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溫江實踐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日前,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正順利召開,作為會議現場參觀點位之一的溫江區,已建成較為成熟的“區中心為樞紐、鄉鎮服務站為支柱、村社區服務室為觸角”的三級實體平臺,探索建立起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標準、服務質量標準、創新人才供給機制,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四川樣板。

這些法律服務平臺、中心和體系到底如何運作?都有什麼特點?又是怎樣為老百姓提供便利?今天,就讓溫小法帶領大家一探究竟!

01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溫江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中心位於溫江區政務服務圈內,面積1200平米,於2017年8月28日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日均來訪群眾500餘人次,接待群眾諮詢1572人次,為城鄉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1926人次;今年前4月,公證辦理各類案件2581件,全區每萬人擁有法律服務工作者3.23人。

中心採取“前店後廠”佈局,前臺設置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服務、人民調解、司法鑑定和綜合服務窗口,後臺設置業務審批辦理、心理諮詢、糾紛調解、遠程探視等功能區。這裡設有集成展示司法行政各項業務的可視化平臺,還有智能法律機器人“溫小法”,隨時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諮詢解答服務。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02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和盛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為代表的鄉鎮級法律服務平臺

按照規範化司法所標準打造的和盛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共有三層樓,佔地340平米,一樓設置“一站式”服務大廳,由既懂業務又懂群眾的基層科老科長擔任“大堂經理”。二三樓設置人民調解室、社區矯正人員遠程探視室、文創工作室等,為群眾提供個性高效的法律服務。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03

下面,讓我們走進光華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經 驗 總 結

1、線上線下,實體網絡平臺同步打造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2、需求導向,編制服務分類供給清單

溫江區從服務對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先後與四川大學、西南財大進行公共法律服務實證研究課題合作,面向群眾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需求調查”;以“法律七進”活動為載體,組織100餘名律師、公證員、機關幹部、法律服務志願者,深入不同行業領域,開展法律服務需求摸底;同時在今日溫江報、金溫江APP、溫江公眾信息網等區內媒體,面向全社會收集法律服務需求。通過對收集信息的分析,梳理出13類100餘項法律服務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全區校地合作機制,向駐溫高校“借智借力”,將服務產品化,根據不同平臺、不同服務對象,分層分類編制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產品清單”,確保公共法律服務“適銷對路、服務精準”。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3、統籌利用,激發現有服務隊伍潛能

隨著全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建設的推進,發現“店”是越開越多,“店小二”卻越來越不夠用。人員不增加、服務不打折的困難怎麼解決?

挖掘內部潛力,把公證律師、人民調解等業務科室的崗位全部往區中心窗口調整;將5名懂群眾語言熟悉法律事務的老同志充實到各鎮(街)分中心(服務站);全局10名具有法律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全部派往服務一線。

購買外部服務,為區中心配備了坐班律師,各司法所統籌轄區內駐村(社區)律師、鎮(街)黨政機關自聘顧問律師,充實本級公共法律服務隊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員捉襟見肘的困難。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温江实践

溫江區在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過程中,進一步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提升了社區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行政力量、社會力量、高校師生的深度參與,激活了法治建設的有生力量,走出了一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溫江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