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超級牛散:什麼是真正的暴利思維?不知道就別炒股

白手起家的投資鬼才——伯納德·巴魯克

巴魯克(1870~1965),美國金融家,政治家和政治顧問,股市的投機者。他既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又是善於把握先機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靈活的投資商,也是通曉經濟發展的政治家。人們對他冠以投機大師,獨狼,總統顧問,公園長椅政治家等名號。然而人們更願意稱他為“在股市大崩潰前跑出的人”。

中國A股超級牛散:什麼是真正的暴利思維?不知道就別炒股

創造第一個奇蹟

1897年,巴魯克創造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奇蹟。那年春天的華爾街,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開始暴跌,陷入悲觀情緒的人們開始瘋狂地拋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參議院正在討論一項降低國外糖進口稅的提案,同時眾議院也正在進行類似的立法程序。參議院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股市的漲跌。

但巴魯克堅信參議院不會通過這項提案,他認為西方的甜菜種植主們和華爾街一樣希望通過關稅保護來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他用300美元為定金,購入了3000美元股票。後來,果然如巴魯克所料,參議院否決了這項提案,美國煉糖公司的股票連續暴漲,僅僅300美元,就讓他賺了60000美元。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1898年,巴魯克的投資才華再次讓華爾街感到了震驚。1898年7月3日,正在新澤西州朗布蘭奇陪妻子和家人共度週末的巴魯克從老闆豪斯曼處得知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已經被美國海軍殲滅,美國已經取得了美西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巴魯克立刻意識到,這一勝利意味著,戰爭即將結束,美國的金融市場將隨之快速反彈,甚至有可能出現強勁勢頭。第二天是7月4號國慶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按照慣例將停業一天,但是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應該和往常一樣正常營業,此時如果在倫敦低價購進股票,然後在紐約高價拋出,中間的差額利潤將是可觀的。

可難題是,巴魯克如何在第二天倫敦證券交易所敲鐘開盤之前,趕到位於紐約的辦公室。由於時差,倫敦證券交易所開盤時,紐約才剛凌晨5點鐘。由於國慶日前一天已經沒有到紐約的火車,巴魯克急中生智租了一列專車連夜向紐約狂奔,最終在天亮時趕回辦公室,向倫敦發出了大量吃進股票的電傳。第二天,因為相信和平將帶來好運,證券交易所的股票開始紛紛上漲,巴魯克讓老闆和自己都穩穩地賺了一大筆。

當時,在華爾街比拼的投資者,幾乎每個人都是某一領域的高手,或者經紀專家,或者風險投資家,或是場內交易人,投資銀行家,而巴魯克卻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將所有這些角色集於一身,成為投資的“多面手“。從1897~1900年大約三年的時間裡,巴魯克的個人資產上升到了100萬美元,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令人羨慕的百萬富翁。而在1916年,巴魯克的淨收入已經達到200萬美元。

伯納德·巴魯克的十句經典投資心得

1.我能躲過災難,是因為我每次都拋得過早。

2.當人們都為股市歡呼時,你就得果斷賣出,別管它還會不會繼續漲;當便宜到沒人想要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進,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

3.新高孕育新高,新低孕育新低。

4.誰要是說自己總能夠抄底逃頂,那準是在撒謊。

5.別希望自己每次都正確,如果犯了錯,越快止損越好。

6.誰活得最久,才活得最逍遙,才賺得最自在。

7.他們不是被市場打敗的,是被自己打敗的。

8.作為投資者,肯定有些股票會讓人賠得刻骨銘心。

9.一個人必須理解理性和情感在交替影響市場時的相互作用。

10.對任何給你內幕消息的人士,無論是理髮師、美容師還是餐館跑堂的,都要小心。


什麼是暴利賺錢思維?

我們經常說,某某真有眼光,這是羨慕別人掙了大錢,成了富人。富人為什麼能掙大錢?因為眼光!而眼光來自何處?思維!因為思維與眾不同,所以才有了捕捉機會的眼光!那麼,富人有哪些與一般人(或稱之為窮人)的思維方式呢?

