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斗城小兵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主要是因为13世纪前后的几百年中,印度北方遭到了持续的外族入侵的结果,从1000—1025的二十年中,中亚加兹尼的马茂德连续17次侵入北印度,光1025年一次,就抢走了大约6.5吨的黄金,此后几个世纪,北印度遭到持续的入侵,到1190年代,阿富汗的古尔王朝统治者穆罕默德攻入北印度,占领了德里。此后北印度一直处在中亚军事贵族的征服和占领之中。


上图为加兹尼的马茂德的画像,正中坐着听人读书的就是他

这些入侵者主要来自于中亚的伊斯兰教军事贵族,他们到了印度北方后,大肆抢劫钱财,当然,他们抢东西是不分印度教还是佛教的,但佛教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合倒霉一些,因为佛教信徒是过着群居的生活,一般是集体生活在寺院里,寺院有着发达的经济,储藏了巨额的财富,佛像大多是黄金打造,又非常值钱,所以中亚的入侵者到了北印度后,重点抢劫和破坏的就是佛教寺院,当时一个中亚伊斯兰王公第一次见到印度的佛教寺庙时,惊叹地说:“如果任何人想要建造出一个这样的建筑物,不花费十万波斯金币是不行的,而且还得用最好的工人,干上两百年才能做成”。所以他们一见到寺院,就嗨起来了,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抢了回去。

上图为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寺院拉烂陀寺遗寺,这座宏伟的寺庙建筑群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在此聚居,1193年,中亚的入侵占领了这座寺院,并将其劫掠一空,寺院沦为废墟。



因为佛教寺院钱多、金银财宝多。而佛教的集体生活又导致了财富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一旦碰到外敌入侵,也很容易被人一锅端了,这种打击是致命性的,如此长期的、致命的打击,让佛教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无法再吸收到人才、资金的支持,最终衰落了下去。


只爱潘多拉

佛教史研究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公元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的传承就已经彻底结束了。从这一个时间段开始,佛教在印度就已经没有影响力了,而不是越来越少的问题。

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在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

内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僧团的分裂。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普遍不太了解。所以在这里多花一点工夫介绍。

主张坚持传统的老年僧人和主张改革的青年僧人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双方各自结集,从此分道扬镳。老年僧人在僧团内的地位相对较高,因此自称上座部。青年僧人的数量众多,所以被上座部称为大众部,但是在印度梵文原文的本义中,有乌合之众之意,本质上是一种贬称。不过目前的早期史料以上座部保存得较为完整,所以学术界普遍沿用了这种说法。

两者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条。一是佛陀的本性界定,上座部坚持认为佛陀是人不是神,大众部认为佛陀具有神性。二是偶像崇拜。上座部反对偶像崇拜,大众部认可偶像崇拜。三是普通人能否达到佛的境界。上座部认为,阿罗汉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佛的境界仅限于佛陀本人。大众部认为普通人也能达到佛的境界。四是守戒问题。上座部坚守佛陀的戒律,大众部认为应当根据现实需要改变戒律,某些不适合现实的戒律应当被废除。

分裂并没有结束,之后上座部和大众部内部再次分裂。数次分裂之后,佛教的部派总数达到20多个。

几百年以后,到了东汉时期,贵霜帝国在印度北部崛起。这个时候,大乘佛教开始兴起。大乘佛教以大众部佛教为基础,吸收了上座部佛教的部分内容,同时又吸收了婆罗门教和古希腊和古代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将之前的所有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度化众生,和原有佛教强调自我解脱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的本意是指可以同时容纳多人的马车,小乘的本意是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车,梵文原文中还有破车之意。

贵霜帝国时期,由于佛教各派之间的斗争,是佛教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是内耗显然为将来佛教的衰落埋下了种子。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在公元七世纪寻访印度的时候,佛教信仰的分裂情况非常严重。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信仰不同的佛教宗派。

第二是密教的出现。大乘佛教在发展早期的时候,就吸收了一些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仪轨。到了中期的时候,密教正式形成。到了晚期的时候,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已经衰落,密教成为大乘佛教的主体。密教形成之后,就开始大量吸收婆罗门教的宗教文化。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与婆罗门教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密教发展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争取婆罗门教的信徒,但是婆罗门教的根基远比佛教深厚,在发展过程最后的结果,反而是自己被婆罗门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没有了强势君主的鼎力支持。佛教历史上,有两位国王影响力最大。分别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贵霜王朝的迦腻色伽王。这两个国王都很有政治能力,统治时期又正值王朝鼎盛阶段,加上都很崇信佛教,因此对于佛教有大力的捐助和政治方面的扶持。佛教的外传和这两位国王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此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幸运事件发生。

