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放著鐵飯碗不幹,他偏要折騰,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他就是九牧王的創始人林聰穎。

自1989年從事服裝生產以來,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聰穎基本上都穿自家的衣褲,公司核心產品連續十多年在男褲市場穩居第一位,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西褲大王”。

林聰穎是典型的閩南企業家,白手起家,勤奮、踏實、敢想敢拼,放著鐵飯碗不幹,他偏要折騰,從一條西褲起家,如今造就百億男裝帝國,這位“中國褲子大王”是怎麼做的?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01

辭職下海:幾番折騰選準西褲創業

林聰穎1960年出生在福建晉江,24歲那年,在妻子的眼淚中辭去了糧食局的鐵飯碗下海創業。

他從小就有三個勵志要做的行業,一是糧食,因為大家都要吃飯。二是服裝,因為人們都要穿衣,三是剪頭髮,理由同上。

辭職後的林聰穎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糧食生意,但出師不利,由於合夥人的原因,林聰穎不僅賠光積蓄,還欠下了4萬多元的債務。

1985年的春節,在逼債中,他揣著200元錢去江西九江推銷拉鍊。在同當地的服裝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林聰穎發現了一個商機——服裝零售很有市場,而且利潤豐厚,他通過父親找來一批貨源,在青島開了一家服裝零售店。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1989年,做服裝零售生意小有積蓄後,他回到老家晉江市磁灶鎮準備辦服裝廠,但遭到家人一致反對,其中有一條“你只做過服裝零售,對製衣技術能瞭解多少?”林聰穎固執地堅持著。

靠著積蓄和跟親戚借來的1.8萬元,創業的原始資本共有7.2萬元,然後,他向磁灶鎮政府租了500平方米的場地,買了幾臺二手鎖邊機和裁床、縫紉機,再到附近的城鎮請來老裁縫,在對工人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培訓後,九牧王的前身誕生了,服裝廠是辦起來了,卻並非一帆風順,林聰穎用了4年才彌補上經營的虧空。

為什麼會選擇褲子作為入門產品呢?林聰穎最近一次接受採訪時揭秘:因為褲子的進入門檻相對比較低,而且變化也較小。“男褲變來變去也只在四五個口袋上,所以我們認為,選擇褲子作為品類進入相對風險會比較小”。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02

發展關鍵:低成本擴張戰略搶市場

“我們一開始就把非常有限的資源用在渠道建設上,那麼我們建工廠的錢就沒有了。”因為創業之初,各種資源都非常有限,所以,九牧王採取的是低成本擴張戰略。

“我們一開始就把非常有限的資源和資金都去構建資源終端,我們在每個省省會設立了自己的辦事處以及分銷機構,因為錢用在渠道建設上,那麼我們建工廠的錢就沒有了”,林聰穎說,工廠在2000年之前都是採用租賃形式。“比如我們曾租過的一個服裝廠,因為基本上停產,所以花了很少的錢租過來,那裡有現成的工人、現成的設備、現成的廠房,只投入了幾十萬就建立了一個服裝廠。

此外,還向一些倒閉服裝廠提出租賃。”林聰穎說,就是通過這種低成本擴張戰略來完成了九牧王的擴張。

九牧王的擴張史上,1995年是個很重要的節點。當年的一次聚會上,林聰穎發現一位朋友西褲的面料很有特色,是一種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面料。這種面料不但看起來垂墜感極佳,摸起來手感也很細膩,林聰穎判斷這極有可能成為引導市場潮流的新面料。

經過調查,他發現這種叫“重磅麻紗王”的面料,是一家臺商紡織企業剛開發出來的新品種,在市面上只有零星的銷售。

機會!林聰穎內心一陣狂喜:用它做成的西褲必然在市場上引起轟動。

看準了就幹,九牧王拿下了重磅麻紗王在大陸的獨家代理權。以此為契機,九牧王對當時的生產工藝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造、革新。

然而,出乎林聰穎意料的是,生產部門對此不以為然,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父親,九牧王分管生產的副總。他認為,九牧王的西褲工藝在同行中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如果現在進行改革,一來會增加財務投入,二來時間上也很吃緊。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最終,林聰穎說服父親,推進改革,並改進了20多項工藝。正如林聰穎所料,重磅麻紗王系列西褲一上市就引起了轟動,從1995年6月到1996年底,麻紗王系列西褲累計銷售400多萬條,銷售額超過1億元,創下了單品種銷售的奇蹟。

03

敢想敢拼:堅持在時裝領域做大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從最開始只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到西褲第一,林聰穎停不下來。完成本身的原始積累後,將企業做大做強就成為一種使命,他甚至在夢中也在思考企業的戰略和未來。

到2000年,九牧王西褲已經擁有超過20%的市場份額,在西褲行業遙遙領先。為了實現九牧王的戰略突圍,林聰穎不敢掉以輕心。

超越,就拿最得意處開刀。很快,九牧王給自己重新定位:以西褲為核心,以男式西服、男式休閒服飾為兩翼。從2000年正式涉足男裝領域,不過短短7年時間,林聰穎就將企業帶到了具備上市的規模。

