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摯國,車輛製造大國,摯國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摯國為夏商古國,任姓,傳說是黃帝曾孫帝嚳(kù)的後代奚仲所建封國,關於奚仲,最有名的就是“奚仲造車”的故事。傳說是他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車,《墨子-非儒》記載:“

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車,巧垂作舟。”類似“奚仲造車”的傳說許多權威史籍中都有所記載。奚仲因此得到夏王禹的賞識,被任為車正,主管造車之事,之後又將薛地(今山東棗莊市薛城區)封於他,薛國應該是摯國的母國。《左傳·定公元年》有記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意思是薛國祖先奚仲,當初居住在薛地擔任夏朝的車正,後來夏朝將奚仲改封邳地(以今江蘇邳州市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北接薛地),而薛國由奚仲嫡系後人仲虺繼承,當時已經到了夏朝末年,夏桀殘暴,商湯興起,仲虺看轉時機投靠了湯,成為商湯的右相(左相為伊尹),助商滅夏後,繼續世襲薛國。到了商朝中期商武丁時,薛國子孫又出了個叫祖伊的人,祖伊幫助武丁“中興商朝”,被武丁再封於薛。據《世本》記載:“祖伊七世孫成,徙國於摯,更號摯國。”按記載,摯國應該是祖伊七世後裔從薛國分裂出去的一個封國,至於何種原因“徙國於摯”,就不得而知了。

殷商古國——摯國,車輛製造大國,摯國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摯”字從手,執聲,“執”的甲骨文為“人的雙手被鎖在一個木枷裡”,意為“拘押”,後來引申出“執行”等詞義。“執”加“手”之後,“拘押嫌犯”的本義就消失了,同時意義發生了變化,衍變成“握持、駕馭”之意。或許這跟當時摯國造車的事有關,車輛需要人來駕馳,而且駕馳車輛行駛當中必須高度冷靜、認真對待,故“摯”字又引申出“誠懇”、“真摯”、“摯友”等詞義。

摯國的地望經權威考證,在今河南平輿縣一帶。從這個“輿”字可以看出,此地名就跟“車輛”有關,薛國子孫從夏到商世世代代管理造車事業,摯國定國後,也不例外。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平輿境內挖崛出摯國古城遺址,經考證為商代舊址,說明祖伊後裔“徙國於摯”至少在商朝晚期。

殷商古國——摯國,車輛製造大國,摯國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摯國最讓它聲名遠播的除了造車,還有它跟周王室非同尋常的關係。摯國曾出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子,叫太任,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中對她這樣評價:“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太任。”這個“太任”就是指當時商末的摯國公主,因為她嫁給了西部剛剛興起的周國國君季歷,生下了周文王。《史記•周本紀》記載:“季歷娶太任……生昌,有聖瑞。”周文王名字為什麼是“昌”?估計跟出生時現“聖端”有關。“昌”在漢字解釋中即興旺興盛之意,可見季歷夫婦對姬昌寄予的厚望,而對後人來說,就是因為太任生了昌後,歧周開始逐漸強盛。所以《詩•大雅•大明》中對太任稱頌謳歌,千古傳頌:“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意思是摯仲後人任家女子太任,來自殷商,遠嫁到周朝,在京都當了王季歷的新娘,王季和太任一起推行德政。

殷商古國——摯國,車輛製造大國,摯國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可見這位摯國公主太任是非常賢慧能幹的,曾扶助丈夫為周朝打下根基,後來生下姬昌,更是被人傳頌,將她視為賢德聰慧之化身,無疑將她的賢名與後來周王室的興盛聯繫在了一起。而且《列子·母儀傳·周室三母》中說她在懷孕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因此,太任又被認定為中國有史記載的實施胎教的首位母親。

殷商古國——摯國,車輛製造大國,摯國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關於摯國的結局,《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平輿有摯亭,故國,姬姓。”而唐代《元和姓纂》上又說:“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採於沈,今汝南、平輿、沈亭,即沈子國也。”原來,西周之初,周文王最小的兒子季載受封聃國(在今河南開封東北部與山東定陶縣以西範圍,見聃國篇),到了東周初期,聃國分裂出去一個沈子國,就在平輿,也就是摯國故地。這就是說,摯國在東周之初成了季載後裔的封國。

摯國退出歷史舞臺後,留下了摯姓,但這個姓氏人較少。

文/堰風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