉及到短視頻、網絡直播、網絡動漫以及廣播、電視等方面。而專業內容則由線下向線上快速轉移,呈現全產業鏈發展新趨勢。為了適應這些全新趨勢,影譜科技致力於提供基於視覺技術的大文娛產業內容增值服務,從“技術”、“數據”、“營銷”、“佈局”四大方面打造大文娛影像生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內容產業,影譜科技在推動大文娛全產業鏈增值,給行業賦予新的活力。

此外,作為領先的人工智能視覺技術企業,影譜科技目前主要通過三種形式賦能大文娛產業:將AI與VR技術相結合打造沉浸式體驗,使用戶與視頻影像內容實現互動;利用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建立包括明星、文學作品等在內的智能IP運營監控模型,提供精準推廣、價值預測等服務,捕捉熱門內容;在場景化營銷方面,將品牌廣告轉化為用戶需要的原生內容,兩者有機融合,顛覆傳統廣告的投放方式。

最終在影譜科技的帶領下,AI的新特性將更好地賦能於大文娛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增值的目標。

影譜/商湯/曠視們憑什麼可以取得領先?

當下,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在推動人工智能的持續迭進,將讓大眾為之受益。而這些企業以核心技術構建競爭壁壘並針對不同的產業特點,實現了商業層面的領跑。

中國AI商業落地百強榜單發佈,影譜們緣何能搶跑?

影譜科技的優勢則主要有三點。首先具有先發優勢,成立2009年的影譜科技進入行業早,已經確立了自身在行業中的地位。其次,影譜科技在商業層面也具有優勢。其在誕生之初就專注計算機視覺可應用場景細分領域,深耕視頻廣告領域,商業方向清晰。

此外,影譜科技還具有資源優勢,已經覆蓋超過6億用戶。影譜科技通過智能視覺影像技術創造原生視頻廣告,目前已經與各大衛視電視臺及主流視頻平臺等都達成了戰略合作,數百個品牌正在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全新方式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觀。而這也恰好詮釋了此次“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的主題——“AI落地,產業升級”。

拋開行業說AI都只是空想,“AI+”已經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最新亮點。在AI商業元年來襲的當下,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AI對多個產業的形態重塑和能量激發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而以影譜、商湯、曠視等為代表的創新企業,將帶來更多人工智能商業落地方面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