一,做事。富人試試看,窮人等等看。富人做事“敏於行”,窮人做事“敏於思”。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富人會先做起來,而窮人則是觀望。

二,決策。富人堅決果斷,窮人猶豫不決。富人決策思想是,寧可過錯,不能錯過;窮人決策方針是寧可錯過,不能犯錯。

三,困難。富人找方法,窮人找藉口。面對失敗或困難的時候,富人會千方百計尋找解決的方法,而窮人只會找推卸的理由。

四,增收,富人講開源,窮人講節流。富人財富觀是廣開財源實現財富增長,而窮人不懂開源,只會通過勤儉持家,以期獲得財富自由。

五,金錢。富人靠借錢發展,窮人靠存錢生存。對金錢上,富人不會讓錢趴在銀行賬戶,而是通過再投資,甚至借貸實現滾雪球發展,而窮人只懂得把錢存進銀行吃利息。

六,項目。富人先考慮機會,窮人先考慮風險。一個新的項目,富人首先考慮的是機會,如何搶佔先機。窮人首先考慮的是風險,萬一賠了咋辦。

七,事業。富人永不止步,窮人小富即安。在事業的追求上,富人很“貪心”,永不止步。而窮人則是很“安心”,不求大富大貴,只想小富即安。

八,信心。富人說“沒問題”,窮人說“我不行”。面對挑戰的時候,富人有強烈的自信,會說“沒問題”。而窮人則是自我否定,會說“我不行”來逃避挑戰。

九,人脈。富人織關係網,窮人織人情網。富人的觀念是人脈就是錢脈,善於織就關係網打造自己的人脈銀行。而窮人織就的只是人情網,並不能給自己帶來錢脈。

十,方法。富人靠勢掙錢,窮人靠力掙錢。富人善於分析,猶如下棋走一步看三步,靠趨勢掙錢。而窮人貧於分析,往往看到的只是眼前利益,所以只能靠力氣掙錢。

中國A股超級牛散:什麼是真正的暴利思維?不知道就別炒股


為什麼要建立交易系統

這個市場中絕大部分人命中註定會永久性陷入迷茫,尋求各種手法、秘籍但終不能成功,有些方法別人就是能用,為什麼我學了卻不能用,甚至會死?這裡先說一段歷史故事。

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打下北京。皇帝出逃。清廷真正被震動了。當六王爺從熱河返回,他揹負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向洋人“購買”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洋人有二個,英國人和法國人。

六王爺心懷忐忑,不知道能哄能騙,六百萬兩白銀可以買3000把槍否。誰知道洋人一開口,還沒等英國人法國人互相競爭。奕欣立刻聽到了回覆;“洋人不僅肯出售武器,而且肯出售武器的製作方法”。六王爺不禁大喜過望。但奕欣拿到了大炮圖紙,攤開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大炮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圓筒形,塞入火藥炮彈,就可以發射。真正的難題,是鋼產量。一門大炮上千公斤,現代戰爭動輒幾百門,幾千門大炮。清廷上哪找這麼多純鋼去。而且因為大炮的膛壓非常高,這都要優質高爐的百鍊精鋼,不是鄉村裡的鐵匠鋪。鴉片戰爭表面上是熱武器對於冷武器的勝利。而實質上是鋼產量的勝利。奕欣雖然拿到了圖紙,可是他無法制造。因為他沒有那麼多鋼鐵。中國真正的工業革命,從1861年開始。如果你看看李鴻章當時的奏章,“唯今百計,首在鐵”。奕欣的重中之重,首先要造漢陽鐵廠。但是,鍊鋼需要用煤,所以還需要開平煤礦。從煤礦到鋼廠,需要運輸,於是有了津浦鐵路。等到鋼煉出來了,需要製造成槍炮。這才有了江南製造總局。在上海。以上就構成了“洋務運動”的主體框架。

看到這段歷史,我相信有靈性的人會有感悟,再仔細深入思考,或許還會感到恐懼。因為即使滿清大力推行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最後還是失敗的。直到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實在忍無可忍,在全國興建了鋼鐵業。普及“新軍”。——然後武漢新軍譁變——再然後清政府滅亡。對!滅亡了!

