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租賃在三四線城市更有出路

分时租赁在三四线城市更有出路

共享經濟風潮下,共享汽車近年來在國內多個城市迅速升溫,面對廣闊市場前景,各個汽車分時租賃品牌積極圈地佈局。儘管分時租賃模式廣受青睞,但這一市場仍處在培育階段——盈利困難、市場模式、配套設施等各方面還存在瓶頸。

文 | 何英

分时租赁在三四线城市更有出路

產業鏈正在成熟中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中國分時租賃市場規模有多大?是否已迎來全面爆發階段?

許國朋:分時租賃市場是個萬億級的市場,每年複合增長率100%以上。據我們自己的測算,僅是在三四線城市分時租賃車輛就需要600萬輛,每年營業額過千億。

現在說市場全面爆發還為時尚早,已經爆發是比較確切的說法。分時租賃是個投資風口,相較純互聯網的項目,這股風會吹得更久一些。

中國能源報:有聲音質疑,分時租賃市場看似火熱,但實際上可能是虛假的繁榮,對此您怎麼看?

許國朋:整個分時租賃的產業鏈正在成熟中。我們認為,還沒有達到火熱的程度,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虛假繁榮。

不同稟賦的創業企業在不同的細分賽道上嘗試著不同的創新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有進入者,也有出局者。出局的例證只是證明了細分賽道的問題,不是分時租賃整個行業的問題。

三四線城市更有優勢

中國能源報:雖然分時租賃在一二線城市興起,但也面臨一些困局,如服務能力不足、法規政策建設滯後、企業經營風險較高等問題,如何破解目前分時租賃的瓶頸問題?

許國朋:分時租賃在一二線城市中運營要考慮的問題太多,比如城市交通擁堵,開車並不方便;公交、地鐵、出租車發達且便宜,分時租賃並不具備價格優勢;牌照、停車、充電資源短缺,無法實現大規模擴張;人力資源成本高,服務價格貴。相對來看,三四線城市才有出路。

中國能源報:汽車分時租賃是像共享單車一樣形成寡頭經濟好,還是分散經營、多方競爭更有利於行業發展?未來的發展趨勢怎樣?

許國朋:我覺得未來3-5年內,必然形成運營規模達到50萬輛的3-5家領軍企業,而分時租賃是典型的規模經濟,有規模才能在全產業鏈形成購買力,才能有議價能力。同時,分時租賃又是依賴不同使用場景的落地服務。在細分市場,同樣會存在區域性的、服務特別人群的、不同檔次車型、不同規模的分時租賃公司。

京魚出行選擇低價車型、服務三四五線城市大眾出行,並可大規模複製的縣級市場,力爭在3年內形成規模。

中國能源報:在分時租賃市場,湧現出各式各樣的模式,如何實現差異化競爭,在市場中勝出?

許國朋:不同的品牌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選擇不同的細分賽道,實現差異化。目前還處於有差異、無競爭的階段。我們始終認為從用戶場景中選擇細分賽道才是根本。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在交通不發達的縣市,通過分時租賃,創造一種既經濟、又環保,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迅速推廣的道路。

車輛運營管理是核心競爭力

中國能源報:京魚出行從三四線城市切入分時租賃,提出“輕資產、重運營”的理念,具體是怎樣的運作模式?在實踐中,效果如何?

許國朋:京魚出行採用長租電動汽車,與汽車租賃公司或者汽車融資租賃公司保持長期合作,通過長租他們的電動車輛,做分時運營。這樣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的槓桿率,更快發展車隊規模,我們能更專注地將運營做紮實。而實踐這種模式也受到汽車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的廣泛接受和歡迎,充分發揮了各自在產業鏈端的優勢。

車輛的運營管理是共享汽車最核心的競爭力。即便到了無人駕駛時代,車輛的清潔、保養、維修都離不開分時租賃公司的自主管理。客戶用車舒適性、安全性除了廠家車型設計生產時為用戶考慮,更離不開後期的車輛維護。這就好比廠家類似於開發商,京魚出行類似於物業管理公司一樣,好的物業管理無疑提升物業的品質,帶來良好的體驗。一輛車的購買成本僅相當於使用生命週期的1/3,後期的運營是更大的市場空間。

中國能源報:京魚出行如何考慮未來的發展佈局?在分時租賃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偏弱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突破發展、實現盈利?

許國朋:京魚出行2018年的計劃是擴張100個縣市,運營5000輛車的規模。目前京魚出行是兩張網同步建設,我們結合當地相關政策,鋪設城市的充電基礎設施的網,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模式,讓市民享受到隨時隨地有車開的新出行體驗。

在運營能力方面,我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精細化運營,提高運營人車比;二是利用技術手段,精準匹配需求和供給。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