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段下的蟹状星云,简直美翻了!

多波段下的蟹状星云,简直美翻了!

蟹状星云

作为查尔斯.梅西耶制作的梅西耶星团星云表(非彗星天体)第一个记录的天体, 蟹状星云被编号为M1。蟹状星云实际上是一颗超新星的遗迹。公元1054年,地球上的人类目睹了这颗大质量恒星死亡爆炸时扩张的碎片。通过将电磁波谱的数据呈现在可见光波段内,这张华丽的新影像展现了蟹状星云在21世纪的样子。来自太空中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数据(X射线波段)、牛顿X射线多镜望远镜的数据(紫外线波段)、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可见光波段)、斯皮策望远镜的数据(红外波段)分别呈现了紫色、蓝色、绿色和黄色的色调。来自甚大阵射电望远镜(地面上)的无线电波长数据呈现为红色。影像中心附近的亮点是一颗一秒钟自转30次的中子星,它是蟹状星云的脉冲星,是现代天文学家最熟悉的奇异天体。这颗坍缩的恒星遗骸向外辐射强大的电磁波(从长波到短波),就像一个宇宙发电机。蟹状星云跨度约12光年,距离地球6500光年,位于金牛座方向。

多波段下的蟹状星云,简直美翻了!

蟹状星云(M1,或NGC 1952)位于金牛座ζ星东北面,距地球约6500光年。它是个超新星残骸,源于一次超新星(天关客星,SN 1054)爆炸。气体总质量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直径六光年,现正以每秒一千公里速度膨涨。星云中心有一颗直径约十公里的脉冲星。这超新星爆发后剩下的中子星是在1969年被发现。其自转周期为33毫秒(即每秒自转30次)。

多波段下的蟹状星云,简直美翻了!

对蟹状星云最早的记录出自中国的天文学家,公元1054年的七月,中国的一位名叫杨惟德的官员,向皇帝奏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客星”。英国的一个天文爱好者(1731年),1771年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在制作著名的“星云星团(M)表”时,把第一号的位置,留给了蟹状星云,编号为M1。

多波段下的蟹状星云,简直美翻了!

1892年美国天文学家拍下了蟹状星云的第一张照片,30年后天文学家在对比蟹状星云以往的照片时,发现它在不断扩张,速度高达1100公里/秒,于是人们便对蟹状星云的起源发生了兴趣。由于蟹状星云扩张的速度非常快,于是天文学家便根据这一速度反过来推算它形成的时间,结果得出一个结论:在900多年前,蟹状星云很可能只有一颗恒星的大小。因此1928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首次把它与超新星拉上了关系,认为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遗迹。

在西方的史料中,没有找到相关的任何记录,但在中国的史料中,却找到了很多有关1054年曾有过超新星剧烈爆发的珍贵记录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