現在對照著看交易歷史來看,很多人看到大神們的方法好賺錢啊(他們的武器先進),然後我也要學,學來了他們的方法(前提是有人願意給你看真正的武器圖紙),然後你會發現就是你得到了圖紙,你也根本造不出武器。因為你和別人的交易思維,交易框架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一個農業化國家永遠都不會製造出工業化的武器)

所以你會發現真正正確的道路是從零開始先進行工業化,先去找鐵礦、找煤礦、修鐵路、開工廠,然後你就滅亡了。(當你從全方位完成知識、人性、心理、手法的積累,徹底滅亡了舊的交易體系、思維,你才上路,對!才上路。假設1861年是工業化的開始,中國基本完成工業化是在建國後。所以交易體系的建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實際上以上一段話解釋了:為啥交易技術反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正真的財富是:交易體系,交易體系的建立是完全個性化的。正如每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都不一樣,每個人的體系也都不一樣。

所以結論開始了,在市場中死的N個情況:

1、首先大多數人根本沒意識到你的競爭者是何等的可怕,已經武裝牙齒。而你連武器長什麼樣都見不到。

2、你見到了武器,但你根本找不到真實的武器圖紙。

3、萬幸,你見到真實的圖紙,你發現有圖紙依然造不出武器,因為你是落後的農業化國家,你要迅速的進行工業化歷程。

4、萬幸你度過了各種天災人禍,活了下來,你會發現工業化路徑千差萬別。最後需要你一步一步自己走。

5、實際上就算你千辛萬苦完成了工業化,你會發現之後還有選擇路徑的區別。選錯了,還是會死。

所以看到這裡,應該能得出一個結論: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終其一生都無法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符合自己實際的交易體系。

真正的財富是什麼?是體系。一個正確的體系面對沒有體系的競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交易體系的構建,是個異常複雜的工作。它需要一個投資者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積累經驗。許多人都死在這三個“不斷”之中了。因為這個階段需要不斷投入精力、金錢來支撐的。

更可怕的是,投入了之後還看不到回報,不知道這樣的煎熬的盡頭在哪裡。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六年到八年。當然這是指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投資者的成長時間。放眼我們身邊,許多股票交易者虧了十幾年之後依然是個虧貨,因為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方面的問題。炒股炒了十幾年依然是最打聽消息,看股評買股的階段。這種人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經過這個時間段之後你才能體會到構建體系的重要並且開始嘗試著構建交易體系。

我想,好多進入交易這行的投機者的職業生涯,都是從聽消息交易開始的。慢慢的開始學習技術分析。可是慢慢的,發現學這些東西時候熱血沸騰,似乎已經找到了制勝的法寶,可是到了實際交易的時候還是會按聽消息、憑感覺來交易。

這時候你會發現是因為心理的因素導致你沒有按技術指標來的,所以你可能會找些靈脩、禪學之類的書來學習,以期克服掉心態上的毛病,擔此時的交易還是沒有起色,即使你按這些技術來交易,可是這些技術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

這時候,大部分人會陷入苦悶之中,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另外一小部分人知道自己一定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在經過不斷的求索之後,終於發現:原來技術本來就是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的,這和最終的交易成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交易本就是個概率的問題,只要賺的時候賺得多,虧的時候虧得少一樣是可以成功的。理解到這一層之後,開始坦然接受交易中的虧損,賬戶權益也開始不斷增長。這時候又有一部分交易員開始自滿,以為終於找到了交易的聖盃。然而迎接他的是一次巨幅虧損,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進去不算,把本金也折了大半,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大概就是這麼樣,從學技術-學心態-學策略-學風控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當然這不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而是一個各方面互相糅合的過程。

所以,我以為,一個完整的交易體系,至少是由下面幾個方面構成的:

1, 交易技術。用來研判市場。

2, 心態。用來執行你的交易,關鍵時刻不手軟。

3, 策略。用來計劃你的交易。

4, 資金管理。用來做風險控制。

這四個方面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無法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它們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中國A股超級牛散:什麼是真正的暴利思維?不知道就別炒股

交易體系就是這麼一個三稜錐,缺了任何一個頂點,都不能稱之為一個體系。

下面是這幾個部分的更詳盡的關係:

中國A股超級牛散:什麼是真正的暴利思維?不知道就別炒股

下面再簡單做一些解釋,我覺得在交易體系中,交易技術是最核心的東西。技術提供了行情分析框架,用來研判行情;同時技術也形成了一套交易規則,用規則來進行交易。同時,一個交易員有了技術之後,心態自然也就會好了,因為你知道這是個行之有效的技術,離開了技術空談心態,只是無本之木罷了。

其次重要的是資金管理,它和技術共同形成交易規則,來控制加減倉位來控制風險。

心態和策略是技術和資金管理的衍生產物。因為好的資金管理也是形成好心態的基礎。總之,藝高才能人膽大。這個藝正是由技術和資金管理構成的。


交易最難得在哪兒?

