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就像是一隻快速移動的野獸,其所到之處所帶來的新趨勢和新技術層出不窮。去年,我們預測了無服務器和Kubernetes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而“三大”供應商將保持對市場的控制。
其中一些觀點是正確的,但是無服務器仍然只是處於討論中,很少得以實施。同時,去年微軟和谷歌也開始了對AWS市場份額的搶奪。而今年,我們並不覺得無服務器或Kubernetes會走向某某處,但是隨著應用的增加和企業尋找利用這些新的工作方式的方法,它們將繼續發展。
Forrester分析師Dave Bartoletti在其2019年雲預測報告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2019年是企業廣泛使用雲來為數字化轉型努力提供動力的一年。在該報告中,分析師們接著表示:“2019年,雲計算會被精簡為一種將顛覆性想法轉化為驚人軟件的最佳方式。”
儘管這看起來只是個行業術語,但它背後也有研究支持,Forrester預測全球雲計算市場將在2019年超過200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0%。
以下是一些關於雲計算在2019年的發展方向的預測,包括哪些技術和為該行業提供動力的大型供應商:
混合雲騰飛
隨著去年Outposts的發佈,AWS終於承認,它需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為那些將應用程序託管在自己的數據中心的客戶提供更友好的混合雲環境。
對於一個一直看好每個應用程序都可以成功進行雲遷移的供應商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倒退,但似乎有些客戶已經通過AWS得到了真正的混合雲解決方案。
這使得AWS更好地與Azure保持一致,通過Azure Stack,後者長期以來一直對混合雲友好,而Google聲稱會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允許客戶將他們的應用程序擴展到雲,例如Kubernetes Engine和Compute Engine,以及用於整體監控的Stackdriver和用於API管理的Apigee。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IBM在去年10月以330億美元收購Red Hat,這說明,固有的主要混合雲遊戲仍然存在。
“IBM將成為全球頭號混合雲供應商,為企業提供唯一的開放雲解決方案,為企業創造全部雲價值,”IBM CEO 羅睿蘭(Ginni Rometty)當時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Cloudera的EMEA區 VP Stephen Line將此次收購視為混合雲開始為更廣泛行業客戶提供需求選擇的一部分。
他預測:“混合模式對公有云以及私有云供應商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為了做好準備,供應商正在為這種情況進行收購,最近是IBM收購的Red Hat。預計供應商之間還會有更多的收購和合並,以擴大他們為混合雲部署提供的產品種類。“
根據Forrester的預測,混合雲是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 “近60%的北美企業現在依賴公有云平臺,是五年前的五倍,”分析師Bartoletti說。 “私有云也在快速增長,因為公司不僅將工作負載轉移到頂級超大規模公有云上,而且還在自己的數據中心創建了強大的本地雲平臺,並使用他們可以在公有云中找到的大量開源軟件。”
“成功將通過開發人員的滿意度和新產品和服務的發佈時間來衡量,而不是通過降低成本。公司將在他們擁有的基礎上構建私有云,在更便宜的開源平臺上構建它們,或者他們選擇了私有云,無論他們選擇哪種方式,企業都會對本地部署和混合雲實現真正的體驗。“
Gartner預測,到2025年,80%的組織將從本地數據中心遷移到場地出租,託管和雲中。
Canonical產品管理總監Stephan Fabel預測:“儘管已經有相當大的發展,但我們預計多雲的重要性將在2019年進一步增長。多雲幾乎成為默認的雲戰略,因為組織希望避免供應商鎖定,為不同部門和職能部署最相關的雲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Spectrami UK董事總經理Sean Fane認為:“雖然混合雲已經在CTO領域工作了幾年,但2019年將是我們看到組織採用真正的混合雲基礎架構而不是多雲的一年。”
谷歌雲猜想
雖然現在還處於磨合初期階段,但新的谷歌雲CEO Thomas Kurian有機會通過讓這家供應商成為更好的企業銷售機器,從而獲得更多的全球雲計算市場份額。
正如Constellation Research的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Ray Wang當時對英國計算機世界公司所說:“企業客戶需要不同程度的關注,而谷至今無法提供這些。所以Diane (Greene)可以獲得的資源可能並不總是在正確的地方分配,但資源就在那裡,所以谷歌必須坐下來看看合作伙伴和客戶在說什麼。“
如果Kurian能夠更好的將谷歌打造為一個企業供應商,而不是一種機器學習專家,我們可以預期該公司可保持其最近增長的勢頭, 從全球雲市場中獲得更多份額,從而真正做到“三馬共槽”。
在更全面的市場概述中,Canonical的Fabel預計“谷歌將專注於其AI資質,微軟將專注於其工作負載遷移能力,亞馬遜將繼續在公有部門領域大力推進AWS”。
服務網格的興起