第二是婆罗门教的复兴。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商羯罗。商羯罗在系统整理婆罗门教文化和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之后,系统批判了佛教思想。而佛教当时人才凋零,没有能够给予有力回应。这种批判极大的打击了佛教的发展。

第三是伊斯兰化的游牧民族南下的打击。在这个时候,印度佛教本身已经进入发展的晚期阶段,而这种以政治为背景的宗教冲击,带来的是致命一击。随着13世纪末印度超日王寺被焚,佛教在印度的传承就此结束。

近代以来,英国殖民印度。一些英国探险家对于印度的佛教历史很感兴趣。比如在中国因为骗取敦煌文书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斯坦因本人曾经在印度探访佛教遗迹。斯坦因还自称以玄奘为榜样。他们的考古探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国的地位得到了确立。当然,关于这一点,尼伯尔和印度有不少纠纷。印度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开始考虑利用佛教这一国际宗教的影响力,为本国谋取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其他国家的佛教徒,对于印度,既有朝圣心理,又有感恩心理,因此决定在印度重新传扬佛教。在内外因素推动之下,印度佛教重新发展。但是印度民众当中,传播范围并不广,信徒总数不足1%。且有很多人是同时兼信印度教。


zyb38537240

佛教在印度面临的情况远比在中国复杂。事实上自从13世纪,最后一座佛教寺院超岩寺被毁之后,佛教基本在印度就销声匿迹。现在在印度很难遇到一位真正的佛教徒。这个有几方面原因。

一、佛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实是尼泊尔的蓝毗尼园而非印度,我们都误会了,尼泊尔人对此也耿耿于怀。所以,佛教的真正的根基其实并不在印度而是尼泊尔,虽然尼泊尔信仰佛教的人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尤其在佛教向外传播之后,本土的根基越来越浅,甚至是难以为继。佛陀也被成为湿婆大神的第九个化身,所以有时候佛教和印度教会被混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印度本土宗教过于复杂,其本土宗教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各种邪教的教派,教派之间,教派内部的斗争非常激烈。佛教除了在释迦牟尼时代兴盛了之外,就一直在分裂,到最后甚至完全抛弃了佛教。大部分印度人都在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地位本来就不高。


三、佛教讲众生平等,然后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佛教的平等意识曾经对低种姓者产生过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种姓者通过信仰佛教来逃避婆罗门的压迫。而印度教兴起之后革除了婆罗门教繁琐的祭祀仪式,虔诚派、性力派等呼吁种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传又博得了民心,佛教的优势便被剥夺。


四、印度佛教比较依赖王朝和政权的推动,比如阿育王朝、腻色伽的大力推动。然而当这些王朝统治衰落,信仰改变时,信仰也面临重新洗牌和被抉择的过程。王朝和统治者对佛教的兴衰成了双刃剑。


最后,其实从佛教自身的说法来看,也是看缘分,看和一方土地众生的缘分的问题,因果显现,缘法聚合,顺应了法的趋势和规律,佛法才能兴盛。若是缘分尽了,那就强求不了。印度应该是和佛法的缘分尽了吧、


李艺泓西平王后裔

崇高必定堕落,集聚必致消散。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

佛言一切无常,正如物理世界要经过的成、住、坏、空一样,世间任何事物也必然有他生、住、异、灭的因果循环,而且是一刻不曾停留的,这本身便是轮回的道理之所在。就如同一个循环无端的圆周,无论哪一点都可以当作起点,哪一点也又可以当作终点,当从起点出发,旋转一周再次回到起点时,便是一次轮回的结束。这大概也是在佛学中为何喜欢用“无始”这个词的缘由,因为有始便有终,无始便无终,无论始与终,都是轮回中的一个点,这个点是无常的,而这个轮回本身是始终如是的。

而佛教自他诞生那一日起,再到后来的盛极一时,所谓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本身就注定了它必然走向衰败、消亡的结局,如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一般,这个冥冥之中的大势所趋,是谁也无法阻挡的。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的现实,又何尝不是东南亚南传佛教、以及中国大乘佛教的未来必然命运。这本身便是佛说一切无常之真正道理所在,只是凡人无有慧眼,看不透这其间因果轮回真相,不等到真正败亡的那一日,始终是不会相信真的是会败亡的。

披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发并不是从年老时才开始白,而花在最盛开时便是零落的开始,道理虽然简单,但能真正看得清楚还须慧眼、佛眼。印度人本身并不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缺少相关记载,我们儒家、道家相关典籍也曾搞过梵文翻译,并曾送给过他们,他们不懂的珍惜又有什么办法?再加上他们的国体,本身就未曾真正统一过,书不同文,车不同轨,碰到外来入侵者,原先文化自然难以再兴起。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对于佛教有何尝不是:天竺何人初遇佛,佛法何年初逢人。千万年前本无佛教,千万年后佛教不存,本就是同一道理,其实也不为什么,而是本来如此,所有的原因与理由,都不过是轮回中的助力罢了。


