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p2p理財平臺的老闆跑路?

長天孤傲

在互金平臺誕生早期,由於相關監管政策還未推出,互金平臺規模在此期間迎來了規模擴增的黃金時期,而在不良生長下有大量的問題平臺躋身其中,企圖渾水摸魚。設立資金池來套投資者的資金,到峰值時捲款跑路。

而導致這種現象層出不窮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投資者不具有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不能辨別平臺風險大小,僅僅關注收益問題,這就導致了平臺為吸引投資者大打收益戰,一度導致P2P市場中亂象迭起,極度混亂。

第二,平臺自身風控不到位,違規操作,虛報產品,最後導致跑路,這類平臺大多都是有預謀的。


地球村劍客

目前,P2P正進入監管強化及市場調整期,加上金融體系去槓桿,原來監管相對寬鬆、資金面相對寬鬆時過度擴張的P2P,自然面臨更大風險。


P2P發端於美國,卻在中國取得了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4.8萬億元。P2P在中國迅猛發展有其內在原因,由於在特定條件下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相對發達國家更加突出,同時,居民收入近些年增長較快,但投資渠道較少,加上監管者在行業發展初期對其持十分寬鬆的態度。P2P有條件採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使得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意服務的小微企業、個人能夠獲得融資,但也有一些投機者缺乏基本金融知識,以套利為目的,打著創新旗號,利用寬鬆的監管環境,通過拆分等方式,突破監管底線,留下了大量風險隱患。

從統計數據看,2013年至2015年是中國P2P網貸業務高速發展期,這一過程中幾乎沒有對這一業務的規範,真可謂野蠻生長。直到2015年7月監管部門才開始對包括P2P平臺在內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原則以及行業自律、信息披露、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等提出明確要求。由於監管未能及時跟上,這一市場的投機風險不斷積累並暴露,最典型的問題就是P2P平臺跑路頻發。截至2017年6月,網貸平臺累計5909家,問題平臺3795家,其中跑路平臺1138家。

從這些跑路平臺自身看,主要有三種類型,一些平臺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龐氏騙局,本身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經營動機不正,這些平臺基本以騙錢為目的,最後的結果只會是跑路,這種平臺往往隱蔽性強,初期不容易識別;一些平臺則是由於經營過程中缺乏風控能力、經營不善,往往以過高利率吸引投資者,資金鍊斷裂後只能跑路,有調侃說,你看中了他的過高利率,他看中了你的本金;當然,也有一些平臺在監管政策日趨嚴格下,由於自身業務模式存在較大問題,不可能符合監管的要求,最典型的如借款人的借款額度遠超出監管規定,最終選擇了提前跑路。

隨著監管規定的落地和日趨規範,P2P網貸行業已經進入了關鍵轉折點,優勝劣汰也會加速,這既是規範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會加速一些潛在問題平臺的爆發,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推動問題平臺公司的有序退出也成為擺在市場監管面前的重要問題之一,也留下許多關於創新與監管的值得反思的新課題。


巴曙松

A股,B股,H股,N股的主要差別就是上市的地點和麵向的投資者不同。

簡單點概括就是:

在大陸(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且是以人民幣計價的企業就是A股企業;

在大陸上市且以外幣計價的企業叫作B股企業;

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叫作H股企業(取香港英文名Hong Kong的首字母);

在紐約上市的企業叫作N股企業(取紐約英文名New York 的首字母),或是上市首日股票。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臺、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是我國主要的股票交易場所,主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場所,現在滬市(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碼以600、601、603開頭,深市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深交所)的股票代碼分別以000、002、300開頭。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上交所或是深交所上市交易的。因為最初出現時是為了方便外資投資,所以在1992年成立時僅限外國投資者買賣,直到2001年2月19日才開始對國內的投資者開放,但也必須以外幣進行交易,滬市B股用美元交易,深市B股用港幣交易。目前B股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

H股也稱國企股,指註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用港幣交易。H股為實物股票,實行“T+0”交割制度,無漲跌幅限制。中國地區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於H股。注意了,H股只是指在香港註冊的股票,不等於港股(港股是香港本地的公司股票)。

