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国——挚国,车辆制造大国,挚国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挚国为夏商古国,任姓,传说是黄帝曾孙帝喾(kù)的后代奚仲所建封国,关于奚仲,最有名的就是“奚仲造车”的故事。传说是他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车,《墨子-非儒》记载:“

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类似“奚仲造车”的传说许多权威史籍中都有所记载。奚仲因此得到夏王禹的赏识,被任为车正,主管造车之事,之后又将薛地(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封于他,薛国应该是挚国的母国。《左传·定公元年》有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意思是薛国祖先奚仲,当初居住在薛地担任夏朝的车正,后来夏朝将奚仲改封邳地(以今江苏邳州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北接薛地),而薛国由奚仲嫡系后人仲虺继承,当时已经到了夏朝末年,夏桀残暴,商汤兴起,仲虺看转时机投靠了汤,成为商汤的右相(左相为伊尹),助商灭夏后,继续世袭薛国。到了商朝中期商武丁时,薛国子孙又出了个叫祖伊的人,祖伊帮助武丁“中兴商朝”,被武丁再封于薛。据《世本》记载:“祖伊七世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按记载,挚国应该是祖伊七世后裔从薛国分裂出去的一个封国,至于何种原因“徙国于挚”,就不得而知了。

殷商古国——挚国,车辆制造大国,挚国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挚”字从手,执声,“执”的甲骨文为“人的双手被锁在一个木枷里”,意为“拘押”,后来引申出“执行”等词义。“执”加“手”之后,“拘押嫌犯”的本义就消失了,同时意义发生了变化,衍变成“握持、驾驭”之意。或许这跟当时挚国造车的事有关,车辆需要人来驾驰,而且驾驰车辆行驶当中必须高度冷静、认真对待,故“挚”字又引申出“诚恳”、“真挚”、“挚友”等词义。

挚国的地望经权威考证,在今河南平舆县一带。从这个“舆”字可以看出,此地名就跟“车辆”有关,薛国子孙从夏到商世世代代管理造车事业,挚国定国后,也不例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平舆境内挖崛出挚国古城遗址,经考证为商代旧址,说明祖伊后裔“徙国于挚”至少在商朝晚期。

殷商古国——挚国,车辆制造大国,挚国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挚国最让它声名远播的除了造车,还有它跟周王室非同寻常的关系。挚国曾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子,叫太任,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对她这样评价:“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这个“太任”就是指当时商末的挚国公主,因为她嫁给了西部刚刚兴起的周国国君季历,生下了周文王。《史记•周本纪》记载:“季历娶太任……生昌,有圣瑞。”周文王名字为什么是“昌”?估计跟出生时现“圣端”有关。“昌”在汉字解释中即兴旺兴盛之意,可见季历夫妇对姬昌寄予的厚望,而对后人来说,就是因为太任生了昌后,歧周开始逐渐强盛。所以《诗•大雅•大明》中对太任称颂讴歌,千古传颂:“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意思是挚仲后人任家女子太任,来自殷商,远嫁到周朝,在京都当了王季历的新娘,王季和太任一起推行德政。

殷商古国——挚国,车辆制造大国,挚国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可见这位挚国公主太任是非常贤慧能干的,曾扶助丈夫为周朝打下根基,后来生下姬昌,更是被人传颂,将她视为贤德聪慧之化身,无疑将她的贤名与后来周王室的兴盛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列子·母仪传·周室三母》中说她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因此,太任又被认定为中国有史记载的实施胎教的首位母亲。

殷商古国——挚国,车辆制造大国,挚国公主一胎生下八百年周朝

关于挚国的结局,《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平舆有挚亭,故国,姬姓。”而唐代《元和姓纂》上又说:“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于沈,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原来,西周之初,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季载受封聃国(在今河南开封东北部与山东定陶县以西范围,见聃国篇),到了东周初期,聃国分裂出去一个沈子国,就在平舆,也就是挚国故地。这就是说,挚国在东周之初成了季载后裔的封国。

挚国退出历史舞台后,留下了挚姓,但这个姓氏人较少。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