方寸清音

1丶印度教早期为婆罗门教,是3000多年前雅利安人最初入主印度地区,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种族纯粹而建立的宗教。是雅利安人在世俗社会建立的种姓制度在宗教上的反映。其发源地在恒河流域,因此,被奉为圣河。信奉的最高神为梵天丶湿婆和毗湿奴。婆罗门教信仰在雅利安高种姓中根深蒂固。其历史源流远远早于佛教。

2丶佛教诞生于2000多年前尼泊尔。由尼泊尔一个小部落国家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教义与婆罗门教义最大的不同点是,主张”普渡众生,人人平等”。在传播中深受广大下层民众的欢迎,迅速得到普及。此时,孔雀王朝崛起,其第三代王阿育王在领土扩张中,以极其残忍的手段,镇压和粉碎了信奉婆罗门教高种姓统治的各个邦国。为巩固王朝统治,压制住信仰婆罗门教的诸邦国高种姓贵族的反抗,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大力向各方推广,其后大月氏人入侵北印度,建立了贵霸帝国,其作为外来政权,也对佛教大力扶持。贵霜帝国来自北方,使佛教持续向北传播发展。

3丶佛教在印度北部兴盛存在发展了1000年左右,开始衰落,及至13世纪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是什么原因让佛教在与古老印度教(婆罗门教)竞争中最终落败,消亡?根本原因是产生于尼泊尔的佛教在印度“水土不服”。

与印度教相比,佛教在印度地域发展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巨大“缺欠”:

(1)神圣性不足。印度教的最高神灵是3大神中的梵天,地位相当于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教中真主。在信众心目中是超自然的大神。而佛教中的佛祖则是尼泊尔的王子,是凡人转化成的佛。与超自然的大神差一大截。

(2)丶历史不够悠久。在印度,佛教为后发宗教。佛教教义中借鉴了许多婆罗门教义中东西,如“修行”丶“轮回”丶“轻现世,重来生”等观念皆来自婆罗门教。有些宗教仪式也来自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改革后改称印度教,为打垮佛教,将其贬低为抄袭婆罗门教义的一个邪恶的教派。

(3)来自尼泊尔的非正统宗教。雅利安人视恒河地域为其文明中心。我们中国等外面的人看印度教和佛教都产生于印度,没有什么分别。可在印度高种姓的雅利安人眼中,佛教是来自尼泊尔边远地带的外来非正统宗教,而印度教(婆罗门教)才是正统本土宗教。

(4)无阶级根基。佛教即使在最兴旺时期也只是在人数众多的底层信众中流行。世俗力量強大的高种姓雅利安统治阶级为维护种姓制度,则一直信仰婆罗门教。他们不断地汚毁抵制佛教,试图通过宗教改革,积蓄力量,寻机夺回被佛教占据的宗教统治地位。

反观佛教,其僧侣集团(精英阶层)和经济财富(金银宝器)都集中于寺庙。在世俗社会没有阶级根基和世俗依托。集中在寺庙大量财富,成为印度不断外来入侵者劫掠对象。隨着众多寺院被打劫焚毁,经济基础坍塌,僧侣精英集团四散,庙毁人空。信众长期失去祭拜场所,渐失信仰。皮既不在,毛之安存?

(5)内部教派的分裂丶对立,消耗了佛教的凝聚力。时间的推移,佛教分裂为大乘教派丶小乘教派丶密宗等众多派别,内部纷争不已,对教义丶经书解读各异,歧义越来越多,互争正统地位,不能自圆其说,裂痕难以弥合。上述佛教的种种缺欠与弱点,被改革后面目一新的印度教死死地抓住(尤其教义上不足),一举打垮,在印度无立足之地。

至13世纪,有组织的佛教在印度基本消失。现今印度的佛教是在19世纪后恢复起来的。






赵凡丁201

不喜欢拉扯一堆时间和文献,我就通俗简单地说吧:

1.从佛教发展的内部来看: 佛陀圆寂后,佛教派别大体分为原始佛教(又名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以及北传佛教(又名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修行的严守佛陀律法、近乎死守,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佛教原始的、最初的风貌。小乘佛教只认可宇宙中只有释迦牟尼佛这一位导师,且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超脱生死轮回的觉悟者),修行的目标主要是以自我解脱为主。