N股指註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紐約的外資股,字母N取的是紐約英文名New York 的首字母。又或是上市首日股票:在我國股市中,當股票名稱前出現了N字,表示這隻股是當日新上市的股票,字母N是英語New(新)的縮寫。


環球老虎財經

為什麼那麼多p2p理財平臺的老闆跑路?談論這個問題,投資P2P理財比較早的話,都知道自2013年7月開始,大量P2P平臺開始接連被曝出存在金融詐騙,一些平臺在撈夠了錢後直接卷錢“跑路”,棄賠了本的投資者於不顧。這引起了對P2P理財模式安全性的巨大爭議,也讓人們不得不去關注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P2P平臺“跑路”事件?

P2P平臺跑路大多是惡意集資。同樣是讓人虧錢,但惡意集資遠比經營不善倒閉要可怕,因為它最開始就是在“拿別人的錢冒自己的險”。這些人一開始建立P2P平臺就是為了騙錢,通過將虛假的借款要求包裝為理財產品出售給投資者,籌到錢後將錢用於投資黃金、股票、期貨等,或者將這些錢當作高利貸的借貸資本在線下貸出,從中賺取利差。一旦投資失敗、資金鍊斷裂就立刻跑路。

除此之外,自融自用也是極容易出現跑路事件的一種惡意集資。所謂自融自用,就是企業在發現自己需要資金週轉時自己開設P2P平臺,偽造借款人的身份和信息,假借個人借款的名義為自己的公司籌錢。平臺“自己審核自己”,不停地抬高自己的信用等級,而投資者對此毫不知情。如果借款的企業最後絕處逢生,可能這件事就不會暴露;但一旦借款企業破產,投資者的錢自然也就跟著打了水漂了。

大多數P2P平臺跑路的原因,集中分析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公司擴張太快

有的P2P平臺擴張速度太快資金跟不上。有些P2P平臺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租用繁華地段的大辦公場地,大量開設分公司,導致花費大,容易造成公司內部資金虧空,一旦資金虧空的消息外洩,公司信譽下降,投資者會遠離,公司入不敷出,最後跑路。

二、投資失敗,付不起利息

目前死掉的網貸平臺,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償還不起利息,老闆投資失敗等給逼死的。網貸平臺給很多居心叵測的人有了可乘之機,他們藉助平臺宣揚高息,100%保障,並以員工拉親屬有高息回報獲得投資款。這些平臺把投資款用於投資其他項目,由於本身就是騙子,再加上投資失敗,走投無路,到最後只能跑路。既害了投資人,也把自己的公司毀了。

三、競爭激烈

近兩年P2P平臺數量呈爆發式增長趨勢,數量從200家增致800家,有機構預計這一數字將突破2000家。大量同質化的公司出現,就意味著惡性競爭的出現。由於惡性的競爭,不少網站為了搶市場,不賺錢甚至賠錢在做。而隨著互聯網金融在國內普及,投資人也開始趨於理性,新平臺和一些不透明的平臺吸引力在下降。

過低的門檻,已讓P2P平臺成氾濫趨勢,成本大幅提高,但業務並沒有大幅盈利,風投估計也會拒絕投錢,公司沒收入,不跑路也破產了。現在如何甄選一個靠譜不會跑路的P2P平臺?

第一 看平臺規模大小

什麼樣規模算大?最起碼累計成交金額要在100億以上;對於主打活期或3個月內短期產品的平臺來說,至少200億以上。小於這個規模的,除非你特別瞭解和信任,就乾脆直接Pass掉吧。一般平臺的官網都能看到成交規模這個數字。除了特別牛的平臺,名氣已經大到無需用這個數字來證明自己;如果沒那麼知名的平臺,你又不能快速查看到相關數據,就當做它規模不達標吧,基本上錯不了。

第二 看平臺業務模式

業務模式主要看兩點,資金流向什麼資產項目,以及單個項目是否超過新規的限額。平臺的業務模式直接體現在它的投資項目上。通過平臺官網或“我要投資”頁面,隨機挑幾個項目,點進去看看,像企業直投類項目。如果是以散標為主的平臺,那麼個人借款額基本不超過20萬,是提供車抵押的個人借款,或是用於的個人抵押信用借款,就算是符合小額分散要求的業務模式,是比較好的。

