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前陣子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的江歌案,相信大家一定早有耳聞。案中據說是優等生的陳世峰因為求女友複合無果而對無辜的女友閨蜜大開殺戒。

無獨有偶,在江歌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湖南益陽市沅江三中高三某班成績優異的學生羅某因為不服班主任訓話用他隨身帶著的彈簧跳刀刺了其班主任鮑老師26刀致其死亡。

為什麼人們眼裡的優等生會做出這樣泯滅人性的舉動?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01.

無論是刺殺老師的羅某、捅死江歌的陳世峰,還是藥家鑫、馬加爵,這一個個帶血的名字背後,他們都曾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但優異的成績並沒有阻擋他們成為殺人兇手。反而因為成績優秀,他們被推向地獄的深淵。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曾經差點被陳世峰殺害的前女友回憶當年與陳世峰同校時,一言不合就遭陳世峰暴打。但因為陳世峰學習好,校方對其非常袒護,非但沒有對陳處罰,還給他升級了宿舍,把他的宿舍換到招待留學生的高級單間中。還讓這個被打的女生休學一學期,防止其“帶壞”陳世峰。

也許就是這樣對優等生的偏袒,才會培養成出今天一言不合就殺人的陳世峰吧!如果當初校方能夠正視陳的錯誤,對他進行處分,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也許江歌就不會慘死。

在應試教育久居社會主流思想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也確實有很多人因為知識改變了命運,實現了階級的跨越。

但在這樣的形勢下越來越多悲劇產生,也越來越多人強調素質教育,高喊教育改革,但人們評判一個人的好壞全憑成績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對優等生充滿偏愛,這樣的悲劇依然層出不窮。

好成績代表一切?成績好意味著品行好?由成績來判定一個人的好與壞,是否科學?

很顯然這樣單一的評判標準是遠遠不夠的。

02.

現實中不乏虎爸虎媽,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一廂情願地對孩子嚴格要求,不管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實際情況,只一味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其他情況一概不知;也不乏嚴師,一味地希望學生成才,對學生缺乏溝通和了解。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出來的孩子只有滿肚子的委屈和不理解,甚至是怨恨,孩子更無處宣洩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最終以悲劇的形式爆發。

不光是家長和老師,周圍的親戚朋友對孩子的關心也是表現在詢問孩子的成績上。記得我小時候過年,最怕的就是來訪的親戚朋友問我期末考試成績,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好像很少有人關心孩子們在學校到底快不快樂,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學習?

03.

有些孩子性格古怪陰鬱,或者脾氣忽好忽壞,甚至出現心理疾病,都是因為和父母老師缺乏溝通所導致。

陳世峰的同學說他是從小就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的,那麼他和他父母的溝通肯定是少之又少。

羅某殺害老師之前曾經在書桌上刻過一個"殺“字,如果老師和他父母能及時地發現,及時地和他溝通,及時疏導他,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

04.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成長就是一個不斷戰勝生活中的不如意進而使自己強大的過程。但很多孩子都沒辦法正確對待挫折,沒辦法正確地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久而久之,這些不良情緒就會累積在心裡,變成心理疾病。

記得大學時我們的心理老師說過她和她女兒的事情。心理老師是學心理學的,所以她特別注重女兒蕾蕾的心理健康問題。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她說她每天都會有兩個固定的時間和蕾蕾進行交談,就是在蕾蕾每天起床之後還有晚上睡覺之前。只要到點了,不管多忙,她都會雷打不動地在蕾蕾的床上抱著她和她交談一會兒。

因為有這個好習慣,所以她和蕾蕾的感情特別好。在蕾蕾心裡,心理老師是媽媽,更是自己的知心好友。蕾蕾會主動和老師說她的困惑和遇到的難題。

有一段時間,蕾蕾經常和老師說她不想去上學了。老師很奇怪,一向樂觀開朗,學習也很優秀的蕾蕾一直是很喜歡去學校的。怎麼突然不喜歡去學校了?老師沒有著急,問了蕾蕾原因,蕾蕾才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蕾蕾在數學競賽中得了第一名,本來是該高興的事。但得獎之後蕾蕾發現原來跟她要好的幾個同學都不跟她玩兒了,她對此感到特別鬱悶。小小年紀的蕾蕾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得獎了,她們就不和她玩兒了。沒了小夥伴的蕾蕾在班裡總是形單影隻,上學的時間特別孤單,於是她有了不去上學的念頭。

老師聽說了事情之後,很耐心地給女兒講了幾個關於嫉妒的小故事,為女兒解答了困惑。從那天起,女兒再也沒有說不去上學的事情了。反而能夠很坦然地面對同學對她的疏遠,還在學習上更加努力了。因為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升上一所更優秀的學校,結交和她一樣優秀的同學,而不是為不值得的人和事傷心。

如果不是老師及時地發現蕾蕾的異樣,及時地對蕾蕾進行心理疏導,為她解答疑惑,恐怕蕾蕾很難克服這個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恐怕會一直產生厭學情緒,對她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而我們的心理老師也非常慶幸自己有這個好習慣,能夠陪伴蕾蕾成長,和她一起及時克服困難,讓蕾蕾有一個健康的身心,能夠快樂地成長。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優秀的教育少不了良好的溝通。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傾聽孩子的聲音,對孩子進行疏導,解答困惑,給孩子一個發洩不良情緒的渠道,那麼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05.

還聽說過一個小故事。

是說一個5歲的孩子在無意中說她想去死,被旁邊的爸爸聽見了,爸爸當時非常震驚。馬上就問孩子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孩子回答很隨意:”我也不知道,他們都在說死。我也不知道死是什麼,就想死啦。"

爸爸聽完鬆了一口氣,說:“傻孩子,你死了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也看不到小夥伴,玩不了好玩的,吃不到好吃的了。”孩子聽完似懂非懂地摸摸腦袋:”原來死這麼不好玩啊,那我不去死了。“說完就跑到別的地方玩兒去了。

故事中的爸爸並沒有做什麼高明的事兒,他只是在孩子有悲觀念頭時及時發現並適當引導,便輕鬆地解決了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小困惑。倘若沒有這次溝通,不知道這熊孩子會做出什麼傻事兒。

江歌案、湖北優等生弒師案: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養育孩子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很多時候她們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會讓大人們感到匪夷所思。誰也不知道他們在聽過別人不經意的哪句話或者看過哪件事情,而那些話和事情經過他們的腦袋內化之後,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她們又會把那些影響通過怎樣的方式傳達出來呢?這是大人們不可控制的。

大人們唯一可以控制的是在孩子慢慢形成自己思想觀點的過程中給他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而溝通就是最好的控制方式。在溝通中,大人們傾聽孩子,讓孩子得以發洩不良情緒。在此過程中大人們也引導孩子,為孩子解答困惑,打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鬱結所在。

多和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吧!千萬別在這點上欠了孩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