明明要靠價格波動盈利賺錢,但是有的時候要求你必須忘掉價格,甚至於更要忘掉進場點,忘掉賬面的盈虧,忘掉別人的對市場的觀點,只留下交易系統表明的止損點(包括移動性止損)。

有的時候裡,交易者往往會高估自己的情緒抗干擾能力,賺錢會最直接的點燃一個人的慾望,而強烈的慾望則會造成心理情緒的波動,在心理學中有個很基礎的論斷,過度的憂慮會直接拉低一個人的心智水平,賬面有浮盈內心會興奮,賬面有浮虧內心會憂慮,盈虧都不是最終結果,也註定了心態猶如過山車一般來回騰挪。

所以每一個交易者都不要高估自己在交易中的心理能力,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交易者始終突破不了某一個瓶頸的根本原因。

交易技術和交易預測,甚至交易系統都成就不了一個優秀的交易員但是孤獨可以!

這裡的孤獨不是一種心態,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境界,交易之外可以涉獵百家,但是交易之中則應該只給自己留下一套簡單的交易系統就夠了,事實情況時往往想得越多,錯的越多,短線可以盈利,長線也能賺錢,唯獨既想短線喝湯又想長線吃肉的賺不到錢,這不是沒有長短通吃的技術而是很少有長短都能控制的交易心態。

孤獨的交易可以最大限度的抵抗各種干擾,實際上這種紀律和原則也是交易的決定性因素。

投機交易是一項最難界定簡單與複雜的工作

說他簡單是因為的確是有50%的正確概率做基礎,連市場賣茶葉蛋的老大媽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並且偶有不錯的交易成績,說他複雜是因為經常我們會看到很多高智商高學歷高能力的高材生也在這裡面折戟沉沙,簡單而明確的行情,複雜而善變的心態,構成了這幕所說投資與人性大戲中的最跌宕起伏的兩個因子。

其實,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交易的簡單與複雜更可以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概括,金錢,是所有問題的癥結,身處場外沒有誘惑與恐懼的羈絆,心態最是清明,理性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出現了很多有水平的分析師,進場以後,所有的決策都要為自己的慾望服務,所以一流的分析師也就只能從三流的交易員開始做起。

從人認知的角度來看,對任何事情的認識邊界都容易出現過度,所以在宏觀社會環境中總是會出現很多投機泡沫,放在微觀的交易行業來說也會如此,因為見過了太多的人虧錢了,所以很多交易者都寧可把這個行業想象的複雜一點,只要一複雜就很容易跑偏,比如很多交易者在談及交易理論的時候都會提到佛與道,關於這點我們應該明確,唸佛不是祈求佛祖保佑發財,而是學習佛祖那種面對誘惑時無我的心態,以期望保持一份理智和冷靜。

交易的本質終歸是一種概率,用小的錯誤去驗證大的盈利是這個行業盈利的主線,任何複雜的數學模型或者大數據樣本程序化交易都離不開這個範疇,至於所謂的捕捉龍頭之類的勝率論更是車的有點遠大發了,所以,預期把精力浪費在自己都不知所云的深奧理論和複雜的交易模型裡面,不如用最原始,最低級的眼光來分析這個市場,也許只靠一個價格和一根均線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交易之道:簡-忍-耐-煩

看得透:看準趨勢等大錢。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傑西·利佛莫爾一生經歷三起三落,作為一名美國交易史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的他最終還是在憂鬱的困擾下選擇了自殺,自認為一生是失敗的一生。他掙錢其實也是靠的裝死大法,通過睡覺控制自己交易的慾望和衝動,從而避免失敗而放飛利潤,因此而成功,可惜他還是太聰明瞭,聰明得控制不住自己交易的衝動,最後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悲劇。奧妙在哪裡,我們中國有大巧如拙、大智若愚、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天然文化基礎。老子就告訴大家辨別真理的標準:大多數人看了會不屑一顧,哈哈大笑的就是真理。因為笨蛋總是大多數,大小不足以為道。

