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另一个更有逼格的说法:操豚蹄祝篝车!

文|陆以外

现在我们讽刺一个人高攀、妄想,大抵都会甩他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既形象又到位,就像一把匕首,能将挨刺的人刺至骨头。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尽管它一点都不比轻松一句“痴心妄想”来得简洁,但大家都喜欢用它。

不过,大家都喜欢用,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它会流行起来,一旦流行,大家也都知道了。亦即,被你讽刺的人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他知道你在讽刺他,但因已习以为常,他感受到的讽刺意味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连放都不会放在心上。人就是这样,一天到晚接收的信息那么多,只有那些让他回味的信息,才更能打动他。比如,我们评价一部喜剧够不够好,常常会说,这部喜剧不错,它笑中带泪,又或它的幽默有深度,让人笑完之后还有所思想,有所得着。其实意思就是两字,逼格。现在呀,能打动到人心的东西,对逼格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话的讽刺意味已经变得越来越弱的今天,挖掘一句更有逼格的出来就变成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了。

先让这句话再亮个相,操豚蹄祝篝车。它来自一个典故,一个2300年前战国时期的典故:

淳于髡,一个入赘齐国的女婿,“长不满七尺”,即身高168都没有,但他能言善辩,是齐国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外交官。有一天,楚国出兵要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去向赵国请救兵,让他“赍金百斤,车马十驷”出使,即携带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听了齐威王的安排,淳于髡突然“仰天大笑,冠缨索绝”,连帽带都笑断了,真是笑得很夸张。齐威王一脸懵逼地问他笑啥,是不是嫌礼物太少啦?淳于髡不敢明说,而是给齐威王讲了个见闻:“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禳是祭祀,禳田即拜祭田神,豚指小猪,瓯窭是狭小高地的意思,篝即竹笼,污邪是低洼田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今天我从东面过来的时候,见到路边有个农民在拜祭田神,一手拿着一只小猪蹄,一手拿着一杯酒,他祈祷说,狭小高地上出产的谷物能盛满筐笼,低洼田地收获的庄稼可以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盛,米仓里堆满粮食。我看他拿着那么少的祭品,却祈祷得到那么多东西,因此笑话他。听完淳于髡这么说,齐威王马上追加了礼物,然后,淳于髡带着追加后的礼物去了赵国,成功说服赵国出兵,最后,解了楚国进攻齐国的困危。

操豚蹄祝篝车这句话就是脱胎于这个典故,操就是拿,拿着一只小猪蹄拜祭却祈求满筐满车的收成,不就是痴心妄想,亦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意思啦。

操豚蹄祝篝车这句话,除了可以用来更有逼格地讽刺人以外,其实还可以用来自省,当我们感到命运不公时,可先想一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努力的程度真的到位了吗?还不错,对吧。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另一个更有逼格的说法:操豚蹄祝篝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