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膽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毛病

作為家長,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到朋友家聚會做客,卻因孩子躲在身後不敢跟朋友打招呼而弄得頗為尷尬。孩子膽小怕生,讓不少家長很頭疼。如何教育孩子擺脫膽小,變得更加勇敢呢?請讀下文。

孩子為何膽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毛病

  情景再現

  有個男孩2歲9個月已上幼兒園。據家長說,這孩子小時候就很膽小,怕見生人,有時候見到熟人也會害怕。但小的時候還不太明顯,家長帶他出去玩,他也會很開心。但最近這孩子不知怎麼了,家長帶他去哪他都不願去,就是去以前去過的親戚朋友家,他也經常嚇得不敢進門,站在門口哭。有時候家長帶他去商場,他也會嚇得不敢進去。這孩子到底怎麼了?

  關鍵點分析

  其實,孩子天生就膽小的不是沒有,但是後天的負面影響卻往往是造成孩子膽小的重要因素,比如家長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養成了對家庭的嚴重依賴,孩子與別人交往過少,面對陌生人時感覺心理上不適應、不接受,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懦弱,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表現。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但又很極端的特例,那就是"心理陰影":有些孩子看了可怕的片子,聽了可怕的故事,或者成人嚇唬了孩子,這些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也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有些孩子偶爾出現幾次膽小的情形,家長沒注意自己的措辭和方式,上來就批評或取笑孩子,還把這種情況到處跟別人去說,這就給孩子增加了負面的心理暗示,越來越膽小和懦弱。

  從案例中的情況看,這個孩子可能是受到了某種驚嚇。天生膽小的孩子,對外部事物更敏感一些,如果出現讓他們感覺不太安全的事情,他們更會縮成一團,恨不得用一個堅硬的殼將自己包裹起來,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家長需要做的是化解這些外部刺激給孩子造成的不安全感甚至是威脅,讓孩子迴歸安全舒適的心理狀態。

孩子為何膽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毛病

  關鍵幫助

  家長這時最緊迫的事情,是瞭解孩子心中的恐懼。膽小的孩子是覺得自己涉足某些場合不安全,那麼他們到底懼怕什麼呢?這是問題的癥結,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孩子膽小怕生的症狀一旦出現,應該是家長最先發現,這時,善解人意的家長應該先安撫孩子的情緒,等孩子平靜下來後,試著讓他描述出害怕的是什麼,是某個人還是某件事,還是怕某個場景?讓孩子相信,只要說出他的恐懼,有爸爸媽媽的愛,問題一定會解決。

  接下來,就是要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克服膽小的心理。如果孩子比較怕生人,遇到有生人來家時,父母應事先告訴孩子來客有哪些,該怎麼稱呼他們,讓孩子先對生人有個大概的瞭解,消除孩子對陌生人的距離感,當然,父母還需教給孩子待人接物的技巧,讓孩子的心先踏實下來,充滿信心地去見生人,避免到時手足無措,更加膽小。如果孩子只是懼怕某個特定的人,父母不妨去找這個人溝通一下,說明孩子對他的懼怕,讓他改變形象,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親和力,然後再讓孩子與其接觸,慢慢消除孩子的心理恐懼感,讓孩子在與人交往中獲得更多愉悅。

  孩子對環境的恐懼,大抵緣於對未知世界的不信任、不可知,比如黑暗、鬼怪什麼的。這時,需要家長給孩子以科學的解釋,並帶著孩子一起去探尋未知世界,讓孩子明白,大自然是很真實的,根本沒有什麼鬼怪,黑暗中的景物與陽光下的景物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光線的問題才會讓人看不清楚。這樣,孩子的膽子自然會大一些。

  此外,對一些正式場合的膽怯,是成人也會出現的問題,這需要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好充分的準備後再去這樣的場合展示,便會少一些膽小和自卑。

  需要指出的是,家長千萬別帶頭嚇唬孩子,更不要嘲笑孩子膽小,那樣做只會強化孩子的膽怯心理,使孩子在心裡形成一種不良的自我認知——"我就是一個膽小鬼",進而走向更加膽怯。

孩子為何膽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毛病

  名師看點

  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一下現在的孩子很難做到勇敢的原因,非常突出的一個原因是現在中國的男孩普遍缺少陽剛之氣,這是一種社會現象。

  1、孩子一出生就是媽媽教養得多,幼兒園的老師也都是女老師,小學到中學大部分也是女老師,很少有男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女性教育者往往會按女性的標準、要求來教育和要求孩子,雖然女性有溫柔的特點,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男性的參與是一種殘缺。

  2、傳統觀念的"男主外女主內"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就導致了很多男性家長很少顧及教育孩子,把這個責任就推給了女性家長,其實男性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女性家長無法取代的。中國女性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愛嘮叨",並且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愛嘮叨,男性家長又不參與教育,就造成了男孩難有陽剛之氣。男性家長一定要多騰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因為男性有力量,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有榜樣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有一次接受中央臺的採訪,主持人問我:"王老師,您是一個男老師,但是您覺得您是不是一個男人?""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現在好多中學的老師現在很難讓人知道他還是個男人。"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好,雖然比較尖刻,但是一語中的,我很高興地回答他:"我是為數不多的是男人的男老師。"所以在男老師比例偏低的校園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中男性家長的參與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