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艺术

遗憾的艺术

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遗憾的艺术

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的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生同时开始的。

遗憾的艺术

最开始,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

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

遗憾的艺术

电影

艺术

电影是最好的记录运动的方式。有了电影这种媒介,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再现的现实。我们可以用它来记录历史,展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卢米埃尔兄弟的早期电影,就是当时的生活实录。可以说,他们开启了一条纪实电影的传统道路。电影需要从物质技术和美学艺术两个方面来界定。

遗憾的艺术

从物质技术方面来说,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而从美学艺术方面来讲,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遗憾的艺术

电影是一次完成的艺术,这是其重要属性之一。电影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形式,写好乃至发表或演出之后,还有修改甚至再创造的可能。

电影只能将最终成果发行放映,才能被观众认识接受,才能判定其优劣成败,而此时电影的制作创造已经完成定型,它已通过特殊的制作手段,将一切凝固在胶片上,几乎无法修改。

如要修改就得重新演出、重返外景地、重新摄制、重新洗印。而同样,补正后的效果也只能在洗印出来后通过放映才能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艺术往往与遗憾同在。因此,电影通常被人们称为“遗憾的艺术”。

遗憾的艺术

第七

艺术

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又是一门前所未有的艺术,它不仅改变了人类艺术的格局、系统,而且丰富乃至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中,影视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新型、最年轻的艺术。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指出,所谓“电影始终跟其他传统艺术并无二致的艺术”这一得到普遍承认的信念或主张,其实是不可能成立的,因而,如果电影确实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也肯定不应当把它跟其他各门已有定论的艺术混为一谈。

它无疑扩大了原本就不应该封闭的艺术的概念范畴,扩充了艺术家族,而且颇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

遗憾的艺术

“第七艺术”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语出自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早在1911年,最早的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就非常敏锐地把当时还未从马戏团杂耍中独立出来的电影作为与音乐、诗歌、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

乔托·卡努杜还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你想看的几十部电影

都在里面了!

遗憾的艺术

《大师的影像》

高婧 张香玉 编著

《大师的影像》选取了国内外优秀电影进行剖析,通过大师的镜头赏析电影,了解电影作品的结构,把握其整体的框架,进而从细处开掘,领会导演的艺术构思,理解影片的主题。再通过对镜头、构图、色彩、声音等细节的把握,让观众更加深入细致地感受构成电影作品的种种因素与细节,从细微之处体味作品的内在主题,探求其对总体风格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构成对影片的整体印象。

遗憾的艺术
遗憾的艺术遗憾的艺术

书名:《大师的影像》

装帧形式:平装

ISBN:978-7-5623-5382-9

开本:16开版次:1-2

字数:26.6万字 页数:159页

定价:48.00元

遗憾的艺术
遗憾的艺术遗憾的艺术
遗憾的艺术遗憾的艺术

2018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