炒股是很簡單的事,但大家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秘訣是:只有行情上漲才能掙錢。這是一句廢話,但這就是真理。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行情處於跌勢的時候就老實空倉,不要去和市場作對,和自己的錢過不去。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震盪和盤整時就不要瞎折騰,費力不討好。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行情處於漲勢的時候跟進,然後等待,睡覺或者裝死,一直到重大變盤出現的時候。

趨勢一旦形成就是多空雙方的較量勝負已分,一時不容易改變,趨勢會不斷延續,同時需要時間來延續。時間就是空間,願意花時間等才能等到利潤空間的擴大。沒有嚐到過等待的甜頭的人,很難體會到悠閒自在的奧妙的。什麼時候,在股市中糾纏得暈頭轉向了,心力疲敝,苦不堪言的時候,給自己放個假,試想一下,如果自己兩週到一個月盯準一個方向,不在乎中間怎樣波動,那將是何等的自在。為什麼會煎熬,因為每一個波動都決定你的命運,讓你心裡始終壓著一塊石頭,痛苦不已。

其實,行情在漲勢,自然會上漲,其間會有波動是正常現象,不去糾纏於這些細枝末節就解脫了。如果糾纏于波動,那行情的一舉一動都會決定你的心情,你能不迷茫嗎?明明是漲勢,一個向下的小小波動就讓你覺得災難降臨,心靈煎熬不說,一時熬不住在最低位置砍了倉賠了錢就更是心如刀絞了。

如何解脫:不要讓波動影響你的心情。按趨勢做,一波趨勢形成,不到運行到最後,趨勢就不會結束。可以放心大膽的等。只在乎趨勢,忽略掉波動,你就由糾纏的此岸到達悠閒的彼岸了。一單下去,要吃的就是一波趨勢。這種自信是多麼地讓內心踏實。一單下去,看的便是長遠,不在乎小小的波動,也就沒有了內心的糾結和煎熬,內心沒有了沉浮起落,那將是多麼沉穩。一單下去,吃的便是大利潤。操盤大資金也能遊刃有餘,沉穩大氣,雍容華貴,這才是幹大事、掙大錢的風度。一單下去,透過了波動的現象,抓住了趨勢的本質,不再患得患失,超越波動,駕馭趨勢,市場成了自己的好朋友,這才是智慧、福分。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塞涅卡《道德書簡》這句話用在股市也合適——如果一個人看不清行情的趨勢,那麼任何波動都是煎熬。一切心態問題的根源都在這裡,一切心態問題的解決之道也在這裡。相反能夠看清趨勢的本質,那麼任何波動都是自己的朋友,上升通道中高拋低吸,在宏觀中順勢,微觀中逆勢,從而將利潤最大化。這樣波動就成了自己的朋友,成了自己快樂的源泉。恪守“簡單”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成就。心理學有句話很能給人啟迪:內心簡單的人總是需要紛繁複雜的點綴和填充,而內心複雜的人卻對簡單有著特殊的偏執般的要求。大道至簡,恪守簡單不是最智慧的人是做不到的。


順勢而為,趨勢為王

在 股票市場,雖然大量個體是無序運動的,如每天個股出現的不同漲跌,但是這些個體在無序運動中,往往也會形成整體上的有序與規律。正如物理學上的布朗運動, 遵從平均律一樣。所以,身在股市的你,猜對股票的漲跌並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正確判斷趨勢和準確把握節奏。也就是你能否正確判斷現在的股市運行在牛市還是 熊市,而且牛市與熊市的投資方法與技巧是截然不同的。遇到牛市要敢於騎在“牛身上”,而看到熊市,就像見到熊一樣千萬離得遠遠的!好多財經欄目,讓一些專 業機構預測明天大盤的漲跌,這是非常可笑的,因為這無非就是一個猜大小的遊戲,和拋硬幣猜正、反沒有什麼兩樣,反而會讓觀眾在每日的漲漲跌跌中眼花繚亂、 心態浮躁併產生誤導。其實,股票的漲跌概率本身各佔一半即50%,但什麼時候漲多少,什麼時候跌多少,就非常重要了。主力資金有時能決定股票的短期價格, 但難以改變股價變化趨勢。牛市正如打賭一樣,你從一副撲克牌中抽出的只要不是黑桃就算贏,也就是說,只要你每次抽到的是紅心、方塊或梅花,你就勝出;而熊 市好比從一副撲克牌中只要抽出的牌不是黑桃就算輸,只要你每次抽到的是紅心、方塊或梅花,你就敗出。

