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撤资、宝能接盘,自主品牌能取代合资品牌吗?

铃木终于要离去。

与中国整车进口关税调整的重磅新闻相比,铃木汽车将在中国停产的消息显得有些落寞。在经过长时间的传言与辟谣之后,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并未让太多人觉得意外。

铃木撤资、宝能接盘,自主品牌能取代合资品牌吗?

早在2016年,业界就有消息称长安铃木要解散,今年5月份又传了一次。综合去年以来各个渠道的信息来看,近日铃木汽车宣布在中国停产的计划并不会马上落实,但这一天到来是迟早的事情:合资公司之一长安铃木已经在讨论解散以及解散之后的资产分割问题,另一家合资公司昌河铃木的进度则更快一些。

事实上,日本铃木已经于6月15日从昌河铃木撤资,股权由昌河铃木100%持有。多年以来,昌河铃木发展并不如意,产品竞争力止步不前,营销乏力,而在昌河汽车并入北汽之后,北汽只将昌河汽车看作是自主战略的重要版块。昌河汽车卸下铃木轻装上阵,如此看来,乃为利好。曾经在微车领域的技术合作,使昌河借力铃木完成了初期的技术积累,实现快速发展。时代变迁,铃木黯然离场,23载岁月只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段经历,愈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带给中国的汽车企业。

铃木撤资、宝能接盘,自主品牌能取代合资品牌吗?

目前有消息显示,宝能汽车的人已经入驻昌河汽车。

其实早在2017年年底,宝能集团在入股观致汽车还未尘埃落定之时,就同时在与昌河铃木接洽。有内部人士认为,昌河铃木经营不善,估值很低,资质又都是齐全的,对于急需造车资质的宝能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半年之后的今天,铃木退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已成定局,而宝能在掌控观致汽车之后,仍然在酝酿入股昌河铃木。一退一进之间,业内应该关注的不仅是铃木这一品牌的历史与未来的去向,还有中国汽车市场的嬗变。

铃木撤资、宝能接盘,自主品牌能取代合资品牌吗?

以铃木为代表的落后老牌外资企业的确岌岌可危,已成弱势,包括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甚至菲亚特等。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市场表现节节败退,不论是新产品导入还是产品宣传方面都跟不上市场的节奏。

而另一方面,宝能这样的“野蛮人”看起来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但其战略与发展前景其实也备受质疑。例如,宝能在西安、广州、昆明等地设置新能源汽车基地一直被疑有“圈地”之嫌,观致汽车今年以来销量的攀升,也被认为是宝能集团内部左手倒右手的自我消化。

铃木撤资、宝能接盘,自主品牌能取代合资品牌吗?

综合来看,在中国这个年销3000万辆量级的汽车市场上,目前深谙中国汽车市场规律,用产品和中国消费者对话,掌控局面的还是以吉利上汽等自主品牌,以及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为代表的一线阵营。他们较为常规的发展规划在媒体报道中显得平淡无趣,但正是这些企业占了这个市场大部分份额。

不管是已经败退的铃木、菲亚特,还是尚在萌芽中的宝能以及蔚来、威马等新创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