第三 看平臺保障措施

這就好比,判斷一個男人是否值得託付終生,女人要看他是不是有責任感。一個理財平臺能不能為你的投資負責任,這體現在它的保障措施裡。打開平臺官網,一般都有“安全保障”這一欄。點進去,看有沒有實質性的保障措施。平臺出於宣傳需要,這個頁面上,只要是有實質保障措施的,肯定都會放上去;像資金託管、銀行存管和風險備付金等等。沒有介紹到的,你可以當做根本沒有,可以直接PASS掉!


不可錯過的好男人

這個問題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1. P2P理財平臺的基本模式就是:以低利息吸引存款,高息放貸出去,賺取息差;

  2. 很多平臺規模較小,吸收資金能力很差,只能抬高存款利息,導致資金的來源成本很高,有的平臺資金成本能達到12%;

  3. 放貸出去的回收風險較高,經常有放貸出現壞帳,資金無法回收的情況,一些平臺的壞帳率達到27%,本金都無法回收;出現一筆壞帳很容易導致平臺賠掉全年利潤。

  4. 放貸的利潤在下降,房地產平穩後,國內很難尋找到短期15%-20%的利潤項目,導致一些平臺高價獲得資金後,沒有投資渠道,流動率較差,資金在庫裡閒置時間較長,但成本的利息卻要照付。

  5. 高成本+高風險+資金低流動性 = 盈利虧損。出現虧損後,一般平臺都會選取“借新錢還舊帳”的方式,支撐運營,時間長了以後,會出現鉅額虧空(一般都是億級),長期虧空無法補足,沒有辦法支付後期用戶的本金和利息,一般就會選擇跑路了,演變為了詐騙。


吳豔偉

P2P老闆跑路,關鍵原因就是錢;

跑路原因有三種,一是詐騙收割,二是資金挪用虧損,三是經營不善。

一、詐騙收割

這個平臺的項目都是虛構的,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詐騙,所有的利息和提現都是靠其他投資人的錢滾動起來的,當達到一個時點,詐騙的資金達到峰值,如果再維持下去,投資人的提現就要高於充值了,那麼這時候跑路,就可以詐騙到最多的錢了。

這種原因下的跑路平臺,週期長短與發展速度和承諾利率有關,承諾的利率高,週期較短,但是發展的速度快又會拉長週期,所以投資人要擦亮眼睛。

二、資金挪用

項目也是虛構的,實際是把投資人的資金挪用去做了其他投資,比如虛構的投資利率是12%,但實際資金去到了收益率能達到36%以上投資,比如現金貸領域,本意是靠利差為自己獲取大量收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失敗了,遭遇了資金的大幅虧損,從而導致無法還上投資人的錢,只能跑路。

這種資金挪用,與平臺資金控制人的判斷力與選擇有關,不是所有這種平臺都會跑路,有的在一段時期內還活的很滋潤,但是,高利率一定伴隨著高風險,只要不戒賭,總有一天會將以前贏的都輸回去,只是個時間問題。

三、經營不善

項目是真實的,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有法律借貸關係,平臺也沒有挪用資金,但是平臺的風控有問題,導致在平臺上發佈的項目很多都逾期。

這時候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平臺承諾保本息,會掩蓋逾期,用自有資金去補償,以期望有一天鹹魚翻身,但是大部分情況都是把自己的錢花完,逾期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出現,只能跑路。第二種是平臺沒有承諾保本息,每一筆逾期都由投資人承擔,這時候平臺可能就會收到各種口誅筆伐,各種遊行示威,因為雖然理論上和法律上平臺不承擔責任,但是投資人永遠不可能這麼認為。當輿論把平臺壓倒時,平臺只能選擇清盤。


所以,要看清平臺的目的和深層資產,是詐騙,是挪用,還是平臺在真心做事,並且還有實力能做好,這樣,才能選到不跑路的平臺,為自己獲得一點額外收益。


小梁有財

這裡是一位金融理財愛好者,每天分享理財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跑路的平臺基本都是搞資金池的。

第一,資金池模式,平臺可以隨意動用用戶資金,這就為平臺老闆捲款提供了可行性!