炒股者不可每日關心股票的漲漲跌跌,你 的資金應該投入股市還是撤離股市,是根據股市運行趨勢決定的。而到底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完全依據股市變化節奏與旋律去把握。趨勢就是市場何去何 從的方向,只有準確地判斷股市大盤指數、個股的漲跌方向,才能在股市中長期生存並獲利。因為趨勢如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所以必須學會如何順應自 然,順應“上天”。趨勢雖然只有上漲、下跌、橫盤三種,但由於人為的因素會有真真假假,“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股市裡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要想辨別清楚難度非常大,判斷“趨勢”很簡單,但分辨真假趨勢就非常困難。而能影響趨勢的因素有好多,但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炒股分短線、中 線、長線,不完全是講持股時間的長短。長線即長期趨勢即判斷股市近幾年趨勢是否向上,若向上就可依據它決定參與炒股與否;若向下趨勢就應否決炒股這一行 為,千萬不可介入。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勢看跌,個股能有幾成僥倖希望呢?上漲趨勢不明顯,寧可在場外觀望,也不怕沒有機會。因此,順應趨勢, 花全部的時間研究市場的正確趨勢,如果能與之保持一致,你的利潤就會源源不斷!所以,讓趨勢成為你的“朋友”,識大趨勢賺大錢,看小方向得小錢,就是這個 道理。而且懂得何時買與賣,比買賣什麼更重要。

在上漲趨勢時要緊握住朋友的手,在下跌趨勢形成時要堅決毫不留情地和它一刀兩斷。趨勢乃“眾 熱而生,眾冷而散”。掌握投資的趨勢,就是要學會研究經濟週期,因為決定趨勢的重要因素就是週期律。也就是投資因為有周期才有意義,任何單次的漲跌輸贏都 是隨機事件而非概率事件,研究週期,就是希望能把投資放到一個大的歷史時間來看。

逆勢操作也是另一種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 敗他。操盤中有兩項最基本的成功法則就是:止損和持長。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 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無論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心態決定錢袋

一個要炒好股的人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有賺而不喜,虧而不憂的正確態度,不管你是賺還是虧都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並牢牢記著操作過程的中的得與失,什麼是真正良好的心態呢?比如某隻股符合你的買點,但在漲多漲少問題上你並不知道,你只能知道大概。當你買了後它向下跌了些,這時很多人會覺得買錯了,內心會有種挫敗感和失望感。

其實你沒必要緊張,只是要認真觀察它運動的過程就行了,因為T+1狀態下你是沒法當天改錯的,到了收市它還是不如你買時的理想預期,此時你就該多看看它的形態。

5日和10日均線處於什麼形態.量和量比是多少?內外盤的量是外盤大.還是內盤大,一般說來外盤大於內盤表示主動性買進的人多於賣出的人,同時你還應注意在成交過程中是以每筆常出現幾十手成交.還是以每筆百手成交。這些觀察對於明天的走勢很重要,你還要多觀察分時k線中的5.15.30.60分鐘k線形態以及均線和下面技術指標所處於何種狀態,在你的觀察中若感覺圖形還好,那麼你明天操作就只注意它開盤時十到二十分鐘是外盤大.還是內盤大,若外盤大於內盤的走勢自然較好,但同時你還得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現價和均價線上來進行觀察,如在漲升過程中感覺漲升無力,今天大盤也可能是向下運行的預期,那麼你就應該及時了結,如果在賣出後股價又超出了你的賣出價,你千萬不要後悔,而是總結你錯在那裡就行了,這就是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