而与上相反地是,大乘佛教派别和修法颇多且灵活多样化,他们不仅相信宇宙中不止只有地球上有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觉悟者,有许多时空都有佛的存在,而且还有菩萨这类仅次于佛的觉悟者。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译“觉有情”,即既上求于佛的最圆满智慧,又有能力来帮助众生一起觉悟的圣者。然而小乘佛教徒完全不承认这一套。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修行目标不仅是能够摆脱生死轮回,还能将智能践行到最高境界,返璞归真与宇宙重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一方面,小乘与大乘互相看不上眼(小乘认为大乘是胡说八道,大乘嫌弃小乘境界太低),导致佛教认识的分裂不得团结统一;另一方面,大乘内部又因为教法的不同而逐渐分裂,而且很多教团越来越倾向于追求过分晦涩玄奥不切实际的理论部分,使其迅速失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2.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方面是伊斯兰文明的大量侵入,迅速而强势地催坏了当时的佛教文明;次要方面是,一直被佛教打压的婆罗门教(今印度教前身),经过对各种宗教包括佛教教义的研究后,进行了吸收、整改和重组,以新面貌强势崛起,反杀佛教,迫使佛教文明向其他国家传播。

我的感想,正如佛陀自身开示的道理一样,任何事物都逃离不了“生住异灭”的规律,即事物的产生、延续、变质和毁灭,哪怕是被世人不合实际、过分抬高的佛教,佛陀对此是相当淡定的,并在经典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佛教后续发展的预言。对此,我们应该平和地去了解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幸灾乐祸地嘲笑佛教的没落,试问,小到原子运行、到人类的生老病死、再到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乃至整个宇宙的变化,哪有永恒?运动是绝对的,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地去嘲笑佛教的盛与衰?

另外,在所有宗教中唯有佛教经典浩如烟海,其他宗教的经典屈指可数,为什么呢?因为就如孔夫子会因材施教一样,佛陀也是在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时机说不同的法,其中既有普适的总纲,又有对个性化、特殊性的探讨,自然会有针对不同情况的、看似好像矛盾的教法。比如对懦弱胆怯的人说勇猛无畏的法,对蛮横好斗的人说温良谦卑的法,这两种矛盾的法无所谓孰优孰劣,完全是以人为本、看具体的人。而后事的传教者,由于有不少人不能把握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非要搞出个统一一切法门的教法,只重视事物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事物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佛教内部教派的不断分裂,从而让自己进入了“生住异灭”中变质和毁灭的进程中……






御灵飞

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再但是佛教从来没有在印度普及开,顶多也是在印度的中部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流行,但随着也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说佛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代表。银印度自古至今都是印度教占占绝对通知地位的地位,包括现在也是,佛教只占很小,小到可以忽率不计的地步。

印度盛行的是印度教,印度教最大的特色就是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每个等级之间都有着巨大的权力差距和严格区分。

佛教最早提出的众生平等也主要是针对这种种姓制度而言的平的,可想而知这种主张肯定会得到低等种姓的支持,而高级种姓肯定不喜欢这种理论。可想而知,佛教的主张肯定会得到那些高种姓的反对,而高种姓恰恰是掌握资源和掌握国家的人,这些人极力反对的事情,佛教再在印度的绝灭也在清情理之中。

印度到现在为止,也是个种姓制度盛行的国家,因为掌握资源的高种姓不愿意改革,所以哪怕是国家宪法明确写明人人平等,可阿三的现实却是种姓制度再在现实社会依然流行。

佛教的众生平等再在中国能够得到很好普及,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还有富不过三代等俗语,中国一向都认为阶级和贵贵族都是可以被打破的,所以佛教再在中国推广至少没有来自上层的阻力。

整体而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教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了。


昭烈名臣

这跟印度这个地区一直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统一有一定的关系,就印度佛教的那套教义在割据的政治生态下很难获得统治阶层的青睐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无用处”的。不过,佛教至少是幸运的传承到了中国被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影响后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的儒释道文化形态被保留和传承了下来。中国这块大地在佛教传入之前就已经有了“统一”这个民族刚需,而佛教正是非常有利于“统一”后的政治生态所以才会被中国文化吸收和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宗教在这个东亚传播。

最后分享一段南怀瑾的总论儒释道(很能说明问题的):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明月登楼

宗教信仰往往会被统治阶级利用 印度的统治阶级曾经利用对佛教的大力支持而实现对佛教徒的统治 同样也会为了迎合统治更大范围的信徒的需要转而支持印度教的发展 甚至“收编”了佛教中的神成为印度教众多神明的一部分 连释迦牟尼都成了他们的一员 可见统治阶级对宗教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国西藏的藏传佛教 传播过程中同样为了吸收本土的信徒而将苯教神灵收纳为佛教护法 以此吸纳苯教信徒 这一过程背后同样有古吐蕃王国的身影


龙族ELL

不是越来越小,而是除了几处遗迹,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了,现在总的佛教信仰者在印度不到1%了,可以忽略。当然,其间接影响一直都存在印度其他部分宗教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