第二,跑路平臺的產品利息基本較高。

請大家想想現在的市場環境利潤率能有那麼高麼,所以高的出奇的平臺,大家謹慎投資。

第三,跑路平臺為了平臺能繼續運轉,將多米諾骨牌繼續玩下去,多有險招,發假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e租寶是怎麼玩死的。

總而言之,玩資金池,只要資金鍊一斷,那就玩完了。

那接下的問題,p2p跑路,怎麼把放在p2p的錢拿回來呢?

如果投資者遇到P2P平臺跑路,遭遇投資損失,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維權

一是談判協商,但投資者要會抓住時機談判,而且最好在P2P平臺出事初期談判成功的幾率更大;二是刑事報案,花費少,效率高;

三是民事追償,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花費較高。不管怎樣維權,投資者要走正規的途徑,不要採取過激的維權手段,比如打人等。


完美並不美的人生

平臺跑路的原因就是涉及到客戶的投資金了,把自己當成銀行了。讓客戶的錢投到他們自己賬戶裡隨便用,怎麼怎麼不跑呢?平臺沒有認清自己和婚姻介紹所是一樣的,不能碰新娘,你只是介紹人,在中間可以收取介紹費。

平臺不能直接或間接碰到客戶資金。平臺的所有人員不得在平臺貸款,客戶投資直接通過銀行轉到貸款人,由平臺監督資金的使用和催收。

銀行存管後,資金應該從投資人經過存管銀行轉到貸款人,資金的往來不經過平臺,平臺的服務費由貸款人單獨交給平臺。

現在的理財平臺充值功能應該改成出借,直接轉賬匯款到貸款人,不能是轉到平臺。提現應該改成還款,由貸款人點擊還款直接轉賬到出借人。這樣平臺還跑路嗎?


15515006576

本人從事此行業,對此深有體會。跑路的平臺基本都是搞資金池的。第一,資金池模式,平臺可以隨意動用用戶資金,這就為平臺老闆捲款提供了可行性!這也是為什麼國家監管部門要求P2P進行銀行存管,隔離平臺用戶資金,讓平臺無法接觸資金的原因。第二,跑路平臺的產品利息基本較高。請大家想想現在的市場環境利潤率能有那麼高麼,所以高的出奇的平臺,大家謹慎投資。平臺承諾給用戶高息,但是對應的項目卻沒有那麼高的利潤,拿什麼來填補?總有一天資金鍊會斷,斷時就是跑路之時。第三,跑路平臺為了平臺能繼續運轉,將多米諾骨牌繼續玩下去,多有險招,發假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e租寶是怎麼玩死的。這樣就可以圈進來更多的資金,新錢填舊賬。總而言之,玩資金池,只要資金鍊一斷,那就玩完了。當然並不是說這個行業沒有好平臺,好的平臺還是可以投資的,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理財方式,所以投資P2P的朋友一定要擦亮慧眼,仔細甄別,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切莫上了高息的當啊!有句話,你看中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上的是你的本金!共勉共勉!


搞笑元君

這時惡性競爭的結果。

p2p理財平臺跑路的老闆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創建之初就想著跑路,另一種是想好好做平臺最後因為競爭做不下去不得已跑路。

1、創建之初就想著跑路的

這些人在創建之初,就通過高利息吸引很多人投資,用後面的錢來補貼前面投資人的錢,在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跑路。他們創建之初就鑽研了p2p法規不健全的漏洞,想著騙錢跑路。說白了這幫人就是騙子。很多在親戚朋友相互介紹下投資最後血本無歸。

2、就是想好好做的

開始是想好好做。由於劣幣驅逐良幣。那些騙子用高息來攬儲,讓正規的公司的利息根本拉不到錢,不得已提高利率。想一下,為了讓消費者投錢,20%收上來的錢卻18%貸出去,最後肯定倒閉。還有就是很多剛開始想好好做的人,發現同行的騙子的行為來錢更快,並且缺少監管,那麼他也跟著學著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