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發展村集體經濟助推貧困村擺脫貧困

荔浦縣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引進一批有針對性的項目,促進產業升級,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荔浦縣東昌鎮東陽村嶺平屯 村民 何周書:“以前我們這個村種果子,路修不起,沒有錢,運不出去,現在我們站這裡是個荒坡,想搞個球場,也沒有資金。”

為了改變村級集體經濟貧弱的現狀。當地積極探索尋找適應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子。通過引進有針對性的項目促進產業升級。

荔浦縣東昌鎮東陽村 團支書 陸春任:“為了脫貧,增加村集體收入,經過我們去外面考察,覺得這個光伏發電是個比較好的項目,所以就向上級爭取了扶貧專項資金。”

2017年,荔浦縣在東陽村投入31萬元,建成了光伏發電系統。節能、環保的光伏發電,不但能減少二氧化碳、碳粉塵物質的排放,還能為東陽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荔浦縣東昌鎮東陽村村委會 主任 劉明舉:“每天平均發電是120度,每度電(收入)是4毛1 在此基礎上國家補貼(每度電)4毛2,每年平均收入達到3.6萬元,已經達到了我們集體經濟收入(脫貧)標準。”

隨著當地村集體經濟的逐步壯大,東陽村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有了顯著的改善。2017年,東陽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到了13287元,實現了整村脫貧。目前,荔浦縣通過光伏發電、集裝箱養魚、電商扶貧等模式,走出了一條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助推貧困村擺脫貧困的新路子。截至目前,荔浦縣已有17個貧困村、6510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摘帽,所有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3萬元以上。

荔浦縣扶貧辦 副主任 吳興超:“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縣範圍內,積極推廣發展村集體經濟好的經驗和做法,確保全縣所有貧困村如期脫貧摘帽,貧困人口脫貧出列,共同走上致富路。”

(張旭 荔浦臺 劉伯韜 通訊員 張福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