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好意思,我们两个都留!

每个朝代的更替都少不了以民心为本的规律,当统治者打下天下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常会许以福利于民,低税,大赦天下等等。也有个别的统治者以凶狠残暴的手段强行统一民心。

明末清初时,清朝皇太极发动伐明战争时就说了,明人只要投降,那就是清朝的人民,以平常心对待投降者,如果有对投降者劫钱,不把投降者当人看的杀无赦。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好意思,我们两个都留!


后来战争胜利,明朝名存实亡。聚集起来的汉人比满人总数多好几倍,强势的汉文化不断冲击满文化。皇太极为了弱化汉族人民意识,强化满族人民意识,改掉了很多的城市名字,以及职位名字,像固山额真,牛录额真这些官名,总兵、副将这些名字都不让叫了。穿的衣服也要改,统一改成了满洲式样的服装。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好意思,我们两个都留!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作为辅政王,国家大事基本都有多尔衮决定。多尔衮为了解决统一文化的问题,颁发了“剃发令”这一强制性举措,可汉族自古以来就有“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以”的道理,你让我剃发,这不是让我们做不孝人?孝是天大事,比人命大,不剃。

当然也有少数为了讨好满人的早早剃了头发,多数人都在默声反抗。多尔衮一看这剃发进度慢吞吞的始终无法推进,直接下达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此时清廷基本统一天下,强权当头,不少百姓哭着喊着被强制剃了头发,也有宁死不屈,死不剃头的被砍了头。也有因此而进行反清抵抗,坚守明人身份的百姓,如江阴城的六万人,也是最悲壮的举义运动。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好意思,我们两个都留!


清朝统治后,江阴知县换成了方亨,人们不从剃发令,他竟然想以杀树威,幸被及时发现。大家都推举陈明遇为首,江阴百姓正式走上了捍卫头发,正式反清的道路。

消息传开了,为了维护清廷统治,多尔衮当然不能允许,派兵进行征讨。江阴百姓团结一心,清除内部奸细,多次抵御小规模战争。陈明遇深知自己没有才能抵抗大规模军队,请出了阎应元。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清军的诱降,心理攻击和多次攻城都不能奏效,甚至还被斩了好几个将领。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好意思,我们两个都留!


江阴城被围,阎应元不断组织百姓进行顽强抵抗,一边发声向外求援,可24万清军就在门口,援兵来了就死。清军低估了百姓抵抗心的强大,多次劝降无果,多次进攻无果,最后大炮塞狼烟,趁江阴百姓看不见一举拿下江阴城。

阎应元被抓穿骨而死,清军对江阴进行了长达十日的屠城。江阴男人拿武器站着死,妇女贞烈,皆以先死为荣。江阴六万人,最后只有五十几人幸存,而清军在此役中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