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字道破

(说历史的女人——第234期)

作为战国四大战神之首的白起,历来都是争议不断。而有关他的争议点,有多半都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他的战绩,第二个方面则是指他的结局。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小伙伴一起来再次认识一下白起,来看看这位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的战神,以及在数百年之后,他不得善终的原因又是如何被诸葛亮用9个字道破的。

白起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字道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白起的个人情况,白起出生于眉县,出身低微,也就是说并非什么王公贵族,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草根。但是白起的祖上却很有来头,大名鼎鼎的百里奚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西乞术,另一个叫白乙丙。对了,这白起就是白乙丙的后人。而这个白乙丙也很厉害,他是秦穆公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曾经和孟明视一块打败了当时非常强悍的晋军。白乙丙的后人都以“白”字为姓,白起则是这白氏子孙中的一个。此事在《新唐书》中都有记载。

既然祖上都是名将,这白起自然也没辱没先祖之名,而且还更加大放异彩,一生共指挥大小战役七十场,没有一场败绩,堪称史上真正的第一常胜将军。这样的战绩指数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凤毛麟角的,甚至可以排到第一。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五场大战,分别是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

而这五场大战中的第一场伊阙之战,其战争的影响和伤害值仅次于长平之战,伊阙之战的双方是秦军和东周、韩国、魏国三大联军。白起统帅秦军在伊阙大破联军,而且还斩首了24万。这个战绩值也相当可观了。

仅次于伊阙之战的是华阳之战,华阳之战对战的双方是秦国和魏国、赵国的强大联军。这一战的结果,当然是秦军胜,白起统兵在占领魏国大量领土的同时,斩首魏、赵两国的联军15万。这个战绩值也够华丽了吧。

接着是陉城之战,这一战的双方是秦国和韩国,两国大军一交锋,仍然是白起统领的秦军胜,斩首韩国士兵5万。这个数据值虽然低了点,但是白起占领了韩国9座城池,算是斩首少的弥补吧。

鄢郢之战是对战楚国,结果是楚国的元气被大大挫伤,百姓被屠杀数十万。长平之战,基本各位都很熟悉了,那就是对战赵国,赵军战败,俘虏45万全被坑杀,这几乎等于对赵国进行了抽筋断骨的大手术,而赵国基本上也就元气大伤,只是等着早晚被灭了。

白起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字道破

此外,白起在公元前292年,还有一次特别华丽的战绩,就是攻打魏国,一鼓作气连续攻下魏国61座城池,这个数据听起来还是很吓人的。纵观史册,都是格外醒目的战绩。

那么白起战绩如此辉煌,他是如何做到百战百胜的呢?有关军事专家研究过白起的战绩之后,发现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白起的作战非常有特点,总结起来为四大特点:

其一是方式灵活,不给自己的行动设置死目标,而是根据战场的情势变化不断及时、灵活、有效地改变目标,但是他的改变不是盲目改变,他的改变必须有一个核心是不变的,他所有的改变和调整都是以干掉对方的核心部队为目的。他在野战方面,是一旦出击,必然胜利。同时,因为他的独特而鲜明的作战风格,被评价为中国古代史上在围歼战方面的第一统帅。

其二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说“穷寇勿追”,但白起的作战方面,则恰恰反其道而行,他是穷追猛打,一直把对方消灭为止。这一作战特点,也成为后人很多将领学习的典范。

其三是,白起被誉为是古代最早把堡垒工事运用到战争胜败之中去的将帅,他在战前一般都会根据地理形势、敌我形势进行一番判断和分析,然后就开始根据这些需求开始建筑堡垒工事,但是白起所建筑的堡垒工事不是为了让自己的部队进行自我防护的,而是用来投入战争而用的:主要是围歼。白起在修筑堡垒之前,都会预计战场的形势,以及如何把敌人引入自己的包围。当敌人进入自己的包围圈后,这些堡垒都派上用场了,自己的部队驻扎这些堡垒里不但能够对敌人进行攻击,同时这些堡垒工事也能够防止敌人发现被围后迅速彻底,更利于一网打尽。

其四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白起说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在双方开战之前,都会对战场的形势进行一番格外周密而精确的计算,无论是士兵的数量和地理的形势等等,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这也是白起百战百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白起堪称天生的军事奇才,难怪毛主席也对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那么既然如此天生之才,又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功劳卓著,无人能出其右,那么为何他却不得善终呢?

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个给道破了,诸葛亮说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

白起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字道破

诸葛亮这9个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白起的长处是善于攻城拔寨,而他的短处则是不能够团结同事。这话说的有意思吗?如果按照白起最后的结局之因,倒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白起最终不得善终的根由始于他和当时的秦国宰相范雎出现了问题。他们之间的问题则来自于长平之战,白起能够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其实中间也有一份范雎的功劳,因为赵国的名将廉颇能被纸上谈兵的赵括所代替,这个反间计的执行者或幕后指挥就是宰相范雎。

但是长平之战胜利后,人们把鲜花和掌声都送给了白起,这让宰相范雎多少有点嫉妒。而白起在私下也没有和范雎做好积极的沟通,导致范雎对白起的意见更大。后来在白起围攻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苏代用金银贿赂范雎,而范雎正好不满白起,就以白起军功过高等等理由,跑到秦昭襄王那里花言巧语了一番,结果秦昭襄王竟然同意了范雎的观点,让白起回军,以休养生息。白起知道后,岂能不嫉恨范雎?

但是自古以来,武将在政治上都不是文臣的对手。白起和范雎之间的结果同样如此,最终在公元前257年,白起被范雎玩死,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对白起不肯带兵出征的事(实际上白起此时确实生病了)言语有所指地说了一番,秦昭襄王大怒,赐死白起。白起自杀的时间是这年的十一月,在北方,这是一个深秋之季了,朔风吹起,满目都是苍凉,白起浩荡的一生却落此结果,实在是令人不胜感叹和感伤。

白起功劳卓著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在数百年后被诸葛亮用9字道破

总的来看,诸葛亮的9字总结多少有点道理,倘若白起能够和范雎处理好同事关系,或许,他的战争史会更长,他还能创造更多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