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家反腐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构建国家反腐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腐败是社会的恶性“肿瘤”,是人类的共同敌人。“腐败严重破坏公共权力的运行秩序,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威信与公信力,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社会稳定构成现实的危害与威胁,历来为人民所深恶痛绝。”“我们不能把腐败仅仅看作一般的犯罪,它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成败、执政者生死存亡的大事。”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反腐败是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国家和政府形象以及争取群众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根基所在。可以说,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反腐败始终都是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

中国历来重视反腐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反腐倡廉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败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求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更是强调“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在反腐新时期,审计在反腐斗争中具备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审计是指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人员,对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经济监督行为。而反腐审计属于特种审计,是指通过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对腐败行为进行打击和遏制的经济监督行为。

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将医术描述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实际上,腐败的防治亦如同于治病,其最低层级为惩治腐败,中间层级为预防腐败,而最高层级则为腐败免疫,这三个层级其实也对应着国家反腐工作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三个目标。早在2007 年,当时的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的观点。2008 年刘家义审计长又进一步提出:“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的行为,是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通过多年的审计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巧妙的借用了医学上免疫系统的概念,用比喻的方式将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形象地比作免疫系统在机体中的地位。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而腐败又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毒瘤”,因此政府审计也应该是治理腐败的“免疫系统”,这形象地描述了政府审计在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为政府审计治理腐败提供了新的路径。

审计的预防功能是反腐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预防功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有外来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想入侵人体时,这道防线会有效地将病毒污染物及疾病阻挡在外面,使人体不受其侵害。审计具有预防腐败的优势,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活动,及时跟进、密切关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安全,能及时地感知风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促其整改,使有违法违纪意图的人有所顾忌,不敢以身试法,从而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一定的预防和预警作用。特别是通过对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的跟踪审计,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防止出现重大损失浪费,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在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防止违法违规意念转化为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审计的揭示功能是反腐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审计的抵御功能是反腐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当病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运用自身的第三道防线中所有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产生抗体,消灭病菌,还会及时清除被消灭的病毒尸体。与此相对应,审计机关揭露并展示所发现问题之后,将司法、纪检等处罚部门,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媒体和互联网的监督,携手消灭这些腐败病毒。更深层次上,腐败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权力过于集中却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审计不仅将揭露和查处腐败等问题,更需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并得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堵住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

当前,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国家审计机关应把握住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有效、全面地发挥审计反腐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发挥好揭露和展示功能,时刻监督政府机构和官员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揭露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并形成审计报告,通过媒体、公告等方法将审计结果展示出来,以便受到社会公众、政府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其次,发挥好抵御功能,运用本身的法定权限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严厉惩治各种违法违纪等腐败行为,并运用各种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去消灭这些病毒。最后,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提出审计建议,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审计的预警机制,进而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预防功能,全面构建起国家反腐免疫系统,将腐败“癌症”的致病因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

【参考文献】

①赵秉志、彭新林:《中国反腐败新观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页。

②杨继亮:《反腐败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页。

③尚红敏、宋传联:论目前我国反腐审计的问题与对策,载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 10 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