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陝高速米倉山隧道右線貫通

巴陝高速米倉山隧道右線貫通

經過54個月建設

隧道右線貫通

6月25日上午11點,隨著一聲炮響,經過54個月的建設,巴陝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 — —米倉山隧道進口端(右線)正式貫通。

隧道進口端(右線)的順利貫通,為巴陝高速公路實現今年 12 月底全線通車提供了保障。同時,隧道進口端(左線)還剩400餘米就能貫通。隧道進口端位於陝西省南鄭縣小壩附近,出口端位於南江縣關壩鎮,從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玉泉、大壩國有林場地下穿場而過。隧道全長13.8公里,其中陝西境內3公里。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今,隨著巴陝高速米倉山隧道進口端(右線)的貫通,這一屏障很快將被徹底打破,今後半個小時便能穿越米倉山。

巴陝高速米倉山隧道右線貫通

施工難度極大 如何攻堅破難?

“米倉山隧道已建了 4 年多,是因為隧道的施工環境太惡劣了。”施工方負責人稱,隧道地質複雜,瓦斯、軟弱圍巖、溶洞、突水湧泥、高地應力、大變形、高地溫、巖爆等不良地質較多。特別是高地應力不同於一般的巖爆區,具有衝擊性強、複雜性高和突發性等特點,施工難度極大。

這條隧道建設是如何攻堅破難的? “首先在豎井施工工藝上實現了突破,並開展了公路隧道超深豎井施工工法與安全控制體系專項研究。”四川巴陝高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緒文說,米倉山隧道豎井深達 430 米,地下風機房聯絡風道就達 1 公里多,受地形限制,整個豎井施工僅限於從上至下的全斷面法施工,安全壓力在國內在建隧道項目位於前列。

為保證高效推進施工,米倉山隧道豎井工程充分借 鑑 煤 炭 行 業 的 經 驗 ,在 工 法、設 備 上 進 行 優 化 。 首 次 採 用 單 層 模 築 砼襯砌和短段掘砌混合作業,取代傳統工法的複合式襯砌與長段單行作業掘砌方式,保 障 了 施 工 安 全 與 進 度 。 首 次 採 用 柔 性防護網防硬巖巖爆,變被動防護為主動防護 ,有 效提 高 了 時效 性 、安全 性 與 經濟性,掘進效 率 提 升約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