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製劑如何防治作物疑難病害?

中草藥製劑在解決疑難病害上的突出效果是基於其具有醫養結合、安全性高、作用廣譜、傳導性好等特性:在殺菌防病的同時為作物補充營養,增強其抗病抗逆能力、在作物敏感期可以早用藥提前防治,病症顯現時可以通過提高濃度、縮短間隔期、立體化用藥、復配用藥進行重治,並且對真菌、細菌、病毒特別是生理性疊加侵染性病害都有很好的作用,藥液被植物吸收後可隨之代謝循環上下傳導,將潛藏在內部的病菌殺死,傳統用藥只能殺死植物表面的病菌,沒有傳導作用,不能深入的殺死潛藏在植物植株內的病菌,還有中草藥製劑含有的魚腥草素,具有修復傷口,阻斷病菌入侵途徑的作用。具體如下:

1,醫養結合:中草藥製劑中含有大量的能夠直接殺菌、抑菌的次生代謝產物和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多種營養物質,如生物鹼類、酚類、黃酮類、魚腥草素、多糖類、多肽類等。同時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打開作物的次生代謝,產生化感物質,殺滅病菌、提高抗逆性,對病害發生進行有效防控。而且其中的魚腥草素具有修復傷口的功能,阻斷病原菌的侵染途徑。

2、早防:針對桃樹穿孔病、芒果角斑病、桃黑斑病等疑難病害可在萌芽、展葉期以中草藥製劑噴霧進行早防,萌芽、展葉期是作物較為敏感的時期,傳統用藥易產生藥害,然而此時植物組織幼嫩,蠟質層薄、氣孔大,抗性弱,易被病菌侵入,正是進行預防用藥的關鍵時期,中草藥製劑因安全性高可在這時早用,提前殺菌、修復傷口;另一方面中草藥製劑可以顯著提高植物POD和PPO的酶活性以及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可以產生殺菌物質;能夠使葉片提前木栓化,很早的進入光合作用創造大量養分養樹,且木栓化之後病菌和害蟲侵染不動,降低了發病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