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挺 方便,可就是拐彎太多!

公車挺 方便,可就是拐彎太多!

文/申弓 圖.網絡

第一次搭乘欽州公車

申弓

因為車子轉讓,因為尚未購回新車,也因為今天的雨下個不停,當然也因為有事要到市行政信息中心,便決定乘坐公車。其實也挺方便,在家門口不遠處就有個公車站,平時雖然不乘,可出入時早已認熟了。撐把雨傘,站了不大一會,公車來了,車頭頂上寫著19路。上車交費,才是一元錢,很划得來。可這19路不到行政中心,也就是說,中途還得換乘。在哪換?換哪路?自然是一無所知了。

問過司機,說是在商業大廈換乘8路。因為是本地人,這地名熟到不能再熟的了,便安心地坐下來。約莫轉了幾個彎,報過幾個站,商業大廈到了。我便下來,換上了8路車。時間是9:03分。一看窗口貼著的路線圖,約有十多個站,好在人不多,很容易便找到了座位。平時坐在小車裡,低低的,現在坐在公車裡,地位一下子提得老高,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兩旁的街景盡收眼底,一些平時不大上眼的建築及門店,在高處看來竟是特別地上眼。汽車走了一段直路,由商業大廈到金灣,到一中,到車站,本來行政中心是直走的,汽車卻向右拐了個90度,進入新陽路。本以為走出新陽路便可上行政中心方向,可誰知又是一個向右拐了90度,入新華路,到了新華路口,汽車不但沒有往回拐,又是一個右拐90度,上了新興路,經舊市委、二中、實驗小學。假如一直開,那不一會便要回到剛才上車的地方了。來到路口,汽車一個向左90度,拐上了南珠路,直奔一橋,過信用大廈,穿五里橋,來到揚帆大道,這才一個左拐90度,出新二中,再右拐90度,上了永福東大街,這才算是通往行政中心的正道,我一看掛鐘9:35,前面還得拐到悉尼陽光城,才兜回頭入興桂路,到達終點站正好是9:52分。也就是說,從登上這8路車到下車,整整用去了49分鐘,加上前輛19路車用去了15分,一共用時64分鐘!這汽車跟走路相差無幾啊,假如是騎自行車的話,一定早到了。讓我心疼的是,來一趟行政中心,就花了54分鐘,還有回程的路呢?

公車挺 方便,可就是拐彎太多!

一元錢真的划算嗎?由此而想到了平時擠公車上班的大哥,還有象大哥一樣的更多的無車族,他們的每天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們把多少的寶貴時間耗費在了這彎曲的路上?誰也算不清。還有夏天裡的滿身汗騷,冬天裡的一襲風雪,連同這老牛破車一樣的速度,心裡默唸著的時間,時間,金錢,金錢,青春,青春,生命,生命......

我只一介平民,搭乘一回有如此的感受,我不知道那些連進飯堂也乘車的官員們,假如他們哪一天也來乘坐公車,他們又會生出什麼樣的感受,做出什麼樣的改進來

公車挺 方便,可就是拐彎太多!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說集《蜜月第三天》《粉紅色的信箋》《邀舞者》《沈祖連微型小說108篇》《聖潔》《男人風景》《申弓小說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親的紅裙子》《有奈無奈》《得意忘形》《前朝遺老》《廣西當代作家叢書.沈祖連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文學最高獎銅鼓獎、中國小小說最高獎金麻雀獎。部分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等國家大書。有作品被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廣西欽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