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風景中 荔浦“幸福鄉村”建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鮮花吐蕊,水流潺潺。陽春三月,走進荔浦花篢鎮福靈村,一棟棟漂亮房屋掩映在綠樹成蔭的村莊之中,村民在香菇基地大棚內採摘、分揀香菇裝箱銷往桂林、柳州。這是荔浦市力促鄉村振興實現“農村美、產業興”鄉村美景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荔浦市通過“幸福鄉村”建設提檔升級,全市鄉村建設看得見山清水秀,見得到產業發展,一幅幅美景在荔浦鄉村鋪展開。

美景入農村:我家就在風景中

在建設“幸福鄉村”助推鄉村振興中,荔浦將“我家就在風景中”作為切入點,推動“美景入農村”系列工程。

典型示範打造標杆。荔浦首先啟動了馬嶺鎮地獅村地獅屯、青山鎮三聯村大臘屯兩個精品幸福鄉村示範村建設。同時依託“水”字做文章,圍繞“綠”字繪藍圖,精心實施荔江國家溼地公園綠化美化工程,荔城鎮、修仁鎮、青山鎮、龍懷鄉依山順水做文章,移花栽草清河流,引得白鷺蹁躚。2019年,荔浦荔江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躋身“國字號”。如今,依託奇秀山水,荔浦先後打造了青山鎮“荔水青山”、馬嶺鎮“毓秀馬嶺”、修仁鎮“桔子紅了”、茶城鄉“夢裡茶香”等8個連片鄉村振興示範帶和田園綜合體項目。春暖花開之際,綠樹成蔭,流水潺潺。“我家就在風景中”成為荔浦鄉村的寫照。


我家就在風景中 荔浦“幸福鄉村”建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荔浦荔江國家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pexels


我家就在風景中 荔浦“幸福鄉村”建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荔浦荔江國家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pexels


我家就在風景中 荔浦“幸福鄉村”建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荔浦荔江國家溼地公園 圖片來源:pexels


典型示範引領,帶動了荔浦鄉鎮的積極性。荔浦東昌鎮小甲村、大塘鎮板寨村、龍懷鄉東坪村大號屯、蒲蘆納兌瑤寨等村民主動讓出房前屋後空地,建設“小菜園”“小花園”“小茶園”。“一鎮一特色,一村一亮點”,逐步成為荔浦“幸福鄉村”田園綜合體創建的特色。據統計,截至目前,荔浦市共投入1262萬元對全市20個鄉村示範點進行集文化底蘊、美麗宜居的特色建設。2019年,荔浦市獲得自治區級示範村1個、綠色村屯5個,建成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20個。

產業進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荔浦“幸福鄉村”建設,留住了荔浦的綠水青山,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金山銀山。對此,東昌鎮安靜村油麻坪的村民們感受頗深。

位於荔浦東大門的東昌鎮安靜村油麻坪,每到春節前後,千畝李花競相開放,春意無限,吸引著一批批遊客踏著春意而來;而至夏日,滿山的李子清甜爽脆,山坡、房前屋後的李樹下,李子自摘、電商銷售讓山裡的高品質李子以高於市場價30%左右的價格出售。通過李子致富的村民們,依託山村泥房舊舍,修舊復舊,在村裡畫上了展現本土李子元素的3D壁畫,這些與門前小菜園、小花園匯成一道美景。昔日貧困的山村依託綠水青山過上了幸福日子,將花園美景搬到門庭小院。

像東昌鎮安靜村油麻坪村這樣受益於“幸福鄉村”建設,看得見山清水秀、見得到產業發展的村子,荔浦市各鄉鎮都有———

在荔浦,有桂北最大花卉苗木集散地之稱的馬嶺鎮,村頭巷尾廣栽桂花樹、羅漢松等綠化木,成為花卉苗木綠化生態鄉村的典範,全年花卉苗木銷售超過2億元;修仁鎮以沙糖桔產業為主,打造了集採摘、垂釣、休閒於一體的特色風情示範村柘村;雙江鎮以蘭為媒打響蘭花品牌,年培育蘭花300多萬盆,成為“中國蘭花第一村”;大塘鎮富德村則發展優果種植,房前屋後一年四季果樹成蔭,成了名副其實的“百果生態村”;花篢鎮巧借大江水庫風景旖旎優勢,創建18個無公害示範農業基地,成了休閒旅遊的好去處;東昌鎮百畝草莓基地成遊客採摘“小果園”……據統計,目前荔浦農村花卉苗木種植達5萬餘畝,荔浦芋、荔浦馬蹄、荔浦沙糖桔年產量超50萬噸。每到春暖花開,碩果累累之際,農戶房前屋後花卉苗木迎春走俏,家家戶戶為摘果上市而忙碌。

“東昌落印村草莓紅彤彤,龍懷東里生薑白胖胖,杜莫社區夏橙黃澄澄,花篢馬頭馬蹄連成片,雙江蘭花十里香……”這一首在荔浦流傳的順口溜,描繪出荔浦鄉村農產品旺勢發展。如今,荔浦形成了“沙糖桔村”“馬蹄村”“花卉村”等450多個“一村一品”生態產業村,借力休閒農業觀光、農家樂生態旅遊,全市2萬多群眾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業,吃上了“旅遊飯”。

來源丨桂林日報

記者孫敏 通訊員周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