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的已辞职创业,月薪三五千的还在犹豫什么?

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更是被国人推崇,似乎,现在不出来创业就对不起这个时代,从《中国合伙人》到《创业英雄会》,还有网络上时不时爆出来的,百万年薪辞职创业的爆文,让月薪三五千的我内心更加躁动。为什么我还不辞职去创业?

一,不谋成,先谋败 是否能承担失败的结果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蔡崇信当年竟放弃70万美元年薪(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580万),带着怀孕的妻子投奔马云,拿月薪500元人民币,他的依仗是什么?

一是;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坚决站在蔡崇信背后,支持他的梦想,

二是;输得起,蔡崇信的父亲在孩子的选择面前没有轻易的否定,就问了一句,“辞职创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最坏的结果就是,创业不成功,再回来求职,浪费三年的时间”。当时的蔡崇信是这样回复他老爸的。

年薪百万的人,当然有年薪百万的底蕴,最关键的一点是,百万年薪的人不会为了柴米油盐而苦恼,毕竟多年的积蓄在哪里呢,从年薪70万美元到500块人民币月薪,还有一个怀孕的妻子。这点我相信蔡崇信也会考虑到,辞职之后生活至少能保持和原来相等不变。钱已经不是年薪百万的人考虑的问题了。

如果是月薪三五千,也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锅碗瓢盆,房贷,车贷,小孩的学费,医疗,都指望你,谁真敢抛开所有去赌一个每月500块的未知明天吗?这时的家庭负担能支撑你的伟大梦想吗?

但如果是没有家庭负担的单身汉,又不想每天刷手机,沉迷游戏,找点刺激和人生意义的,三五千的月薪丢了就丢了,花几年的时间去经历一下,也许你就成功了呢,就算是最后失败了,也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当是增长人生阅历。

是否辞职去创业,先要看是否有承担创业失败的能力。

二,捉住机遇的能力

“有钱的人,能力一定比你强”这句话不一定对,但是“工资比你高的人,能力一定比你强”这句话却没什么大问题。毕竟挣得比你多的人他的价值一定比你大,能有百万年薪的家伙,他创造的价值起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百万年薪的的辞职创业者,他们的知识面、思考问题的维度,商业脉络与人脉和三五千月薪的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换句话来说,他们辞职创业的成功几率要相对大一点。

毕竟选择正确的道路,比坚持自己的选择更为重要,只有知道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你坚持下去才显得有意义,如果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再怎么坚持都没有意义。

马云曾经讲过,如果要他现在在创业,他唯一依仗的就是他的见识,就是他捉住机遇的能力,别人也许十次、八次才能捉住的机会,他也许一次就能捉住,并且获取成功,这就是百万年薪和三五千月薪之间创业的内在不同。

10年前做淘宝的,5年前一线城市买房的,3年前做微商的,并且能坚持下来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我们处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也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变化,但是很多时候都没有能看到清晰的方向并坚持下去。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上岸之后,才有后面的人在长吁短叹,不断反复一句话“当年要是我。。。

三,强大的自制力

但凡每个创业成功的人都有强大的自制力,或者说在每个行业当中取得成就的人,都有强大的自制力。

强大的自制力意味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放弃轻松的舒适区,无聊的生活方式,无谓的社交,休闲娱乐,

我曾经看过一部很喜欢的电影《闻香识女人》,艾尔帕西诺饰演的退伍军官佛兰克少校说过一句话“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面讲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志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一边在感叹生不逢时,对他人羡慕嫉妒恨,一边暗暗发誓要奋发图强,一边且在看网络小说,早上做好的计划,晚上却把计划丢给明天。

在所有的作家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树上春树,不是有多么喜欢他的作品,仅仅就是喜欢这个人,他写过一本很有趣的书,叫《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在想很么》,这是一本关于跑步的书,但是这里面无处不在的显示出作者的强大自律力,腼腆固定的时间去跑步,固定的时间去写作,他是一位为数不多几个把写作当做是上班的作家,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奋力拼搏的人有多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辞职创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能不能够承担得起创业的风险,当然这些观点可能有点悲观,但却是很现实,尤其是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生活不是靠梦想来支撑的,而是赤裸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满足了现实的基本保障我们才能大言不惭的说自己的梦想。有余力,有闲钱增值自己,开发更多的斜杠收入。

望着别人创业的成功,却看不到别人成功背后的苦逼,盲目跳入,跟风而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那就先把现在手上的工作做的最好,多尝试新的知识内容。塑造最好的自己,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