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不“封閉”!劉昕闡述如何自下而上在騰訊做開源

雷鋒網6月26日消息,由The Linux Foundation主辦的旗艦年度開源盛會LinuxCon + ContainerCon + CloudOpen(LC3)進入第二天的議程,騰訊剛剛成為Linux基金會的白金會員,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劉昕以騰訊開源顧問和Linux基金會董事身份發表題為《如何自下而上在騰訊做開源》的演講。

在外界看來不那麼開源的騰訊,甚至還有些“封閉”,騰訊打算如何做好開源?

“做開源,騰訊認真了”

2010 年的“3Q大戰”是騰訊從封閉走向開源的分水嶺。

2010到2015年,騰訊首先在內部倡導開源,提倡“開放、共享、合力開發”的研發模式,可靠組件公司內部實現複用,減少重複造輪子,提升效率。

“這是一個觀念和習慣培養的過程,大家先通過內部開源試水,好的項目會跨團隊、跨部門、跨業務得到廣泛使用,這是對外開源的基礎”,劉昕表示。

“2016年,騰訊開始有非常優秀的開源項目在Github上公佈,那個時候,一個項目的從內到外經過的開源合規審核需要長達3個月之久。對於公司做開源來說,尤其是在和基金會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都發現,合規是基礎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一年,我們精耕細作,完善開源合規流程,與法務同事合作,效率翻了3倍。”

從時間線來看,騰訊前幾年的開源更多在內部,進展相對緩慢。雷鋒網瞭解到,到2016年底,騰訊正式發佈的開源項目共計 36 個。

而2017全年,騰訊就開源了將近20個項目,2017年以前騰訊開源是從無到有,2017年之後才是從有到快。

這20個項目覆蓋雲計算、騰訊遊戲、騰訊AI、騰訊安全、小程序等相關領域,其中不乏世界排名前十的前端開發工具WeUI,閱文集團、科大訊飛等公司都廣泛使用的微服務框架TARS,可以快速建立大規模機器學習平臺的AI開源項目Angel等受國際社區高度認可的優秀開源項目。

“做開源,騰訊認真了”,劉昕此番話並不是說說而已。

在第一日的議程中,騰訊正式成為Linux基金會白金會員,同時騰訊宣佈將其兩大自研開源項目——高性能RPC開發框架TARS,及其輕量化名字服務方案TSeer貢獻給Linux基金會,TARS和TSeer已經在騰訊內部打磨十年之久,並在手機QQ瀏覽器、應用寶、手機管家等160多個核心業務、5萬多臺服務器上廣泛應用。

雷鋒網瞭解到,截止到2018年6月,騰訊發起的開源項目累計在GitHub獲得了近15萬Star,騰訊現在的開源項目的社區數據指標中,GitHub Star數最高的WeUI項目已經有1.9萬個Star,超過1萬Star數的項目有5個,超過5000 Star數的項目有9個,超過3000的有16個;騰訊開源提交數Commits最高的10個項目中,平均社區提交的Commits佔開源後總體Commits的25%。

自下而上做開源

“騰訊到底適不適合做開源?我想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劉昕一句話回應了外界對騰訊做開源的疑惑。

腾讯不“封闭”!刘昕阐述如何自下而上在腾讯做开源

他分別從三個層面作出闡述,從外部環境來看,隨著主流的開發平臺Linux, Android等逐漸開源化,IT產業想要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擁抱開源可說是當務之急。

從騰訊內部的技術積累來看,騰訊內部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完整,有超過8000個開源項目,橫跨各個技術領域,經過海量用戶驗證。騰訊能夠源源不斷向開源社區輸出優質開源項目。

從生態機遇來看,開源能夠很好的服務於騰訊重點戰略方向,例如作為騰訊雲的Paas、Saas服務封裝,推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或者通過行業標準的制定領導下一代的技術創新。這些都是開源能夠給騰訊帶來的生態機遇。

腾讯不“封闭”!刘昕阐述如何自下而上在腾讯做开源

一張圖列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開源的不同,但是兩種路徑面臨的困難和具備的推動力不盡相同。

那麼,自下而上做開源,相對於自上而下來說有哪些優勢?

劉昕表示,首先通過內部競爭並開源出來的技術是得到了廣泛實踐驗證的,這是項目的質量強有力的保證;

第二,相對於聘請專職開源人員來維護,通過完善的社區治理規範和機制,更能夠保證項目不受某個人的離職或者轉崗的影響;

第三,自上而下的戰略容易受KPI的導向或者與現有業務做緊密捆綁,很難實現長期價值的積累,或者允許創新發力,推動新興技術的開源,因為戰略的制定有時跑不過創新的速度。

雷鋒網認為,與其說是騰訊選擇了自下而上做開源,不如說因為騰訊之前從內部做起的開源模式已經打好了自下而上的基礎。

“無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有幾點是共通的,從技術驅動走向商業戰略,從部落到聯盟,建設健康的開發者生態,實現共贏,最後,最重要的,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劉昕最後強調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