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與北三縣水電氣熱將協同

北三縣指河北廊坊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和香河縣,緊鄰城市副中心,過去10多年實現了較快的發展,但也積累了很多現實問題,如職住不均衡、公共設施配套不足、地下水嚴重超採等。

“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區域協同發展問題,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在區域尺度上統籌協商解決。”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控規草案為此提出推動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一方面“它們在地源上相近,文化上也是一脈”,另一方面也是落實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城市戰略定位。

依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印發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等相關規劃文件要求,按照中央“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總體要求,控規草案提出,要處理好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的關係,重點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區功能分工、資源配置、生態管控、產業協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交通系統、風貌設計等方面協同發展,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其中交通系統方面,目前北三縣地區跨界交通銜接不暢,主要依賴公路,跨界通勤壓力大。控規草案提出,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讓更多北三縣地區居民通過速度快、站距大的軌道交通出行,發揮京唐城際和平谷線等軌道交通的作用,減少對小汽車出行的依賴,緩解跨界通勤壓力。

針對北三縣地區公共配套短板突出,中、小學大班額現象普遍,公園綠地和公共文化設施比較缺乏,無大中型體育設施的現狀。控規草案提出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促進北京公共服務資源向北三縣地區拓展延伸,協助北三縣地區形成功能完備、佈局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此外,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還將統籌預留區域大型基礎設施廊道,強化水、電、氣、熱區域協同發展,構築堅強可靠的區域生命線保障網絡。針對區域地面沉降、活動斷裂、防洪等共同災害問題,控規草案則提出加強區域防災減災的聯防聯控。

亮點

潮白河北運河沿岸進行精細化設計

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現狀森林覆蓋率較低,且林地分佈破碎。另外,部分城鎮組團房地產過度開發、貼邊蔓延嚴重,侵佔了重要的區域生態空間。

為積極擴充生態空間,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控規草案提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核減與重要區域生態廊道衝突的城鎮建設組團規模。著力擴大區域環境容量,重點在潮白河和北運河之間共同建設大尺度生態綠洲,構建複合生態系統。

為突出文化傳承,彰顯地域特色,控規草案還提出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城村交融的整體空間意象,重點對潮白河和北運河沿岸地區進行精細化設計,形成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北三縣將發展養老康復休閒等產業

目前北三縣地區產業層次尚需提升,合理的產業鏈尚未形成,地均產出效益低。另外,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產業互動不足,未形成產業發展梯次,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北三縣地區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制約了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

為此,控規草案提出積極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持符合廊坊北三縣產業定位的適宜疏解項目轉移,協助廊坊北三縣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堅持協同互補,提高北三縣地區對區域的服務保障功能,積極發展養老、康復、休閒等產業,形成區域差異化功能分工。

專家觀點

通州和北三縣要“共管共享”

“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不能北京中心城區疏解了,結果北京外圍地區又圍成了一個鐵圍子,這是空間上特別不合理的解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曉江教授表示,既要讓北三縣適度發展,又讓北三縣服從京津冀的發展大局和北京治理“大城市病”這樣一個大局來適度發展,恰當地發展,首先要優化區域佈局,在空間開發、土地開發、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建立管的概念。

其次要共享。李曉江認為,北京和周邊地區有巨大的發展落差,不管是經濟發展也好,公共服務、社會發展也好,差距非常大。北京可以幫助北三縣,通過支教、聯合辦醫等辦法,讓北三縣快速提高公共教育和公共醫療衛生水平。在這樣一個共管、共享的基礎上,落實共同發展。

“發展要既能夠解決北三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老百姓致富,滿足他們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又最大限度減少對北京可能產生的壓力。”李曉江表示。

對於備受關注的交通問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王凱表示,由於北三縣過去一些年房地產開發量比較大,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住在北三縣,這次規劃花了比較大的精力,在軌道交通、道路交通建設作了很多考慮,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過去很多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以行政區為邊界,這次以城市群的角度打破行政區劃,在交通上作協同化的考慮,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