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6月23日凌晨,世界杯小组赛E组第二轮瑞士和塞尔维亚的比赛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展开。伴随着出生在巴尔干半岛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后裔沙奇里打入绝杀进球,瑞士队在雨中逆转战胜了塞尔维亚,将E小组引入一场大混战。

塞尔维亚vs瑞士,这并非是在2个传统强队之间的较量,双方也不具备很多当世巨星,却成功的为球迷们奉献了一场汇集力量、速度、技术和激情的高级享受。

细心的球迷可能会发现,在瑞士队首发的11名球员中,带有明显的巴尔干半岛或者说是南斯拉夫人姓名特征的球员多达5人,再加上替补登场的德尔米奇、拉加夫诺维奇以及主帅佩特科维奇,可以说这支瑞士队带有着浓厚的“南斯拉夫风格”。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巴尔干德比或说是前南地区德比。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瑞士和塞尔维亚的比赛完全可以被称为巴尔干德比

前南球队表现激起球迷回忆

本届世界杯开始之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2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加盟国都在赛场上拿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塞尔维亚虽然1胜1负,但这支由少帅克尔斯塔季奇率领的球队打法硬朗又不失华丽,颇具观赏性,且队中汇集了众多青年才俊;克罗地亚则以莫德里奇、拉基蒂奇、曼朱基奇等成名球星为班底,小组赛中连克尼日利亚和阿根廷两大劲敌,大有小组第一出线的希望。再加上拥有众多前南地区后裔的瑞士队同样表现不俗,这激起了一些球迷对于前南斯拉夫足球的回忆。

尽管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在洲际赛场上屡有不俗表现的老牌欧洲足球强国因为政治原因不复存在,但它的“足球遗产”却完美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这对于欧洲足球乃至世界足球的发展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巴尔干雄鹰的辉煌

蓝、白、红,说起这三种颜色,人们的第一反映就是“高卢雄鸡”法国队,1998年世界杯上齐达内正是身穿这身球衣两度攻破巴西队大门成功夺冠。事实上,南斯拉夫也曾经将这3种颜色作为他们球衣的主色调,而这也是南斯拉夫国旗的颜色。

从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王国,再到之后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同的是时期,不同的政体,但不变的却是“巴尔干雄鹰”在足球场上华丽的脚步,他们作为东欧拉丁派足球的代表性球队,获得了“欧洲巴西”的美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时风头无两,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足坛上的一支豪强。直到1992年解体,他们总共参加了8次世界杯和4次欧洲杯,其中在欧洲杯上还曾经2次杀入决赛,无奈最终遗憾输球。即便如此,这支球队还是凭借着极具观赏新的打法俘获大批支持者,与西欧的荷兰一同被认作是“无冕之王”。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1930年世界杯上的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总共分为6个加盟共和国,分别是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就像苏联一样,那时候的南斯拉夫对可以将巴尔干半岛各个民族中最优秀的球员汇聚一堂。进入到80年代90年代初,东欧社会发生了极大的震荡,南斯拉夫国内也因为严重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因素变得不再稳定,但这个时候南斯拉夫足球却达到了一个巅峰。国内豪门贝尔格莱德红星在1991年于欧洲冠军杯决赛中点球击败了正处于“塔皮王朝”时期的法国马赛,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夺得欧冠奖杯的南斯拉夫和东欧球队,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支。

这座奖杯在巴尔干足球历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队中的普罗辛内斯基(克罗地亚)、潘采夫(马其顿)和萨维切维奇(黑山)3名球星被称作“三个火枪手”,名噪一时。有趣的是,他们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南斯拉夫加盟国。除了这3人之外,还有尤戈维奇、米哈伊洛维奇、比尼奇(都是塞尔维亚人)等等日后在欧洲主流联赛中呼风唤雨的角色。可以说那支红星队包含了半个多南斯拉夫国家队,也是南斯拉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足球场上最后的辉煌。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1998世界杯上的南斯拉夫

1992年,南斯拉夫正式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松散联邦继承前南的衣钵。1998年,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2支前南球队一同参加法国世界杯,后者闯入4强,传为一段佳话。2003年,南联盟改名塞尔维亚和黑山,并在3年之后的德国世界杯上完成了他们的谢幕演出。2006年6月21日,随着塞黑2-3输给科特迪瓦, “南斯拉夫”的蓝、白、红3色队服正式从世界足球版图上消失,只留下一声叹息。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2006年世界杯上的塞黑队

足球遗产遍布欧洲

斯拉夫人是欧洲历史上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三大蛮族”,这注定了他们天生拥有超强的体魄,身体是他们在足球场上的革命本钱。后来经过民族融合,南斯拉夫人移居巴尔干半岛,吸收南欧足球的精华,形成了汇集力量、技术的足球风格,自成一派。南斯拉夫这个国家队虽然不复存在,但各个加盟共和国却延续了这种先进的足球理念,同时为欧洲足坛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球星。

这场塞尔维亚vs瑞士的比赛,由于场上22名球员中巴尔干半岛球员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比赛踢起来对抗十分激烈,但绝不缺少技术含量。对抗+技术的理念也非常符合当下的足球战术思路,这也融入到每一个前南斯拉夫足球人的血液中。3月从日本国家队下课的波黑人哈利霍季奇作为前南著名球员,努力将自己这种重视身体对抗的思路贯彻到球队之中,虽最终改革效果不佳,但整体初衷和大方向并无问题。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克罗地亚中场核心莫德里奇是皇马欧冠三连冠的绝对功臣

我们将视线转回到到球员身上来。当今欧洲主流联赛中,有着大批前南地区国家或者是后裔球员效力,尤其以德甲、意甲最为常见。像参加本届世界杯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总共46名球员中,就有30人在5大联赛踢球。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就包括马蒂奇(曼联)、科拉罗夫(罗马)、曼朱基奇(尤文)、莫德里奇(皇马)、拉基蒂奇(巴萨)等成名老将,还有米林科维奇(拉齐奥)、科瓦契奇(皇马)、皮亚察(沙尔克)等新星。

相比目前以老将和成名球星为班底的“格子军”克罗地亚,“巴尔干雄鹰”塞尔维亚凭借着2015年击败巴西夺得世青赛冠军的那批优秀球员复兴了2010年世界杯之后就一路走低的成绩,并成功杀入本届世界杯正赛。其中,当下在意甲和欧洲最为火爆的“准1亿先生”米林科维奇和本菲卡边路快马日夫科维奇正是那批世青赛冠军成员的典型代表。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年青一代人才的井喷帮助前南的主体塞尔维亚实现了复兴,重新杀进世界杯决赛圈。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球星米林科维奇如今是全欧洲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

除了塞、克两国之外,还不要忘记其余国家的优秀球员,例如波黑的卢利奇、皮亚尼奇、哲科;黑山的马鲁西奇、约维蒂奇;斯洛文尼亚的汉达诺维奇和奥布拉克;马其顿的潘德夫,以及因为历史战乱原因出生在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后裔们。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拥有哲科的波黑同样也是一只不容小觑的队伍

足球遗产遍布全欧:曾经有一个国家 叫做南斯拉夫

黑山球星马鲁西奇

如果南斯拉夫没有解体,巴尔干半岛上的球星们足以组成一支牌面超级豪华的阵容来参加世界大赛。当然,这如今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斯拉夫对于欧洲足球的发展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

正如前南著名导演库斯图里卡,在他那部堪称南斯拉夫民族史诗巨制的电影《地下》的开头,告诉全世界的那样:

“”曾经有一个国家,叫做南斯拉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