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红利消失?这两大“淘品牌”联姻抱团发展

随着电商红利逐渐消失,“淘品牌”们曾组团上市需求资本支撑,但在IPO之路上纷纷折戟,在历经2年多的胶着后,“淘品牌”们转而选择抱团发展。

日前,御泥坊母公司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家汇”)发布公告拟收购阿芙精油。

电商红利消失?这两大“淘品牌”联姻抱团发展

对于两大“淘品牌”之间的并购,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之前以打造单一“爆款”优势的“淘品牌”在线下靠“单腿”难以走路,必须通过多元化拓展加速线下渗透,资本并购的风儿可能还会再吹一阵。

御泥坊拟收购阿芙扩版图

“淘品牌”在前些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一时间炮制出各种“网红面膜”“爆款口红”,这些发轫于淘宝平台,深谙电商营销之道的日化美妆品牌霸占了线上单品销售的榜首。其中,“线上销量第一的面膜”御泥坊和“线上销量第一的精油”阿芙精油,都是“淘品牌”的代表。

电商红利消失?这两大“淘品牌”联姻抱团发展

日前,御家汇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标的公司为主营阿芙精油的“阿芙”品牌母公司北京茂思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茂思”)。公司股票自2018年6月1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御家汇在公告中并未透露此次收购具体金额,称“目前该资产收购事项仍处于洽谈阶段,双方正在积极协商沟通中。”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御家汇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护肤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产品品牌主要有“御泥坊”“小迷糊”“花瑶花”“师夷家”“薇风”等几大品牌,代理的海外品牌包括丽得姿、城野医生等。2018年,御家汇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被称为“IPO电商第一股”。

阿芙精油和御泥坊一样都是淘宝红利期迅速崛起的初代“淘品牌”,2006年阿芙精油品牌创立,2009年入驻淘宝,第二年线上销售额就超过了2000万元。

截至目前,阿芙精油已连续4年占据淘宝全网精油销量第一的位置,除精油外,其还扩展了唇膏、妆前乳等美妆产品以及洗护用品。

阿芙精油将“卖身”御泥坊的消息传出后,有媒体公布了阿芙创始人孟醒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他在信中证实,阿芙将并入御泥坊。信中指出,阿芙精油将学习御泥坊精细化运营的经验,受益于其强大的供应链资源;而御泥坊将学习阿芙精油在线下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实体店部分的渠道经验,以及创意营销策略的经验。

“淘品牌”上演“大鱼吃小鱼”

按照原来的计划,阿芙精油将于明年继续冲刺IPO,如果顺利有望于明年年底上市,而此次收购案完成后,阿芙精油将直接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认为,近些年“淘品牌”几乎全军覆灭的IPO揭开了“淘品牌”行业生存的底牌——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导致IPO之路困难重重,管控能力不足导致线下实体店业绩惨淡,被“圈养”着的线上渠道红利又大不如前,“淘品牌”们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焦灼。

电商红利消失?这两大“淘品牌”联姻抱团发展

2016年,阿芙精油、韩都衣舍、裂帛、韩后等十多家“淘品牌”联名建议阿里巴巴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帮助商家准备上市前的一些资料,上市之风悄然刮起,即使如此,多数“淘品牌”并未如愿成功上市。

裂帛、十月妈咪先后撤回了IPO申请,茵曼母公司汇美中止IPO,三只松鼠IPO申请被取消审核,韩后IPO也没了下文。而阿芙精油最新一轮的公开融资还停留在一年多以前,2017年5月10日,阿芙精油和河狸家共同获得由IDG资本领投,利鼎投资跟投的3亿元投资。

据悉,阿芙并入御泥坊后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但高管团队不会有大的变动。“本来我们奔跑在明年才冲刺IPO的道路上,最早也要明年底才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而现在,通过一次愉快的合并,我们会很快成为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一部分。”孟醒说。

而顶着“IPO电商第一股”的御家汇过得也并不好。此前因为过度依赖面膜品牌,御家汇在IPO期间被多次质疑,根据御家汇的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御泥坊单个品牌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高达88.91%、85.25%和 82.07%。

而御家汇旗下多个品牌中只有御泥坊、小迷糊两个品牌的营业收入破亿元,且分别为9.58亿元和1.11亿元,差距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御家汇旗下的产品品类也较为单一,面膜类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高达78.05%、84.17%和85.94%。虽然上市后启动了多品牌战略,但目前收效甚微,御家汇对主品牌御泥坊的销售依赖仍然明显。

冯建军同时指出,在这次收购中,阿芙的得益会更多。“多个淘品牌相继倒下,阿芙依靠屈臣氏还在苦苦支撑。但在线下渠道靠单腿是很难走路的,而御泥坊在面膜品类中已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IPO跨栏成功也说明其是阿芙精油可以依靠的大树。”冯建军表示,未来,资本并购将会出现在更多的“淘品牌”之间。

【作者】 彭颖

【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