隨著AWS App Mesh和谷歌開源項目Istio的發佈,“服務網格(Service Mesh)”於2018年問世。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尋求一種方法來管理複雜性並統一溝通管理、訪問策略實施,並將跨微服務的遙測數據聚合到一個共享的管理控制檯,我們有望看到這種技術得到普及。
web服務器供應商NGINX的產品主管Owen Garrett表示:“對於運行大型複雜應用程序的組織,以及那些在擴展微服務應用程序方面達到極限的組織,服務網格有望提供解決方案。”
儘管如此,圍繞該技術的創新依然具有不確定性。
Garrett說:“時間會告訴我們它將如何發展,因為有足夠的創新空間。”“也許它將迅速商品化,成為所有主要容器平臺運行時默認、無所不在的特性。”
“也許會出現比正在開發的‘sidecar代理’模式更有效的新方法,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資源使用。”在現階段,還不確定這項技術將如何穩定下來,以及誰將成為主要供應商。
應用網絡
像Forrester這樣的公司多年來一直在強調集成企業應用程序網絡的想法,但現在供應商自己似乎也在接受這個想法。
Salesforce、Workday、SAP、Oracle和其他應用程序領導者正在開放他們的平臺,並添加新的開發工具、集成和部署選項,著眼於他們可以針對哪些特定行業來加速這些工具的應用。而SaaS應用程序正在成為開發平臺,這種轉變將在2019年開始開花結果。
SaaS供應商Twilio的產品營銷和解決方案總監Devang Sachdev自然也同意這一點。“應用程序平臺將為開發人員使用和定製企業軟件開創一種全新的方式,”他說道。
”應用平臺像SaaS應用程序一樣部署,像基於預設的解決方案一樣集成,並以基於API平臺的速度進行迭代。有了應用平臺,開發人員可以從雲的低成本和可伸縮性中獲益,而不再像SaaS那樣受到限制,因為SaaS不能為特定的業務需求定製。”
無服務器
在11月的AWS re:Invent期間,我們看到亞馬遜 CTO Werner Vogels帶來了大量有關於無服務器計算,以及大量細粒度的公告,以幫助開發人員無服務器。
其中包括Firecracker,一個用於啟動MicroVM的開源虛擬機監視器,用於支持Lambda中的Ruby以及用於流行的集成開發環境(IDE)的AWS工具包。
正如AWS Abby Fuller的技術推廣人員所說:“我喜歡看到所有人都關注開發人員的生活質量改進,如支持Lambda的其他語言,Ruby直接的支持也可以使用我想要的語言自定義運行時代碼。這只是能夠啟用開發人員想要的任何用例,並讓他們不必關注管理和配置基礎架構,而是那些使應用程序成為自身的應用程序,並使他們與眾不同。“
我們還看到了我們在實際中進行的第一次(幾乎)完全無服務器部署,丹麥網絡公司Trustpilot談到他們轉向無服務器的案例。
最新的Cloud Foundry Foundation 全球雲趨勢調查發現:“僅僅在過去的6個月裡,人們對雲技術的認知度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很多人都在對這項技術進行評估。”在整個歐洲,17%的人表示他們已經在使用無服務器服務,而31%的人對這項技術進行了評估。
2019年,這個模式以及術語“無服務器”本身將如何擴展到該行業的其他領域是一大看點。谷歌和微軟Azure都有云功能,所以無服務器的部署存在技術可能性,但兩家供應商似乎都還沒有完全接受這種架構。
Gartner的高級研究主管Ross Winser曾預測:“到2020年,超過20%的全球組織將部署無服務器計算技術。”
KCOM企業董事總經理Stephen Long預測,“我們將在2019年更多地使用無服務器設計模式”。“主要的雲提供商都提供無服務器運行時,”他說到。 “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SaaS產品是無服務器的,但它能夠將SaaS和PaaS連接在一起,而無需配置真正的物理或虛擬服務器,這才是正在有意義的思想。”
開源融合
在2018年中,企業巨頭們顯示了追求開源社區的新趨勢。IBM以330億美元收購了Red Hat,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了GitHub,同時競爭對手谷歌也對此很感興趣,更不用說開源數據平臺Hortonworks和Cloudera高調的合併了。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如此昂貴的收購呢?這是否預示著一個更廣泛的行業趨勢?其實它標誌著了微軟和IBM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兩家早先以封閉而著名的企業開始為開源和開發專有知識產權做出貢獻,但它們的利益不一定是相互衝突的,最有趣的一些開發來將自於開源社區。谷歌雲也一貫直言其對開源的承諾。
長遠來看,大型供應商會利用這些社區在競爭中保持領先,但他們當然也有短期的商業利益。正如Docker CEOSteve Singh Computerworld所言:“從建立Concur,到成為SAP的執行團隊,無論何時進行收購,背後總是有商業原因。商業化原因可能是我想要偉大的技術,也可能是我需要能夠貨幣化一個特定的東西。”
“如果你看看SAP為什麼要收購Concur、Ariba、Fieldglass、SuccessFactors或Qualtrics,”這位前SAP高管表示,“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想把那種功能傳遞給客戶,而且他們只是想要將擁有的經濟或銷售引擎或分銷引擎更擴大一些。”
閱讀更多 人稱T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