2011年5月30日,九牧王在上交所上市。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從西褲企業到男裝企業,再到服裝類上市公司,林聰穎沒有給自己任何安於現狀的理由。他給九牧王定的長遠目標是要成為國際知名的服裝品牌運營商。他所規劃的九牧王的未來,除了繼續強化九牧王品牌的市場地位,還要提升多品牌的運作能力,向高端及設計師品牌延伸。

敢拼,是閩商的普遍特質,手裡有一元錢,借一元錢繼續投資曾被認為是閩商的思維特質。“現在還敢拼,還在拼,一個做企業的,連試錯的勇氣都沒有,成功的機會是很少的。”林聰穎說。不過他承認在看慣了民營企業家三十年來的起起伏伏後,他會思考九牧王應該如何吸取教訓,做決策也會相對謹慎。

“我希望的是把一口井挖十米寬,一百米深,而不是希望他挖一百米的寬,然後只有三米的深,專注本行,不要太貪心。”

04

經營之道:三大平臺七種“武器”

經過數年深耕,九牧王一直以鳳凰涅槃的姿態進行著自我革新:無數次的戰略變革、業務變革、組織變革、產品升級、品牌重塑。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當前,九牧王圍繞服裝主業,開展三大服裝平臺的多品牌建設並初具規模,三大服裝平臺包含:精工質量平臺、時尚品質平臺、個性潮流平臺。

其中精工質量平臺包含:JOEONE主品牌、高端褲品牌VIGANO;時尚品質平臺包含:NASTY PALM、ZIOZIA;個性潮流平臺包含:FUN、GARFIELD BY FUN、BEENTRILL。每一個品牌都專注自身的細分市場,擁有自己的風格,不斷豐富產品維度,提升品牌深度,讓更廣泛的顧客體驗到精英時尚生活的舒適與幸福。

同時九牧王實現了全渠道佈局終端銷售網點,通過多種營銷渠道將腳步遍佈中國31個省份,線上同步壯大電商購物平臺,組建立體交叉營銷渠道系統,以新零售的形式,打通線上線下壁壘,將傳統零售業進行創新性融合。

林聰穎正帶領九牧王踏上重塑品牌的新徵程:而“品位、擔當、信心、專注、精確、轉型、牧心”,這些九牧王的氣質,會是他征戰市場的“七種武器”。

品味、擔當:林聰穎表示,之所以同陸毅展開代言合作,就是欣賞他的陽光正氣,對工作和生活皆有擔當。這樣高顏值、有品位、有修養的形象,能更好的詮釋九牧王推崇的“新紳仕主義”精神,助力九牧王打造一條差異化的品牌之路。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信心:“很多人都認為服裝業是一個傳統產業,但我相信它其實是一個朝陽產業,因為服裝是民生必需品,所以服裝行業不是傳統產業。”與外界對實體經濟的擔憂相比,林聰穎對自己所處的鞋服行業非常樂觀,而且認為行業的很多企業其實活得不錯。

精確:通過把一些無效低效的門店進行改造或關閉,九牧王建立了一套VIP管理體系,更重視客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什麼,客戶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樣的產品,精準營銷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穿著體驗,更好的產品甚至生活方式,持續滿足消費者需求。

轉型:通過流程改造、整體機制的改變,帶來了利潤的增長。在過去兩年的戰術調整中,九牧王重新規劃了渠道、商品、推廣和價格,特別是進行了零售轉型,這是最重要的變革點。通過產品的風格化和性價比調整,以及零售轉型的提升,更好地落地,整體業績得以提升。

專注:“專注是很重要的,九牧王已經在這個行業裡面專注了二十八年。”他說。“23000針縫製,30次熨燙,5600人的共同努力,800萬條人體曲線數據,108道工序,100%的檢驗,成就一條九牧王男褲。”這是一段耳熟能詳的數據,這也是九牧王專注精神之所在。

放棄鐵飯碗200元起家,靠一條褲子,年入25億,撐起百億身家!

牧心:牧心者牧天下,這是九牧王人都熟知的一句話,也是九牧王一直以來的經營哲學。“牧心者牧天下指的是牧員工的心、牧社會的心、牧消費者的心、牧供應商的心。”林聰穎對於“牧心”理念,已然自成一套體系。

05

發展戰略:全渠道、多平臺融合發展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聰穎先生髮布了集團五年(2017-2021)發展戰略佈局,即:產融結合,圍繞服裝主業,開展三大服裝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面向新興產業投資。

其中,在服裝主業上,以“平臺化、多品牌、全渠道”為戰略重心,圍繞“精工質量平臺、時尚品質平臺、個性潮流平臺”的三大平臺特性進行多品牌建設,實現全渠道的深度融合與覆蓋,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的同時,引領一種有格調、有品味、有擔當的新生活方式。

財報顯示,九牧王公司2017年營收為25.65億元,同比增長12.94%;淨利潤為4.94億元,同比增長16.81%。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共有實體門店2633家,其中加盟店1836家,佔總實體店數量的6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